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记800字议作文

这篇关于高中读后感作文800字:读《岳阳楼记》有感,是©无忧考网特地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大文豪范仲淹的笔下,高明的诗文数以百计,但这些文章要么高深莫测,令人百思不得其解,要么华而不实,只重景不重情,然而,《岳阳楼记》是个例外。

注意,对范仲淹诗文的评价不准确,可以查查网上有关范仲淹的评论文章。

《岳阳楼记》是一片古今传诵的名文,作者用浓墨重彩、出色地描写了岳阳楼的景物。特别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一句,一针见血,把自己为国捐躯却屡遭排挤的愤愤不平之气连盘拖出,得以宣泄。

全文分为叙事、写景、议论三个部分,立意高远,思想深刻,情景交融。在叙景部分,作者介绍了岳阳楼的来历,而在写景部分,作者又笔锋一转,开始介绍四周之景,似乎有些离题。但议论部分,作者言归正传,与第一段遥相呼应,把自己的爱国情展露无余。

我记得顾炎武有句话:“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觉得这句话与文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共同衬出几千年来华夏民族的一个主旨——忠。忠,顾名思义,就是对国家、对人民要忠诚,不能有一丝“叛”。忠,支撑了炎黄子孙几千年,成为中国人精神上的支柱。《豫让论》里有言:“让为智伯忠,则让烈也。”这说在中国人心中,一个忠的人才是一个伟大的人。

那么,我们做到忠了吗?范仲淹说:“我做到了。”在宋初*臣当道的时候,范仲淹舍身取忠,公然与手握重权的权相率一件对质。吕夷简荒*无道,上有皇帝匡扶,下有一些狗腿子拥护,和他明争暗斗,范仲淹简直就像一直微不足道的小蚂蚁面对大象这种庞然大物一样。但范仲淹依旧不依不饶,他不停地上奏表反对吕夷简,一边精心策划一场轰轰烈烈的革新运动,一边毫不留情地批评“吕党”人士。最终在被他那“忠”感动的前提下,皇帝终于罢相,驱吕,迎范,让一个新的中国从烟尘中走出来。

在共产党与国民党的斗争中,无数仁人志士把鲜血浇灌在大地上。比如我们熟悉的刘胡兰就是一个典范。在国民党特务的软硬兼施下,他始终一言不发,不说党的机密,其目的就是为了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