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妻书分为几个部分

全文按主线“吾衷”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忍悲为汝言吾衷”——交代写信的原因和心情。

为什么要悲呢?“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

为什么要诉“吾衷”?“恐汝不察吾衷”“谓吾忍舍汝而死,谓吾不知汝之不欲吾死也。”这两个为什么就引出了全文的主旨——“忍悲为汝言吾衷”。那么“吾衷”到底是怎样的呢?就自然过渡到第二部分。

第二部分:(第2—4自然段):从情理、事势、后事等几方面具体阐述“吾衷”。

①从感情上来说:“吾至爱汝,使吾勇于就死也。”

②从理义上来说:“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

③从事势上来说:“吾诚愿与汝相守以死,第以今日事势观之……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

④从后事上来说:“吾今死无余撼,国事成不成自有同志者在。”“则亦教其以父志为志,则我死后尚有二意洞在也。”“汝清静过日而已。”

抒情、议论、叙事相结合,情说得真切,理说得深刻,事势说得形象,后事说得感人。

这是本文的主体部分,对“吾衷”作了真实、深刻、详尽的阐述,感人肺腑,教人激奋,慰人勿悲,从而达到了作者写信的目的。

第三部分:(第5—7自然段):加深言情,情深永相旁;深入说理,志高不幸生。这是第二部分的补充和加深。

①加深言情:“吾居九泉之下遥闻汝哭声,当哭相和也”;“则吾之死,吾灵尚依依旁汝也”;“吾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恐日日为吾担忧”。

②深入说理:“吾爱汝至”;“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卒不忍独善其身”。

这样就全面地阐明了“情至生死永相旁,志高不幸生中国”的真情实理,使全文的言情说理达到了至善至深的地步,显示了作者的情操、理想之高尚,突出了作者文笔之精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