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石之瓠如何理解有用和无用

庄子在《逍遥游》中与惠施谈到有用之用和无用之用。惠施着眼于物的“有用之用”,即物的实用价值,就如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所认为的“美在效用”,一个物必须对人有用,满足人们的某种功用,才能有其实际价值。庄子着眼于物的“无用之用”,而“无用之用”也可以分两个层次解读:一方面“无用之用”之用,因为庄子在反驳惠施时亦是着眼于“用”;另一方面是“无用之用”的审美超越,突破“用”的限制,达到从“用”到“无用”的审美超越,回归物的本然,达到逍遥自由的精神境界,就是庄子所说的“游”的境界。本文着重从“无用之用”之用和“无用之用”的审美超越两方面解读庄子的“无用之用”观点,来诠释庄子由“用”超越到“无用”的逍遥自由的境界,藉此来探究“无用之用”的审美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