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的天堂讲了什么

作者记叙了他和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的所见所闻,具体描写了傍晚静态的大榕树和第二天早晨群鸟活动的景象。宽阔清澈的河流,充满生机的大榕树,活泼可爱的小鸟,构成了一幅高雅清幽的风景画,展示了一派美丽动人的南国风光,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生命力的热爱和赞美。

在这篇散文中,作者巴金以精巧缜密的艺术构思和生动传神的笔墨,描绘了奇特幽美、别具洞天的“鸟的天堂”的画卷。同时,此文细腻的描绘中,透露出一种浓郁的自然气息,抒发着一颗宁静悠远的心,使人读了有一种感情上的解放。

扩展资料:

鸟的天堂原名叫雀墩。明景泰年间,新会农民开凿了一条河,后来连遇灾荒,当地人堵塞河道,再运土加高,筑成土墩。后来墩上长出一棵榕树。因为这里气候温暖,土壤湿润,经过数百年的繁衍生长,就长成盘根错节的巨大榕树。如此繁茂葱郁的水上绿洲,是鸟类理想的栖息场所。   

巴金原来并不知道新会县有这么个雀墩,他从上海赶来这里也不是专为写《鸟的天堂》,而是应朋友陈洪有之邀,来参观新会西江乡村师范学校的。

当与陈洪有等四人划船绕过雀墩时,巴金才被这一片古老而巨大的榕树和百鸟的热闹场面所吸引,于是便乘兴游览了一番,回去后就写下了《鸟的天堂》这篇著名的游记。从此,这雀墩就改称“鸟的天堂”,于是更加出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