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伯牙摔琴谢知音的作者
![俞伯牙摔琴谢知音的作者](https://www.zdzd.net/z/no/178.jpg)
作者:冯梦龙
作品体裁:话本
出自:《警世通言》
年代:明朝。
拓展:《俞伯牙摔琴谢知音》是一部话本作品,作品讲述了古代非常有名的“俞伯牙摔琴谢知音”的故事,收录在《警世通言》中。故事讲了俞伯牙从小就酷爱音乐,他弹起琴来,琴声优美动听,犹如高山流水一般。有一天,俞伯牙遇到柴夫钟子期,钟子期感叹俞伯牙的音乐“峨峨兮若泰山“”洋洋兮若江河。”这就是著名的“高山流水”。钟子期死后,俞伯牙认为世上已无知音,终身不再鼓琴。作品通俗易懂,在当时很受听客的喜欢,它已成为中国古代话本的典范之一。
相关内容
-
小学生观后感400字左右
小学生观后感400字左右,,1、今天是我们开学的第一天,晚上,我观看了《开学第一课》这个节目。今年《开学第一课》的主题是美就在你的身边。一共有四堂课,它们分别是发现美、传递美、创造美、和谐美。2、最让我喜欢的是第三堂课,刘大成表演的节目。他用好多东西来吹出好听的音乐,例如水管、梳子、叶子、注射器等等。你说多好玩啊!3、最让我感动的是乡村女教师邓丽。她在那所小学有很重的教学负担,并且是那里唯一的女教...
-
伯牙鼓琴读后感600字
伯牙鼓琴读后感600字,,这篇文章主要讲的是:俞伯牙特长抚琴,钟子期特长听琴,钟子期就成了俞伯牙的一个知音。钟子期物故了往后,俞伯牙以为世界上再也没有他的知音了,就摔坏了琴,攀折了弦,终身不再抚琴了。我很理解他的这种心绪,由于我也想找到我自个儿的知音,我的手手风琴已经练到八级了,可是仍然没有碰到我的知音,我好悲哀呀。俞伯牙学琴时还有一个小故事呢,这个故事是这么讲得:俞伯牙和他的师傅学琴,可是他弹得...
-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作者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作者,,周国平,当代学者,散文家。1945年7月25日出生于上海市。中共党员。196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78年入学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系,著有多篇著作,其中《周国平文集》中的两则寓言《白兔和月亮》被选入了初中预备年级教材,《落难的王子》被选入了初中一年级教材,以及《家》这篇散文被选入了初三教材。其散文长于用文学的形式谈哲学,诸如生命的意义、死亡、性与爱、自我、灵魂与超越等...
-
伯牙鼓琴阅读感想100字
伯牙鼓琴阅读感想100字,,这篇文章主要讲的是:俞伯牙特长抚琴,钟子期特长听琴,钟子期就成了俞伯牙的一个知音。钟子期物故了往后,俞伯牙以为世界上再也没有他的知音了,就摔坏了琴,攀折了弦,终身不再抚琴了。我很理解他的这种心绪,由于我也想找到我自个儿的知音,我的手手风琴已经练到八级了,可是仍然没有碰到我的知音,我好悲哀呀。俞伯牙学琴时还有一个小故事呢,这个故事是这么讲得:俞伯牙和他的师傅学琴,可是他弹...
-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名人名言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名人名言,,1.在艰难中创业,在万马齐喑时呐喊,在时代舞台,上叱吒风云,这是一种追求。在淡泊中坚持,在天下沸扬时沉默,在名利场外自甘于寂寞和清贫,这也是一种追求,追求未必总是显示进取的姿态。2.友谊!你是灵魂的神秘胶漆;你是生活的甜料,社会性的连接物!一罗.布莱尔3.教师是人类的灵魂工程师。一斯大林4.书籍是造就灵魂的工具。一法雨果5.用体育锻炼身体,用音乐陶冶灵魂。一柏拉图6.经...
-
俞伯牙摔琴谢知音读后感
俞伯牙摔琴谢知音读后感,,《伯牙绝弦》这篇文章主要讲的是:俞伯牙善于弹琴,钟子期善于听琴,钟子期就成了俞伯牙的一个知音.钟子期去世了以后,俞伯牙以为世上再也没有他的知音了,就摔坏了琴,折断了弦,终身不再弹琴了.我很了解他的这种心情,因为我也想找到我自己的知音,我的手风琴已经练到八级了,可是还是没有遇到我的知音,我好伤心呀.俞伯牙学琴时还有一个小故事呢,这个故事是这样讲得:俞伯牙和他的师傅学琴,可是...
-
伯牙鼓琴读后感作文
伯牙鼓琴读后感作文,,《伯牙鼓琴》读后感古时春秋,人才辈出。伯牙子期的高山流水流传出了一段真挚的情谊。大家都说知音难觅,却不知这一词的成就者,如何理解“知音”二字?伯牙擅长弹琴,如果没有子期的欣赏,即使他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但终究会心有遗憾,不为别的,大家只是单纯的欣赏他的琴声,觉得美妙,但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伯牙在没有遇到子期之前,是否将所有人都当成了“牛”?对牛弹琴,索然无味,他应该是将自...
-
读伯牙鼓琴有感100字
读伯牙鼓琴有感100字,,读《伯牙鼓琴》有感古时春秋,人才辈出。伯牙子期的高山流水流传出了一段真挚的情谊。大家都说知音难觅,却不知这一词的成就者,如何理解“知音”二字?伯牙擅长弹琴,如果没有子期的欣赏,即使他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但终究会心有遗憾,不为别的,大家只是单纯的欣赏他的琴声,觉得美妙,但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伯牙在没有遇到子期之前,是否将所有人都当成了“牛”?对牛弹琴,索然无味,他应该是...
-
伯牙鼓琴的故事300字
伯牙鼓琴的故事300字,,《伯牙鼓琴》故事在春秋时期的楚国,有一对知音,他们就是俞伯牙与钟子期。俞伯牙善于弹琴,是个音乐高手,钟子期善于倾听。有一天,俞伯牙来到一个小树林里弹琴,心想:泰山是多么高啊!我要弹奏一首属于泰山的歌曲。于是,他一边想一边弹……一曲终了,一个声音从树林里传出:“是谁弹的曲子啊?气势雄伟,就像是高高的泰山一样。”伯牙一听,心中高兴无比,说:“刚才是谁在说话?”从树林里走出一个...
-
怀念母亲读后感100字左右
怀念母亲读后感100字左右,,当读了《怀念母亲》一文后,我心潮难平,震动很大。《怀念母亲》主要讲的是:作者季羡林读大二时,年仅四十多岁的母亲就过世了,这对作者来说是个不小的打击。他很怀念生身母亲。后来去外国留学,他进一步感受到了自己的孤寂与伤感,又一遍遍怀念着自己的祖国母亲,从未断过。这种怀念之情,一直伴随着作者在国外留学的十一年。我读完这篇文章之后,觉得季羡林的这种爱母亲与想要迎养母亲的信心真令...
-
爬天都峰道理
爬天都峰道理,,《爬天都峰》道理:在生活中碰到困难时要勇敢面对,想办法克服困难,而不是被困难吓倒。《爬天都峰》这篇课文讲的是小作者爬天都峰的一次经历,小作者就和老爷爷一起努力向峰顶爬去。爬呀爬,爬呀爬,小作者一次又一次地想放弃,但是看看身边的老爷爷,又有劲了,终于爬到了天都峰顶上。告诉了我们:坚持就是胜利,要有恒心、毅力,一切困难都可以克服。人人都要互相学习、互相鼓励、共同进步。...
-
走月亮4次写到我和阿妈走月亮,表现了作者
走月亮4次写到我和阿妈走月亮,表现了作者对月亮的,,《走月亮》4次写到我和阿妈走月亮,表现了作者对月亮的喜爱。《走月亮》课文主题全文以我和阿妈“走月亮”为线索。描写了在秋天的夜晚,我和阿妈在洒满月光的小路上漫步时的所见、所闻、所感,表达了“我”和阿妈之间浓浓的亲情以及“走月亮”的无限乐趣。“我和阿妈走月亮!”在文中多次出现,看似重复,实则妙笔之句,充分表达了小作者和阿妈走月亮时无比幸福和喜悦之情。...
-
肥皂泡的作者
肥皂泡的作者,,《肥皂泡》的作者是著名女作家冰心,原名谢婉莹。冰心的代表作有:1、《归来以后》由作家出版社于1958年4月出版的文学小说,作者是谢冰心。这一片新兴的朝气,不但笼罩着北京雄伟美丽的建筑,也笼罩着北京忽然加多的熙熙攘攘的劳动人民。他们在这新的美丽的城市里,辛勤地劳动着,快乐地游赏着,热情地学习着。 在这些熙熙攘攘的劳动人民中间,还夹杂着更加多的新中国的儿童。电车上,公园里,街头巷尾,花...
-
俞伯牙摔琴谢知音的故事感叹
俞伯牙摔琴谢知音的故事感叹,,故事《俞伯牙摔琴谢知音》,出自明末冯梦龙编纂的《警世通言》。俞伯牙遇知音的故事一直广为流传,为后人津津乐道。他与钟子期的深情厚谊,让人感怀。所谓千金易得,知音难觅。俞伯牙位居高处,并不嫌弃樵夫出生的钟子期,而是非常欣赏他的才华,视为知己。钟子期死后,俞伯牙不再弹琴,还把钟子期年迈的父母接到身边,当作自己的父母来孝敬。吾为子期,子期即吾也!这样的友谊,感动了千千万万的后...
-
紫藤萝瀑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紫藤萝瀑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课文通过对紫藤萝瀑布的描绘及一株紫藤萝的遭遇的记叙,抒发了作者蓬勃向上的赞美,表达了自己化悲痛焦虑为精神宁静的心情及对生命永恒的领悟。面对紫藤萝花作者的感情由遗憾到欣喜,因为作者由紫藤萝的遭遇看到了人生的影子,得出生命是一个无止境的长河的结论。作者宗璞的弟弟身患绝症,他感到十分悲痛,徘徊于庭间的时候看见一树盛开的紫藤萝,情不自禁停住脚步。紫藤萝旺盛的生命力使作...
-
项脊轩志物是人非是哪句
项脊轩志物是人非是哪句,,《项脊轩志》中,作者通过描写妻子当年亲手种植的枇杷树如今已 长得枝繁叶茂来表达物是人非的感慨的句子是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项脊轩志》是明代文学家归有光所作的一篇回忆性记事散文。全文以作者青年时代朝夕所居的书斋项脊轩为经,以归家几代人的人事变迁为纬,真切再现了祖母、母亲、妻子的音容笑貌,也表达了作者对于三位已故亲人的深沉怀念。作者借一轩以记三代之...
-
再别康桥美在哪里
再别康桥美在哪里,,《再别康桥》让人感到美,美在( 诗意美、人情美、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美在意境.作者用梦幻般写意手法描绘出一幅让人回味流连、充满诗情画意的告别场景。)《再别康桥》让人感到美,美在:一、音乐美:富有节奏感,旋律回荡。音韵美:节奏轻快,韵律柔和,抑扬顿挫,朗朗上口。第一节的前三句采用复沓的修辞手法,通过连续使用“轻轻的”这个状语,为诗歌开篇奠定了一种反复演唱般的音乐效果,最后一节...
-
火烧云课文原文作者
火烧云课文原文作者,,1、作者是萧红。《火烧云》萧红创作的《呼兰河传》中的一段文字。摘入沪教版五年级课文。2、萧红,中国近现代女作家,“民国四大才女”之一,被誉为“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洛神”。乳名荣华,学名张秀环,后由外祖父改名为张廼莹。笔名萧红、悄吟、玲玲、田娣等。 3、1911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一个地主家庭,幼年丧母。1933年,以悄吟为笔名发表第一篇小说《弃儿》。1935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