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官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辞官在文言文中的意思是:辞去官职。

古代辞官又被称作告老还乡。

“告老还乡”就是“老病不堪厘务者”和“老疾不能任事者”主动请辞,提前申请辞去官职,回到家乡,提前退休的情形。古代官吏提前退休比较简单,只要官吏提出申请,皇帝一般都会准许。

明弘治四年(1491年),皇上就专门下诏:“自愿告退官员,不分年岁,俱令致仕。”

古代篇章,常常会写到古人委婉表示辞职的说法,辑录数例如下:

1.乞骸骨、告老

“乞”是“请求”的意思,“骸骨”指的是尸骸,意思是使自己的骸骨得以归葬故乡。这是古代最常见的辞官的委婉说法,用于官吏自请退职。

苏轼在《范增论》中记载了这么一件事,当时汉采纳陈平的离间计,造成楚国君臣关系失调,项羽怀疑范增与汉暗中勾通,渐渐剥夺了范增的权力。范增知情后大怒,说:“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赐骸骨,归卒伍。”如此境况下,范增以“乞骸骨”辞官,实又满含怨怒。

与“乞骸骨”相同的说法还有“乞休”,“休”的意思是“休息、歇息”,也是自请辞去官职。

2.称病、移病

说自己有病。古代官员上书称病,多是辞官的托辞。《汉书•萧望之传》记载:“望之从少府出为左迁,恐有不合意,即移病。”

3. 拿“孝”做借口,拿父母祖父母当挡箭牌

三国结束,天下归晋。晋武帝司马炎征召陈密出仕,陈密不愿,于是他就写了一篇《陈情表》,呈给了司马炎,表中以“以孝治天下”为主旨,说他幼时,伶仃孤苦,多亏了老祖母把他抚养长大。而今,祖母已老,又长年卧病在床,恳请司马炎体谅他的苦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