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之道乃圣人之学不为己安为天下人安

出处:《大学》原是《礼记》中的一篇文章,相传是曾子所作。《礼记》成书于汉代,为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这里不做过多介绍)。《大学》自南宋之后,从《礼记》中抽出,与《论语》《孟子》《中庸》合为“四书”。“四书”在历史上是有相当高的地位的,这一点不可小觑,在宋代可是必读的,就像西方人必读圣经一样,相当于现在的官方教科书。而《大学》作为四书之首,更是值得我们去探讨研究的。

赏析:首先来说为什么《大学》能成为四书之首?古代人们读书,目的只有一个,在‘明理’。什么是明理?明白做人做事的道理,有自己的一套价值观和人生观乃至宇宙观,而不是人云亦云,糊里糊涂的活着。而《大学》就是成人之后第一个要懂得的道理,这个道理不懂,在社会中如同暗室求物,无舵之舟。

所谓“大学”,大人之学的意思,和“小学”相对。那什么是“大人”呢?首先,大人是一个相对的概念,相对于孩童而言的。就像人的“成熟”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一样,究竟什么算成熟?是十八岁还是三十岁?是不能用固定的东西去衡量的。所以这里我们只能勉强下一个定义:在思想上有一定的深度,值得让人尊敬的人,可称为“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