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词两首典故及用意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辛弃疾在这两首词中,写到的历史人物有:张翰、许汜、刘备、孙权、刘裕、南朝宋文帝、拓跋焘、廉颇。
历史事件有:张翰弃官归乡,刘备鄙视许汜,孙权始置京口,刘裕起兵北伐,霍去病出击匈奴,宋文帝北伐失败,拓跋焘建立行宫,赵王使者探望廉颇。
作者通过这众多的历史人物故事。分别表达了对英雄功业的仰慕,对追求享受、草率从事的行为的批判。抒发了自己炽热的爱国热情和壮志难酬、报国无路的悲哀与愤慨。
相关内容
-
书愤教案全国一等奖
书愤教案全国一等奖,,一、注释:1、书愤:抒发义愤。 书:写 2、楼船:战舰 3、瓜洲渡:地名,今在镇江对岸。 4、大散关:地名,在陕西宝鸡县西南,为宋金交界处。 5、塞上长城:作者自比。6、堪:可以。伯仲间:兄弟之间。意为相差无几二、讨论问题:陆游诗作的突出特点是“多豪丽语,言征伐恢复事”。本诗哪两句最能体现这个特点,试加以分析。明确:“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最能体现这个特点。这两句形...
-
蝶恋花出塞翻译
蝶恋花出塞翻译,,1、今古河山无定据。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 从前幽怨应无数。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2、纳兰性德悼亡伤逝之词哀感顽艳,令人不忍卒读,边塞行吟之篇则清怨苍凉,另是一番风味;但一个“情”字却是共同的。谢章铤说:“长短调并工者,难矣哉。国朝其惟竹坨、迦陵、容若乎。竹坨以学胜,迦陵以才胜,容若以情胜。”(〈赌棋山庄词话〉)而读...
-
纣王杀比干典故
纣王杀比干典故,,纣王杀比干比干(公元前1092年——前1029年),沫邑(今河南淇县)人,商代贵族,商朝第十五代王太丁(文丁)帝的儿子,十六代王帝乙的亲弟弟,末代王帝辛(商纣王)的叔父。据《孟子杂记》载:“王子干,封于比,叫比干。”可见,比干本名干,因受封于比(今山东省曲阜一带),故名比干。按照商朝的继承法,长子继位,次子分封,比干既是受封的王,又同时担任当时商朝最高的政务官“少师”。比干是商代...
-
一字之师(典故、出处、释读)
一字之师(典故、出处、释读),,唐代僧人齐己,对诗文很有兴趣。就带着自己写的诗稿,前来拜会。齐已把诗稿一首一首地请郑谷看。郑谷读到《早梅》这首诗时,不由得沉思起来。郑谷吟道: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郑谷面对齐已说:梅开数枝,就不算早了。郑谷又沉吟了一会,说:不如把数字改为一字贴要。齐已听了,惊喜地叫道:改得太好了!恭恭敬敬地向郑谷拜了一拜。文人们知道了,就把郑谷称为齐已的一字之师。【释读】改正一个字...
-
病入膏肓(典故、出处、释读)
病入膏肓(典故、出处、释读),,病入膏肓这则成语的膏肓是古以膏为心尖脂肪,肓为心脏与隔膜之间,膏肓之间是药力不到之处。意指病已危重到了无法救治的地步。亦喻事情到了无可挽回的地步。春秋时期,晋景公得了重病,听说秦国有一个医术很高明的医生缓,便专程派人去请来。医生还没到。晋景公恍惚中做了个梦。梦见他的病变成了两个童子,正悄悄地在他身旁说话。一个说:那个高明的医生缓马上就要来了,我看我们这回难逃了,我们...
-
管窥蠡测(典故、出处、释读)
管窥蠡测(典故、出处、释读),,西汉文学家东方朔很有才能,但经常讽刺汉武帝因而只担任太中大夫等小官,没有得到汉武帝的重用。他写一篇《答客难》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心情,他把自己与苏秦、张仪比较,他认为有才能的人不能管窥蠡测,要注意自己的行为与节操【出处】东汉班固《汉书东方朔传》:以管窥天,以蠡测海,以筳撞钟,岂能通其条贯,考其文理,发其音声哉。【释读】管:竹管;蠡:贝壳做的瓢。从竹管里看天,用瓢测量海...
-
谈虎色变(典故、出处、释读)
谈虎色变(典故、出处、释读),,北宋著名理学家程颢说:从前一个曾被老虎咬伤的农夫深知老虎的厉害,一次他听说老虎在外地咬伤了人,周围的人听了十分吃惊,而他则惊慌失色。因为他有被咬的亲身感受,研究学问的人要获得真知应该明白这个道理。【出处】宋《二程遗书》卷二上:真知与常知异。常见一田夫,曾被虎伤,有人说虎伤人,众莫不惊,独田夫色动异于众。若虎能伤人,虽三尺童子莫不知之,然未尝真知。真知须如田夫乃是。【...
-
上行下效(典故、出处、释读)
上行下效(典故、出处、释读),,春秋时,齐景公自从宰相晏婴死了之后,一直没有人当面指谪他的过失,因此心中感到很苦闷。有一天,齐景公欢宴文武百官,席散似后,一起到广场上射箭取乐。每当齐景公射一支箭,即使没有射中箭鹊的中心,文武百官都是高声喝彩:好呀!妙呀!真是箭法如神,举世无双。事后,齐景公把这件事情对地的臣子弦章说了一番。弦章对景公说:这件事情不能全怪那些臣子,古人有话说:上行而后下效。国王喜欢吃...
-
一衣带水(典故、出处、释读)
一衣带水(典故、出处、释读),,隋文帝杨坚取代北周称帝,建立了隋朝。隋文帝有志于统一中国,在北方实行了一系列富国强兵的政策,国力大增。而当时长江南岸的陈朝后主陈叔宝却十分荒淫,不理朝政。他虽知道隋文帝有意征伐,却依恃长江天险,并不把这事放在心上。一次,隋文帝向仆射高颎询问灭陈的计策,高颎回答说:江南的庄稼比江北成熟得早,我们在他们的收获季节,扬言出兵,他们一定就会放弃农时,屯兵防守;他们作好了准备...
-
卖油翁最后一句是什么
卖油翁最后一句是什么,,《卖油翁》的最后一句是,此与庄生所谓解牛斫轮者何异。之所以删除最后一句,其实跟两个典故有关。原文如下: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 ,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 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
-
辛德勒名单帕尔曼
辛德勒名单帕尔曼,,帕尔曼生于以色列的雅法。他四岁时患上小儿麻痹症。后来他学着用拐杖帮助走路,恢复情况良好。现在他通常用拐杖行走,而在拉小提琴时坐下。他先在雅法的音乐学院学习,后转到美国茱莉亚学院,1963年,帕尔曼在卡内基音乐厅完成了他的处子秀。之后帕尔曼开始大规模的巡回演出。他录制了大量的唱片,70年代后,他的身影出现在今夜秀和芝麻街等电视节目中,他曾多次在白宫举办的典礼上表演。...
-
一发千钧(典故、出处、释读)
一发千钧(典故、出处、释读),,韩愈,字退之,唐朝邓州南阳人,是当时的大文豪,主张文以载道之说,以复古为革命,用散文代替骈文,影响当时及后代非常大,所以有文起八代之衰之功劳,他很反对佛教,唐宪宗派使者要去迎接佛骨入朝,他上表谏阻,得罪了皇帝,被贬到潮州去当刺史的官,他在潮州结识了一个老和尚,这位和尚聪明达理,和韩愈很谈得来,而韩愈在潮州又很少朋友,所以和这位和尚往来比较密切,因而外间的人都传说韩愈...
-
书愤典故出处
书愤典故出处,,《书愤》是南宋诗人陆游创作的五首七言律诗,其中第一首是作者的经典作品之一。典故: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这是追述25年前的两次抗金胜仗。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1161)冬金主完颜亮率大军南下,企图从瓜州渡江南下攻建康(今南京),被宋军击退。第二年,宋将吴璘从西北前线出击,收复了大散关。楼船,高大的战船。瓜州,在今江苏邗江南大运河入长江处,为江防要地。铁马,配有铁甲的战马。大散...
-
书愤檀道济典故
书愤檀道济典故,,“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里的“长城”,是用南北朝名将檀道济的典故,檀道济曾自比长城。诗中,陆游说自己当年曾以万里长城来自我期许,但是,期望还没有实现,鬓发就已经先白了。“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的意思是:我白白地自认为是边防上的长城,对镜照看衰老的头发早已花白。檀道济的典故:公元432年,檀道济因屡有大功,被封为司空。公元436年,刘义隆生重病,彭城王刘义康执政...
-
书愤借用檀道济
书愤借用檀道济,,《书愤》中用了三处典故:1,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这是追述25年前的两次抗金胜仗,作用是理想与现实作对比,本希望大家能同心同德抵抗金兵,但现实却是自己被排挤不能继续抗战,恢复中原愿望无法实现。2,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用刘宋名将檀道济典明志,作用是用自己早年形象与晚年形象作对比,早年是“中原北望气如山”,而到了晚年却“镜中衰鬓已先斑”,表明自己想杀敌报国却屡次...
-
写一段红色感悟
写一段红色感悟,,1、祖国的大好河山,壮丽秀美,在这繁秀似锦的万千山河中,处处彰显着红色革命的精神。2、缅怀过去,追溯未来,跨越时空的隧道,你会为之惊叹,革命英雄宁死不屈的决心,你会为之感动,革命先辈们不畏艰来困苦,只为解放,你会为之自豪。3、透过历史的年轮,我们不仅了解到历史故事,更体会到了革命先辈的精神。4、红军长征开始于1934年10月,结束于1936年10月,期间红军战士经历了血战湘江,遵...
-
李商隐诗两首必修三
李商隐诗两首必修三,,高中必修三李商隐诗锦瑟[唐] 李商隐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马嵬 其二[唐] 李商隐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第一联,是起兴之笔。锦瑟的五十根弦,象征诗人将近五十岁的人生(...
-
李商隐诗两首说课
李商隐诗两首说课,,李商隐诗两首《锦瑟》《马嵬》说课稿【说教学目标】一、通过诵读把握诗歌用典的特点,领会诗歌朦胧缠绵的意蕴和感时伤怀的情感基调。二、通过诵读诗文,加深对李商隐诗歌特点的理解。三、从诗歌的语言、结构入手,领会诗歌循环往复逐层深化的情感节奏和豪迈飘逸的气势。【说教学设想】一、结合李商隐其人了解其诗。二、引进比较阅读篇目,培养诗歌鉴赏能力。三、诵读法、提问法相结合的学生自主讨论。【说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