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了不列颠尼亚概括主要内容
《别了,“不列颠尼亚”》记录了英国撤离香港,香港回归祖国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作者并没有浓墨重彩加以渲染,仅仅是按照时间线索,选取了英国撤离香港的一系列场景,并把它们放在历史背景之中,使香港回归这件历史事件有了一种历史纵深感。字里行间洋溢着香港回归祖国的自豪感。
7月1日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这是中华民族的一大盛事,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在有关香港回归的大量报道中,本文是唯一一篇完整反映英方撤离的稿件,文章出色地记录了英国王储查尔斯和末代港督彭定康乘“不列颠尼亚”号皇家游轮撤离香港的最后历史时刻,曾获第八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及1997年新华社社级好稿。本文是一篇通讯,广义上是新闻的一种,也是报刊常采用的基本体裁之一,最常见的是人物通讯和事件通讯。通讯除具有新闻性之外,还具有形象性。它往往采用文学手法,集中、突出地描绘某一重大事件的发生现场,或某些重要和精彩的场面,生动形象地将所报道的事实再现在读者面前。
相关内容
-
《别了不列颠尼亚》
《别了不列颠尼亚》,,《别了,不列颠尼亚》是周树春等记录香港回归瞬间的短新闻。香港回归对于中华民族来说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1997年7月1日的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吸引了世界各大媒体的目光。为了记下这一盛事,四位新华社记者通力合作,真实、准确地描绘了这难忘的时刻。在众多关于香港回归的报道中,《别了,“不列颠尼亚”》是最别致的一篇,作者没有写交接仪式现场多么庄严,也没有写欢庆回归的人们多么激动,而是选...
-
别了不列颠尼亚蒙蒙细雨
别了不列颠尼亚蒙蒙细雨,,蒙蒙细雨”对“告别”的仪式的氛围起了点染、烘托、渲染的作用。《别了,不列颠尼亚》原文如下:在香港飘扬了一百五十多年的英国米字旗最后一次在这里降落后,接载查尔斯王子和离任港督彭定康回国的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驶离维多利亚港湾——这是英国撤离香港的最后时刻。英国的告别仪式是30日下午在港岛半山上的港督府拉开序幕的。在蒙蒙细雨中,末任港督告别了这个曾居住了二十五任港督的庭...
-
别了不列颠尼亚4时30分
别了不列颠尼亚4时30分,,别了,不列颠尼亚周树春、胥晓婷、杨国强、徐兴堂在香港飘扬了150多年的英国米字旗最后一次在这里降落后,接载查尔斯王子和离任港督彭定康回国的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驶离维多利亚港湾——这是英国撤离香港的最后时刻。英国的告别仪式是30日下午在港岛半山上的港督府(香港礼宾府)拉开序幕的。在蒙蒙细雨中,末任港督告别了这个曾居住了二十五任港督的庭院。4时30分,面色凝重的彭定...
-
别了不列颠尼亚层次
别了不列颠尼亚层次,,《别了,不列颠尼亚》分层概括:第一部分(1):概述英国撤离香港的最后一刻是英国米字旗降落,接载王子和港督的游轮离开香港。相当于导语部分。第二部分(2-11):集中描写了英国撤离香港那天的四个场景以及有关背景资料。这也是文章的主体。《别了,不列颠尼亚》内容:本文开门见山的点题,然后记叙了英国的告别仪式。第一个场景:下午4点30分港督告别港督府,降下港督旗。第二个场景:晚6点15...
-
别了,不列颠尼亚出自
别了,不列颠尼亚出自,,《别了,"不列颠尼亚"》出自周树春等记录香港回归瞬间的短新闻。香港回归对于中华民族来说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1997年7月1日的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吸引了世界各大媒体的目光。为了记下这一盛事,四位新华社记者通力合作,真实、准确地描绘了这难忘的时刻。在众多关于香港回归的报道中,《别了,"不列颠尼亚"》是最别致的一篇,作者没有写交接仪式现场多么庄严,也没有写欢庆回归的人们多么激动...
-
别了不列颠尼亚问题
别了不列颠尼亚问题,,1、请你说说为什么“易帜”最为世人瞩目?答:因为交换易帜的时刻,也代表着英国殖民统治结束,香港回归祖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刻,所以世人瞩目。2、选文第三段中“最后一分钟”指的是什么时间?第四段中“第一分钟”指的是什么时间?“两分钟前”又指的是什么时间?答:指97年,6月30日,12时59分,(也是英国正式结束对香港统治的时间.)/指97年,7月1日,0点1分,(也是我国政府得...
-
别了不列颠尼亚
别了不列颠尼亚,,《别了,不列颠尼亚》是周树春等记录香港回归瞬间的短新闻,香港回归对于中华民族来说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1997年7月1日的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吸引了世界各大媒体的目光。为了记下这一盛事,四位新华社记者通力合作,真实、准确地描绘了这难忘的时刻。在众多关于香港回归的报道中,《别了,“不列颠尼亚”》是最别致的一篇,作者没有写交接仪式现场多么庄严,也没有写欢庆回归的人们多么激动,而是选择了...
-
别了不列颠尼亚体裁
别了不列颠尼亚体裁,,1、《别了,“不列颠尼亚”》一文属于新闻中的 特写 这一体裁,这一体裁的特点是:现场感较强,篇幅短小,精粹,侧重“再现”。2、《别了,不列颠尼亚》原文如下:在香港飘扬了一百五十多年的英国米字旗最后一次在这里降落后,接载查尔斯王子和离任港督彭定康回国的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驶离维多利亚港湾——这是英国撤离香港的最后时刻。英国的告别仪式是30日下午在港岛半山上的港督府拉开序...
-
别了不列颠尼亚内容
别了不列颠尼亚内容,,“在香港飘扬了一百五十多年的英国米字旗最后一次在这里降落后,接载查尔斯王子和离任港督彭定康回国的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驶离维多利亚港湾——这是英国撤离香港的最后时刻。 英国的告别仪式是30日下午在港岛半山上的港督府拉开序幕的。在蒙蒙细雨中,末任港督告别了这个曾居住了二十五任港督的庭院。 4点30分,彭定康端庄地看着省长的旗杆在“落日余辉”的号角声中飘落。传统上,每一位州...
-
别了不列颠尼亚人物形象
别了不列颠尼亚人物形象,,《别了,不列颠尼亚》是周树春等记录香港回归瞬间的短新闻,不涉及详细的人物形象。《别了,不列颠尼亚》独特之处:1、标题:机带双关,意味深长。既指皇家渡轮的名字,又指英国的殖民统治。而一般新闻的标题力求意思准确明晰。2、多细节描写:如“面色凝重的彭定康”、“雨越下越大”、“黑色的劳斯来斯”。这些细节在一般新闻里是不会出现的。3、语言含蓄,言简意丰。如“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
-
别了不列颠尼亚历史事件
别了不列颠尼亚历史事件,,《别了,不列颠尼亚》是周树春等记录香港回归 瞬间的短新闻。香港回归对于中华民族来说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1997年7月1日的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吸引了世界各大媒体的目光。为了记下这一盛事,四位新华社记者通力合作,真实、准确地描绘了这难忘的时刻。在众多关于香港回归的报道中,《别了,“不列颠尼亚”》是最别致的一篇,作者没有写交接仪式现场多么庄严,也没有写欢庆回归的人们多么激动,...
-
别了,不列颠尼亚简介
别了,不列颠尼亚简介,,《别了,不列颠尼亚》是周树春等记录香港回归瞬间的短新闻。香港回归对于中华民族来说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1997年7月1日的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吸引了世界各大媒体的目光。为了记下这一盛事,四位新华社记者通力合作,真实、准确地描绘了这难忘的时刻。在众多关于香港回归的报道中,《别了,“不列颠尼亚”》是最别致的一篇,作者没有写交接仪式现场多么庄严,也没有写欢庆回归的人们多么激动,而是...
-
别了不列颠尼亚什么意思
别了不列颠尼亚什么意思,,1、标题有两层意思。从字面上看,参加完交接仪式的查尔斯王子和末任港督彭定康乘坐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消失在茫茫的南海夜幕中,这是现实的场景。2、另一方面,“不列颠尼亚”号的离去,象征着英国殖民统治在香港的终结,中华民族的一段耻辱终告洗刷。3、《别了,不列颠尼亚》是周树春等记录香港回归 瞬间的短新闻。4、香港回归对于中华民族来说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199...
-
别了不列颠尼亚感悟
别了不列颠尼亚感悟,,《别了,不列颠尼亚》感悟我是生在1997年的。对于中国和香港来说,那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因为在那年7月1日,英国对香港的统治终于结束,与祖国阔别已久的香港终于回到母亲的怀抱。新近学习的课文里,便细致地描摹了这曾被全世界的媒体对准的重大事件——香港回归中国。尽管新闻的语言力求平实和准确,我却依旧从那含蓄却有力的字字句句里,读出了一份弥漫于心的欢愉和激动。学着这篇课文的我,心里是...
-
别了,不列颠尼亚含义
别了,不列颠尼亚含义,,香港回归的背景:英国人的到来,使得香港卷入世界性事端。19世纪初期英国对中国的茶叶、生丝等商品的需求不断增长。但由于晚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基本上不进口英国的商品,且中国当时的经济基础是自足自给的封建经济,对外进口的需求很低,而在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后生产力迅速发展,对原料的要求多,加上东方的精美廉价的物品,使其对中国的进口增加,于是在中英正常的贸易交往中中国处于贸易顺差,...
-
父爱之舟是一篇什么散文
父爱之舟是一篇什么散文,,《父爱之舟》是一篇回忆性叙事散文,全文以“舟”为线索,紧紧围绕父爱这一主题,按照时间顺序进行描写,以从梦中醒来、泪湿枕边结束,首尾圆合。从选材方面看,文章所选取的,都是些平凡的小事,但却小中见大,表现出了父爱之伟大与深沉。文章围绕“父爱”这一中心,写出了父亲深沉的爱子之情,抒发了儿子对父亲的怀念和对父爱的深深感谢。就是这一只小船,送“我”走到人生的一个又一个关口,承载着父...
-
无言之美生字词拼音
无言之美生字词拼音,,遮蔽(zhe 一声 bi 四声):遮挡;挡住某物不易显露幻影(huan 四声 ying 三声):幻想中的景象疲倦(pi 二声 juan 四声):疲乏;困倦协奏(xie 二声 zou 四声):指一个独奏者或几个演奏者合作演奏;协助演奏文章主要内容:朱光潜先生的美学体系涉及美、艺术作品、审美经验和审美人生等基本问题。本书选取了朱先生围绕这些问题所写的一些短文,分“星光”、“化境”...
-
像山那样思考修辞手法的句子
像山那样思考修辞手法的句子,,句子:现在我猜想,就像鹿群活在对狼的极度恐惧之中,山也活在对鹿群的极度恐惧之中。而或许山的惧怕有更充分的理由,因为一只公鹿被狼杀死了,两三年后便可以得到替补;然而,一座被过多的鹿摧毁的山脉,可能几十年也无法恢复原貌。《像山那样思考》是美国作家、“近代环保之父”奥尔多·利奥波德创作的一则随笔,揭示了在人类的愚蠢下种种短视行为背后隐藏的巨大的自然破坏和生存危机,发人深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