庖丁解牛分析鉴赏

在这则故事里,庄子凭其深邃的眼光和传神的笔力塑造了两个人物形象:庖丁(名叫丁的厨工)和文惠君。庖丁是个技艺高超的解牛手。他解牛时,手肘所按,肩膀所扛,足所践踏,膝所顶靠,声响无不动听,象名曲《经首》的节奏;动作无不优雅,象名舞《桑林》的姿态;简直是一场精妙绝伦、出神人化的特技表演。文惠君看了这样一场解牛表演之后,惊叹不已,说:“嘻,妙啊!技艺之高怎么达到这种程度?”听了庖丁的解说之后,他深有领悟,又说:“好呀,我听了庖丁的一番话,懂得了养生之道。”假若将这个故事看成是一个独幕剧,那末庖丁便是表演者,文惠君便是解说员,二者的配合是十分默契的。

这则故事的本意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分析。首先,它说明处世若象“批大却(隙,裂缝)”,“导大窾(kuan,窍穴)”,“依乎天理”,“因其固然”,在纷繁复杂的斗争中象庖丁解牛一样,将薄薄的刀刃从牛皮、牛肉、牛筋、牛骨的间隙中穿过去,必然能够无所触犯,安然保全天性,保全自身。这便是缘督以为经。这便是庄子从社会角度而言的养生之道的核心与诀窍。其次,在道与技的关系方面,作者借庖丁的口吻声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在庄子看来,“道”是至高无尚,无所不包的,技艺只是一种手段;通过刻苦历练所悟出和掌握的“道”,才是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