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录后序读后感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震撼人心的诗句激励了无数爱国志士。我们都会为文天祥的气节以及民族精神所感动。《指南录》的作者酒徒在小说则给我们描绘了一个与历史人物一样却又不完全相同的文天祥,一段不一样的历史。

在这本小说中,文天祥同历史给我们的印象一样是一个长衫文人,大宋状元。儒雅而又有风骨;满腹经纶而又坚强不屈。同时又意外拥有了一个八路军中进步青年大学生文忠的灵魂。超越时代的知识与见解让他孤独、痛苦,同时又使他奋发。练兵、造械、改革、强兵、富国、为了战胜强敌,为了唤醒民族精神,为了终结中华五千年来各朝各代的治乱轮回而努力奋斗。书中描绘了在抵抗外族侵略过程中,从平民百姓到封疆大吏的觉醒过程以及他们为了民族的独立与自由平等而战的一幅幅感人场面。

小说的主线是抗元。而为什么要抗击元朝入侵呢?有的人说,是为了忠义;有的人说,是为了名节;甚至还有人评论说,改朝换代是历史趋势,抗元是阻碍历史的脚步。作者借助文天祥给我们展现的思想很简单,也很实在,有民族独立,有国家大义,对个人来说则是:为了做人的尊严。普通的改朝换代对老百姓来说只不过是换了个交收税者而已。而元朝不一样,史料可查,统治者烧杀抢掠,动辄屠城,而且人分等级,汉族老百姓则被他们看作畜牲……文天祥还提出了“华夏”族,即中华民族的概念,不论种族,身份,只要长久生活在这片土地,并且为中华的和平和发展做出贡献者,都可谓中华民族。在民族大义以及维护个人尊严的指导下,文天祥将懦弱麻木的农民改造成百战精兵,整合了一切能够团结的力量,依靠跨越时代的见解达到保家卫国的目的。

小说中的文天祥不仅仅是拥有超越时代的知识与见解,他是丞相文天祥与抗日大学生文忠的合体。一个时代最前列的人是孤独的,尤其是他所提倡的自由、民主、平等。当他在半壁江山推行选举制度的时候那样。自己的手下、政见不同者、老百姓、甚至是敌人也都不理解他。虽然通过权力可以将民主制度强制推行,但是强权下的民主会是真正的民主吗?传统与改革,思想与理念的冲突在此时表现的淋漓尽致。而文天祥也做出了让步,让各方势力自己讨论决定国家政策,制定“临时约法”。这样的法规进步程度远远不如文忠记忆中的,但是却循序渐进的另民主与平等思想在人们心中生根发芽,让中国开始了迈向近代社会的步伐,继续走在世界的前列。最有感触的是那段对待皇位的剧情,文天祥面对皇帝的刺杀以及部下们的安排,完全可以顺理成章的取代宋帝,那样无论对自己,对部下,还是对整合一切力量抗元都有好处。在这个时候,文天祥的睿智与文忠的知识与观点激烈的冲突并完美的结合在了一起。他以自己的智慧将决定权交给老百姓,循循善诱的将自由平等的理念深入人心。此时,一个超越时代并一心为国的智者形象跃然纸上。

小说的最后并没有交代清楚国家以及文天祥到底走向何方,也许作者也不是很清楚。民族尊严,自由与平等都是一个永恒的话题,现在的人们都在探索,何况宋朝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