蟋蟀的住宅3段主要写了什么
第一段(第1自然段)讲蟋蟀由于它的歌唱和住宅而有名。蟋蟀出名有两个原因:一是唱歌,二是住宅。前者人们都很熟悉,后者则不甚了解。下文着重介绍蟋蟀的住宅为什么有名。
第二段(第2-7自然段)主要写蟋蟀住宅的特点,简朴、清洁、干燥,很卫生。
第三段(第8-10自然段)讲蟋蟀的住宅是怎样建成的。通过写建造过程,说明蟋蟀建筑住宅非常认真,一点儿也不随遇而安。可见蟋蟀住宅的出名,是靠自己长年累月不断整修,认真、辛勤的劳动换来的,这也正是我们学习这篇课文的收获。
相关内容
-
蟋蟀的住宅写出了蟋蟀的什么形象
蟋蟀的住宅写出了蟋蟀的什么形象,,《蟋蟀的住宅》写出了蟋蟀的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形象。《蟋蟀的住宅》选自《昆虫记》,作者是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让·亨利·卡西米尔·法布尔(1823-1915)。该文章载入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7课、冀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26课,该文章主要介绍了蟋蟀洞穴的特点和修建过程等内容。《蟋蟀的住宅》一文写了该文章蟋蟀住宅的特点和蟋蟀精心建造住宅这两方面。课文主要采用...
-
蟋蟀的住宅课文
蟋蟀的住宅课文,,居住在草地上的蟋蟀,差不多和蝉一样有名。它的出名不光由于它的唱歌,还由于它的住宅。别的昆虫大多在临时的隐蔽所藏身。它们的隐蔽所得来不费工夫,弃去毫不可惜。蟋蟀和它们不同,不肯随遇而安。它常常慎重地选择住址,一定要排水优良,并且有温和的阳光。它不利用现成的洞穴,它的舒服的住宅是自己一点一点挖掘的,从大厅一直到卧室。蟋蟀怎么会有建筑住宅的才能呢?它有特别好的工具吗?没有。蟋蟀并不是挖...
-
归园田居其一辞官归隐根本原因
归园田居其一辞官归隐根本原因,,1、最能表现诗人归隐田园的心情的是:“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自然,既是指自然的环境,又是指顺适本性、无所扭曲的生活。这两句再次同开头“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相呼应,同时又是点题之笔,揭示出《归园田居》的主旨。2、原文如下: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
-
老子写了什么书
老子写了什么书,,老子写了《道德经》,里面主要讲述的是事物的自然发展的规律。《道德经》这本书影响非常的深远,直到现在里面的内容很多都是真理,很有借鉴意义的。《道德经》的艺术价值也是非常的高,不少业界人士都有做过点评和批注,可以说是流芳千古的佳作了。《道德经》这本书很多人都读过,对于里面的观点大多数也是很认同。而且在高中的政治书上也是有所引用的,对于学生的教导还是很多帮助的,并且介绍的万物起源的说法...
-
蟋蟀的住宅清洁卫生因为什么
蟋蟀的住宅清洁卫生因为什么,,1不潮湿:在朝着阳光的堤岸上,青草丛中隐藏着一条倾斜的隧道,即使有骤雨,这里也立刻就会干的.2简单:隧道顺着地势弯弯曲曲,最多不过九寸深,一指宽,这便是蟋蟀的住宅.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半掩着,就像一座门.蟋蟀出来吃周围的嫩草,决不去碰这一丛草.那微斜的门口,经过仔细耙扫,收拾得很平坦.这就是蟋蟀的平台.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3清洁:屋子的内部没什么...
-
蟋蟀的住宅认识了什么的蟋蟀
蟋蟀的住宅认识了什么的蟋蟀,,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住宅是怎样建筑成的,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学习作者认真观察事物的方法,领悟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具体事物的写作方法。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本文通过描写蟋蟀住宅的特点和建筑住宅的过程,表现了蟋蟀建筑住宅的才能和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表达了作者对蟋蟀劳动成果的极大赞美,也体现了作者长期坚持细致观察的敬业精神。...
-
醉翁亭记故事情节
醉翁亭记故事情节,,文章描写了滁州一带朝暮四季自然景物不同的幽深秀美,滁州百姓和平宁静的生活,特别是作者在山林中与民一齐游赏宴饮的乐趣。《醉翁亭记》是一篇优美的散文。这篇散文饶有诗情画意,别具清丽格调,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确是不可多得的。庆历五年春,欧阳修由于声援范仲淹等人,再遭贬斥,出知滁洲,本文作于到滁州的第二年。“庆历新政”的失败,使他感到苦闷;外放可以摆脱朝廷党争,对他也是一种安慰。文章表...
-
白杨礼赞5-6自然段赏析
白杨礼赞5-6自然段赏析,,白杨树正式出场了。这- -段仅七句,却把白杨树的外形、色彩、性格写得极为形象生动。开头一句用“笔直”点出白杨树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这是总括:;接下来的四句,依次描写白杨树的干、枝、叶、皮,分别用“绝无旁枝”“绝不旁逸斜出” “微微泛出淡青色” 等词语来衬托白杨树的形象美,这是第二层;:最后两句概括白杨树的气质和性格,突出它的正直、坚强、倔强和不折不挠。接下来,作者用拟人...
-
大自然的语言1-3段是怎样引出物候的
大自然的语言1-3段是怎样引出物候的,,第一部分(第1—3段):引出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这部分说明物候学研究的对象,先从一年四季物候的变化谈起,用短短百十来字,描写了春夏秋冬四季更迭的情况,既生动形象,又高度概括,使读者对物候学有了直观的认识。接着,作者再以具体事物进行描写。第二部分(第4—5段):说明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这一部分,话题转到农业上,以具体事例说明物候学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这部分...
-
红楼梦第五十一回读后感悟50字
红楼梦第五十一回读后感悟50字,,本回开篇就引入了新人物学薛宝琴,薛宝琴见识广,年纪虽小,但也能学好诗文,给众人出了十个谜了,写了十首怀古诗,但是竟用了《牡丹亭》《西厢记》中的典故,再联系到前文,宝钗黛玉都看过这类淫秽的读物,可见,古代虽封建礼教严苛,但是少男少女们一样的春心萌动,一样的会去违反封建礼教,这可能就是曹雪芹想表现的人情。不仅如此,曹雪芹也借这个机会卖弄下自己的才华,写了这几首怀古诗,...
-
蝴蝶的家分段
蝴蝶的家分段,,1.第一部分(1——2自然段):对蝴蝶的担忧。直抒胸臆,写作者对蝴蝶的担忧和关爱之情。2.第二部分(3——4自然段):猜想与追寻。写我对蝴蝶的家一遍遍设问、猜想、找寻、否定,表现了我对蝴蝶命运的担忧和关爱。3.第三部分(5自然段):女孩的心声。写一个女孩儿对蝴蝶的家的美好猜想。4.第四部分(6自然段)苦寻无果。以苦寻无果收束全文,给人留下无尽遐想的空间。...
-
灰雀分段段意
灰雀分段段意,,第一段(第1自然段):讲列宁在公园里看见三只美丽的灰雀,非常喜欢它们。第二段(第2~10自然段):讲列宁发现一只灰雀不见了时,以为是飞走或冻死了,可小男孩说这只小灰雀还活着。第三段(第11~13自然段):讲第二天列宁看到那只灰雀真的飞回来时,非常高兴,也知道男孩是诚实的。课文记叙了一个小男孩在列宁的教育下把抓来的灰雀放回大自然的故事,表现了列宁对儿童的信任和儿童诚实的品质。...
-
爬天都峰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爬天都峰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爬天都峰》,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写的,依次写了“爬山之前──爬山时──爬山后”。 课文描写了在假日,“我”和爸爸去爬天都峰,路遇一位素不相识的老大爷,“我们”互相鼓励,克服山高路陡的困难,终于一起爬上了天都峰。课文向人们揭示了在困难面前,要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要善于互相学习,互相鼓励,共同进步的道理。本文写了在假日里,“我”和爸爸去爬天都峰,...
-
富饶的西沙群岛4.5.6自然段说课稿
富饶的西沙群岛4.5.6自然段说课稿,,一、说教材《富饶的西沙群岛》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课文通过介绍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和它的美丽富饶,表达了作者对西沙群岛的热爱之情。二、说学情三年级学生已初步具备了自主识字、独立阅读和与他人交流阅读感受的能力,但是,对优美语言的赏析的能力、运用平时积累的语言进行习作的能力还有待提高。三、说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6自然段,背...
-
富饶的西沙群岛4-6自然段说课稿
富饶的西沙群岛4-6自然段说课稿,,各位专家、老师:大家好!我执教的《百鸟缤纷》一课,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22课《富饶的西沙群岛》的第三课时。这堂课的教学是借班上课,我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例如朗读、阅读、答题习惯和方式都不甚了解,教学设计环节有需要改进之处,课堂教学环节的磨合还有不尽完善之处,还望各位专家、老师给予批评指正。随着教学的深入,孩子们还是较快地进入了教学情境之中。本堂课的教学,基本达到了...
-
促织内容概括100字
促织内容概括100字,,1、《促织》是蒲松龄的名篇,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明朝宣德年间,皇帝喜欢斗蟋蟀,每年都要向民间征收。有一个叫成名的读书人,考秀才屡考不中,为人又老实,就强行的被报上去当上了乡官。征收蟋蟀的事就落在他的头上了,交不出蟋蟀,常要自己贴钱,没多久,他就赔光了家产。2、很快,又要上交蟋蟀,成名交不出,被打了100大板,屁股和腿都打得脓血直流,几乎要死去。3、后来,经过神婆的指点,他终...
-
参与家乡文化建设600字
参与家乡文化建设600字,,自从我们的家乡被评为“全国最佳魅力城市“以后,市政府又提出了“争做文明人,争创文明城”的号召,要求全体绍兴人齐心协力,一起争创全国文明城市。现在科学、卫生、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行为习惯正走进了我们的生活。在我们的小区里,每个楼道上都张贴了一张“讲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明人“的字条,鼓励我们用实际行动为绍兴早一天实现新目标而奋战。没过多久,小区里就有了很大的变化。有一次...
-
与朱元思书二三段写了什么内容有什么特点
与朱元思书二三段写了什么内容有什么特点,,第二段先承上写“异水”。前两句写富春江静态美。特点是江水明静、清澈。第三句又转写富春江的动态。特点是有的地段江面开阔,水波不兴,江面如镜,幽静明澈,有的地段狭窄,江岸陡峻,故急湍猛浪,桀骜不驯。第三段进而写“奇山”。作者用概括而形象的语言写出那段江流险峻的山势和山中种种奇异的景物,特点是层峦迭峰有着种种奇特的雄姿,既突出山之“奇”,听觉和视觉中也有新奇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