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化常识文体
古代文体有论,铭,记,赋,表。
1、论是一种论文文体,按《韵术》:“论者,议也”。《昭明文选》所载:“论有两体,一曰史论,乃忠臣于传末作议论,以断其人之善恶。如《史记》后的太史公曰……。二曰政论,则学士大夫议论古今时世人物或评经史之言,正其谬误。”如《六国论》、《过秦论》等。
2、铭是一种文体,最初是古代刻在器物、碑碣上的文字,后来发展为一种文体,用来记述事实、功德的文字,述公记行、有时也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体,这种文体有用韵的特点。
3、古代一种散文体裁,可叙事、写景、状物,抒发情怀抱负,阐述某些观点。。它可以记人和事,可以记山川名胜,可以记器物建筑,故又称“杂记”。在写法上大多以记述为主而兼有议论、抒情成分。"记"是一种古代文体,可以通过记人、记事、记物、记景,来抒发作者感情和主张。
4、赋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它讲究文采、韵律,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其特点是“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著名的赋有:杜牧的《阿房宫赋》、曹植的《洛神赋》、欧阳修的《秋声赋》、苏轼的《前赤壁赋》、庾信的《哀江南赋》等。
5、“表”是中国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特殊文体,也是封建社会下臣对皇帝有所陈述、请求、建议时用的一种文体。在古代,臣子写给君王的呈文有各种不同的名称。
表的主要作用就是表达臣子对君主的忠诚和希望。统观众多表文,尽管具体内容不同,但都离不开抒情手法的运用,因此,“动之以情”也可以说是这种文体的一个基本特征。
相关内容
-
古代文化常识郎中
古代文化常识郎中,,郎中属员外级, 就是分掌各司事务,其职位仅次于丞相、尚书、侍郎的高级官员。郎中本是官名,即帝王侍从官的通称。其职责原为护卫、陪从,随时建议,备顾问及差遣。战国始有,秦汉治置。后世遂以侍郎、郎中、员外郎为各部要职。侍郎是汉代郎官的一种,本为宫廷的近侍。东汉以后,尚书的属官,初任称郎中,满一年称尚书郎,三年称侍郎。郎中作为医生的称呼始自宋代。尊称医生为郎中是南方方言,由唐末五代后官...
-
古代文化常识详细
古代文化常识详细,,古代文化常识是指古代称谓习惯、历法、节气、职官定位、地理、礼仪、古代音律、科举制度、宗法等文化内容的统称。如历法中细分为纪年法、纪月法、纪日法、纪时法。纪年法1、年号纪年法:我国最早的纪年法是用王公即位的年次表示。以“元,二,三……”为序数,至去世为止。如:鲁僖公元年,鲁庄公十年。从西汉武帝建元起,以年号纪年,用“元,二,三……”为序,更换年号则重新开始。如:元嘉元年,汉末建安...
-
古代文化常识50个
古代文化常识50个,,【月亮的别称】月亮是古诗文提到的自然物中最突出的被描写的对象。它的别称可分为:(1)因初月如钩,故称银钩、玉钩。(2)因弦月如弓,故称玉弓、弓月。(3)因满月如轮如盘如镜,故称金轮、玉轮、银盘、玉盘、金镜、玉镜。(4)因传说月中有兔和蟾蜍,故称银兔、玉兔、金蟾、银蟾、蟾宫。(5)因传说月中有桂树,故称桂月、桂轮、桂宫、桂魄。(6)因传说月中有广寒、清虚两座宫殿,故称广寒、清虚...
-
盘古开天地教材分析
盘古开天地教材分析,,1.这篇神话传说讲的是名叫盘古的巨人开天辟地的故事。故事极富想象力,文字叙述具体而生动。2.课文的脉络非常清楚,分三个部分,把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的过程描写得非常清楚。3.在说明“天和地还没有分开” 的背景之后,先是讲了盘古醒了以后所做的事,以及天地的不同变化;然后叙述天地分开以后盘古所做的事;最后讲了盘古倒下后发生的变化。4.课文处处充满了神奇的想象,用...
-
古代文化常识课程设计
古代文化常识课程设计,,教学目标一、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二、积累古代文化知识,提高学生对文言作品的阅读理解能力。三、通过思考和练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探索的能力。教学重点:积累古代文化知识,提高学生对文言作品的阅读理解能力。教学难点:积累古代文化知识,提高学生对文言作品的阅读理解能力。教学方法:合作交流教学过程一、导课中国古代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影响深远。远至日...
-
古代文化常识海内
古代文化常识海内,,古时候科技不发达,认为这个世界是天圆地方,我们居住的土地位于‘地方’的中心,四周是由海水围绕,分别为东西南北海。所以海内就是指四海之内,就是天下的意思。【出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唐·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译文】三秦之地护卫着巍巍长安,透过那风云烟雾遥望着蜀川。和你离别心中...
-
古代文化常识地名
古代文化常识地名,,1、长安。长安是西安的古称,是历史上第一座被称为“京”的都城,也是历史上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城市。汉高祖五年(前202年)置长安县,在渭河南岸、阿房宫北侧、秦兴乐宫的基础上兴建长乐宫,高祖七年(前200年)营建未央宫,同年国都由栎阳迁移至此,因地处长安乡,故名长安城,取意“长治久安”。2、庐州。庐州,合肥别称,是自西周置古庐子国。隋朝设置行政单位,至公元1912年废,治所为今安徽...
-
古代文化常识启
古代文化常识启,,启初为会意字。殷商甲骨初文从又从户。"又"为手的象形,"户"为门的象形,两相会意,表示以手拉门。后来在字形下部增添"口"。从口,表示以言语启发教导,上半部分的"启"是形旁也是声旁。部分字形亦加日。或在加"口"的字形上复加"日",会意相同,加日者后分化为晵, 《说文解字》训"雨而昼夝(晴)")。从日,有开门引进日光,用以表示晴朗之义。估计初意表示把太阳比作有门之物,与开门之"启"在...
-
古代文化常识民俗
古代文化常识民俗,,元旦正月初一,亦称元日,有祭神贴桃符的习俗。相传东海度朔山大桃树下有神荼、郁垒二神,能食百鬼。古人用桃木画二神像,悬挂在门口来驱鬼。五代开始在符上写联语,后来演变成春联。王安石有《元日》诗:"千门万户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上元正月十五,亦称元宵、元夕、元夜。古代习俗在上元夜张灯为戏,所以又称灯节。社日农家祭土地神的日子。汉以前只有春社,汉以后开始有秋社。春社在春分前后,秋社...
-
古代文化常识致仕
古代文化常识致仕,,古往今来的"致仕":在那普天之下莫非王臣的时代, 一切都认为是君王给的,官职和俸禄也自在其中,所以说"还禄位于君"也。致仕之举,在我国很早就施行了。《礼记·曲礼上》载:"大夫七十而致事。"到了汉朝,则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官吏退休制度。据东汉班固等人编撰的《白虎通义》卷四《致仕》中记载,其规定大致如下:官吏七十,耳不聪、 眼不明,腿脚不便者须致仕;致仕者朝廷给予原官职俸禄的三分之一,...
-
古代文化常识词语
古代文化常识词语,,1、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2、三国:魏、蜀、吴。3、四大古典名著:《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西游记》。4、四大民间传说:《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白蛇传》。5、世界四大短篇小说巨匠:契诃夫、莫泊桑、马克吐温、欧亨利。6、苏轼的散文代表北宋散文的最高成就,其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7、马致远的散曲代表作《天净沙秋思》,被誉为秋思之祖。...
-
古代文化常识江左
古代文化常识江左,,江左,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地理概念,字面上指长江以东地区,又称江东。长江在自九江往南京一段(皖江)为西南往东北走向,古有中原进入南方吴地的主要渡口,于是将大江以东的地区称为“江东”。三国两晋开始江东以文化繁荣、经济富庶著称,至唐以后逐渐被江南的概念取代。宋朝时的江南东路简称江东,首府在江宁府(今南京市),管辖今安徽省长江以南,苏南部分,江西小部分。古以中原为中心,长江以南为外,外...
-
古代文化常识考试制度
古代文化常识考试制度,,1、科举制度概说: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一种基本制度。它创始于隋朝,确立于唐朝,完备于宋朝,兴盛于明、清两朝,废除于清朝末年,历时1300余年,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从此,1300年的科举制度终于宣告结束。但客观而论,在中国传统社会的发展中,科举制的进步作用也是不容否定的。2、科举前选拔官员:【荐举】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荐举有考察、...
-
陶罐和铁罐什么的描写
陶罐和铁罐什么的描写,,《陶罐和铁罐》写的是陶罐和铁罐的语言描写。从这个语言细节描写,从这一段文字中可以看出铁罐的自以为是,傲慢无理;还有陶罐的谦让宽容。扩展资料:一篇寓言故事,看似简单,却寓意深刻。向我们讲述着深刻的道理。文章前半部分向我们讲述了在国王的御厨里有两只罐子,一只是陶的,一只是铁的,骄傲的铁罐瞧不起陶罐,经常奚落他。后半部分向我们介绍了许多年后,当人们挖掘出陶罐的时候,铁罐却已经无影...
-
古代汉语中的兼词
古代汉语中的兼词,,兼词,是指古代汉语中,有的字代表了两个词的结合。这种字兼有互相结合的两个词的意义和用法,这样的字便成为兼词 。常见的兼词有"诸","焉","叵","曷","盍","旃"。这种字的读音有的是它代表的两个词的声音的拼合,如:"旃"是代词"之"和介词"焉"的合音,"诸"是代词"之"和介词"于"("于"古音"wū")的合音,"叵"是否定副词"不"和动词"可"的合音。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兼词...
-
背影朱自清
背影朱自清,,《背影》是现代作家朱自清于1925年所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这篇散文叙述的是作者朱自清离开南京到北京上大学,父亲送他到浦口车站,照料他上车,并替他买橘子的情形。在作者脑海里印象最深刻的,是他父亲替他买橘子时在月台爬上攀下时的背影。作者用朴素的文字,把父亲对儿女的爱,表达得深刻细腻,真挚感动,从平凡的事件中,呈现出父亲的关怀和爱护。...
-
背影500字
背影500字,,《背影》是一篇描写亲情的文章。我觉得这篇文章写得很出色。虽然它的文字不是太多,但是内容十分丰富。由于大部分的字很浅易,而且句子通顺,因此我们很快能领悟内容。作者把文章描绘得栩栩如生,令人感同身受。阅读期间,当父亲去买橘子的时候,令我非常感动,我也像作者一样情不自禁地流下泪来。文章的主题是父子之间的感情。故事开始的时候,是描写父子处身于艰难的困境中。作者的祖母去世了,父亲也刚刚失业。...
-
背影文章
背影文章,,《背影》是现代作家朱自清于1925年所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这篇散文叙述的是作者离开南京到北京大学,父亲送他到浦口火车站,照料他上车,并替他买橘子的情形。在作者脑海里印象最深刻的,是他父亲替他买橘子时在月台爬上攀下时的背影。作者用朴素的文字,把父亲对儿女的爱,表达得深刻细腻,真挚感动,从平凡的事件中,呈现出父亲的关怀和爱护。这篇散文通过一条与众不同的途径,反映了一种在旧道德观念的冰水退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