牧场之国词语解释10个
《牧场之国》词语解释:
《牧场之国》仪态端庄:指神情举止、姿态风度端正庄重。
镶嵌:把一物体嵌入另一物体内,这里指运河和低地交错排列着。
悠然自得:指悠闲的样子,内心感到非常满足。指绵羊生活在绿色草原上,快乐无忧舒适满足。
吆喝:大声喊叫。这里指人与动物全都低声细语,可见环境的寂静。
遮掩:掩蔽;覆盖。本课指深草覆盖住了运河。
舒缓:缓慢。本课指船只行驶得很缓慢。
膘肥体壮:形容牲畜肥壮结实。本课形容马的身体肥壮结实。
绵延:连续不断。本课指天山的野花很多,像织不完的锦缎连续不断。
五彩斑斓:形容颜色非常好看,色彩相当丰富,多种颜色错杂、繁多、耀眼。
五彩缤纷:指颜色繁多,非常好看。五彩,各种颜色。缤纷,繁多交错的样子。本课形容野花颜色繁多。
斑斑点点:形容物体的表面颜色杂乱或凹凸不平。
成群结队:一群群人或动物集合在一起。本课指成群的长毛山羊集合在一起。
默默无言:不声不响,闭口无言。本课指挤奶的人保持安静不说话。
《牧场之国》课文第一段是一个总起句,句子紧扣课题,开门见山,点明了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后,强调了本文重点要描写的是荷兰的另一独特的特点──牧场之国。接着作者连续四次写到这才是真正的荷兰。从四个角度写出了荷兰作为牧场之国的美。
第二自然段写的是牧场之牛。写法是从远到近,再到远,即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第一句远观牧场,重在色彩的运用,作者的不厌其烦地写黑白花牛、白头黑牛、白腰蓝嘴黑牛、盖笔毛毡的牛加上绿色的低地、银带一般的运河使整个画面显得色彩炫烂。后面一句整体写草原(牧场)的也注重了色彩。两句整体写的句子表现牧草之盛,草原之美,牛群之多,让人很容易地就感觉到了荷兰真是个牧场之国。当然最精彩的是段落当中具体写牛的句子,作者运用排比、拟人的手法具体写了牛群、牛犊、老牛并且恰如其分地进行了拟人化描写,用上了仿佛、像、好似三个词把牛的形态写活了。
第三自然段,写的是马。最关键的句子是辽阔的原野似乎归它们所有,它们是这个自由王国里的主人和公爵这又是一个拟人化描写。把骏马想像成这个自由王国里的主人和公爵。而这顺话的关键词又是自由王国。从哪里看出是自由王国?骏马成群,匹匹膘肥体壮、深深的野草,还有除了运河没有什么能够阻挡它们飞驰到远方。可见谁也没有去干扰他们自在的生活,这儿是动物的自由王国。
第四自然段写的是绵羊、猪群、小鸡、山羊等动物。文章同样用拟人的手法去写。猪群像对什么表示赞许;小鸡、山羊安闲地欣赏着这属于它们自己的王国。这里又一次出现王国,其实全文就是围绕着动物的王国来写的。这段话的语言表达上还有一点是非常值得学习的,就是作者用怎样的什么怎么样句子去描述景物。学生作文写不具体往往是只写什么,而没有写出怎么样。这段话可以换成怎样的什么怎么样一句一行的形式让学生去读去品味,感知第一个怎样是写真实的事物形象,后一个怎么样是作者自己由事物产生的联想。
第五自然段,写的是声音,一个关键词就是静,一个是傍晚之静,一个是夜晚之静。傍晚的静体现的是一种人们劳作的默契、规律、有序以及人与动物的和谐。人来、车船来、挤奶、车船走一切都好像再也无需言语交流,一切都是那么熟练,那么有序,那么默契,特别是写挤奶的几句话:谁都不吆喝,牛脖子上的铃铛也没有响声,挤奶的人更是默默无言向我描述了一幅繁忙又安详、有序、默契的独特的田园劳动风光画。夜晚的静也非常值得品味,甚至需要背诵。作者用了两个排比句写出了荷兰乡村夜晚的静寂。第一句是狗不叫了,圈里的牛也不再发出哞哞声,马也忘记了踢马房的档板试想如果写成狗、牛、马都不响了或睡觉了就没有了文章这样的冲击力和韵律感了。更值得注意的是马也忘记了踢马房的档板中的忘记一词。第二句,沉睡的牲畜,无声的低地,漆黑的夜晚,远处的几座灯塔在闪烁着微弱的光芒。这就是真正的荷兰显得特别的有诗意。牲畜沉睡意味明天的活力,低地无声却孕育无数的生命,夜晚漆黑的等待着另一个黎明。作者还特意写了远处的灯塔闪烁着微弱的光芒,这种暗中有光,使场面更暗,静中有动,使场面更静的写是很常用的。这样写更加显示了荷兰乡村夜晚的静谧,但这种静谧却蕴含着勃勃的生机,这就是真正的荷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