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杨礼赞5-6自然段赏析

白杨树正式出场了。这- -段仅七句,却把白杨树的外形、色彩、性格写得极为形象生动。开头一句用“笔直”点出白杨树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这是总括:;接下来的四句,依次描写白杨树的干、枝、叶、皮,分别用“绝无旁枝”“绝不旁逸斜出” “微微泛出淡青色” 等词语来衬托白杨树的形象美,这是第二层;:最后两句概括白杨树的气质和性格,突出它的正直、坚强、倔强和不折不挠。

接下来,作者用拟人和对比的手法,进一步给白杨树以高度的评价。 两个。没.....似乎要否定白杨树的美,这是欲扬先抑。.....转,变抑为扬,否定的是好女子,但肯定的却是“伟丈夫”。以此对比,突出了白杨树的与众不同。由赞美树到赞美人,过渡非常自然。

在这里,文章连用了四个反问句,像剥春笋一样- 层深似一层地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引导读者去思考。 第-一个"难道”以反问句引导读者思索人和白杨树的联系,引起读者的共鸣,为下文做铺垫。第二个"难道”以反问句肯定白杨树不平凡的本质,肯定白杨树和北方农民之间的联系。第三个“难道”以反问句进一步明确指出白杨树象征着 坚强战斗的抗日军民。第四个"难道”以反问句肯定白杨树的精神面貌,而这正是敌后抗日群众的精神和意志。四个反问排比句,由外向内,层层深入,句法同中有异,点破白杨树的象征意义,赞美之情到这里也发展到了顶点。同时,此处也是思想内容的精华所在,展现了-种更为阔大更为深远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