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节人用吸管怎么做
吸管不仅可以用来喝水,而且可以制作各种各样的东西,1用吸管制作会动的竹节人的方法:
1.首先准备几根吸管、两根扭扭棒和一把剪刀。
2.接着把吸管剪成长1根、中长8根、短1根以及若干更小的。
3.然后把最短的吸管串到扭扭棒上,扭成圆形。
4.接下来把短的一根吸管串到扭扭棒上,作为小人的脖子。
5.紧接着用另一根扭扭棒和原来的扭扭棒交叉固定在一起。
6.把中长的吸管4根分别串在两侧作为胳膊,剪掉多余的扭扭棒。
7.用剩余的扭扭棒做成小人的腿。
8.最后稍作整理,剪掉多余的部分,小人就做好了。
相关内容
-
溺水施救的正确方法
溺水施救的正确方法,,溺水施救的正确方法就是在岸边找一根比较长的的木棍,让溺水的人抓住棍子然后拉上岸,也可以丢可以漂浮的物品给溺水者。每年都会有几万人是因为溺水身亡的,有施救不当错过了最佳的时间死亡的,有救上岸之后就已经死亡的等等。要想减少出现这种情况的发生,第一个就是做好很多思想工作,让孩子不要去河流湍急的地方游泳,第二个就是要学习怎么救助溺水者。救助溺水者就只有两个最安全的办法,就是向溺水者扔...
-
小学生文明感言怎么写
小学生文明感言怎么写,,文明,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了,它总是表现在细微处,只要你稍一留心,便能把握它。我作为一名文明学生,就要严于律己,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在学校里,如果有的同学遇到什么困难,我便会尽力帮助他,使他走出苦恼的怪圈。有的同学的学习成绩一直上不去,我首先会送他一句话:“胜不骄,败不馁。”人都会有一些不足,只要吸取教训,认真改正,那便是成功了。其次,我会告诉他一些学习的好方法,如合理安排时间...
-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10分钟试讲教案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10分钟试讲教案,,1、知识与能力:了解新闻写作的叙事方法,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学习细节描写和侧面描写,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历史,体会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苦难,引导学生珍惜当下的和平。《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是一篇获过美国普利策新闻奖的优秀新闻作品,被誉为"美国新闻写作中不朽的名篇"。它的修辞对象--"新...
-
那个星期天优质课
那个星期天优质课,,教学目标1.会写“媚、蚁”等15个字,正确读写“蚁穴、翻箱倒柜、念叨”等15个词语。2.默读课文,把握课文大意,体会“我”这一天的心情变化。3.学习作者把情感融入到具体的人、事或景物之中,在叙述时自然而然地流露情感的写作方法。4.感受文中生动细腻的心理描写,把握文章以孩童的视角观察、感受生活的叙事方式。教学重难点1.默读课文,感受“我”这一天的心情变化。2.学习作者把情感融入到...
-
茶馆安排人物的方法
茶馆安排人物的方法,,《茶馆》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主要运用了个性化语言和在冲突中刻画人物的方法,如秦仲义与庞太监在第一幕中偶然相遇时发生冲突,他们话中有话的语言显示出两人不同的性格。此外,老舍还注意选择体现人物思想、性格的”闪光点”来刻画人物,如对秦仲义的刻画。老舍选择了他一生中的三个”闪光点”,即在王利发面前的财大气粗;在庞太监面前的狂傲不羁;以及败落后的自伤自悼。这些着墨不多却格外精彩的”闪光点...
-
阿q正传精神胜利法主要表现
阿q正传精神胜利法主要表现,,鲁迅 在《阿Q 正传》小说中塑造了阿Q的形象,把这个人物的精神胜利法称为阿Q精神。具体表现为他妄自尊大,自轻自贱,欺弱怕硬,麻木健忘等等。阿Q的性格是复杂的,但其核心是“精神胜利法”,即对于事实上的屈辱和失败,用一种自譬自解的方法,在想象中取得精神上的满足和胜利。用来自我安慰、忽视他人的不满。精神胜利法,也称为阿Q精神,是鲁迅所著的《阿Q正传》所批判的一个自我安慰法,...
-
种树郭橐驼传人物基本信息
种树郭橐驼传人物基本信息,,郭橐驼,是《柳河东集》中种树郭橐驼传中的人物“郭橐驼,不知始何名。病瘘,隆然伏行,有类橐驼者,故乡人号之“驼”。橐驼:骆驼。 以种树为业,且“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赢取养”算是一名“种树能手”,更为人所称道的是他培养树苗的方法“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而”。郭橐驼,不知始何名,病偻,隆然伏行,有类橐驼者,故乡人号之“驼”。驼闻之曰:“甚善,名我固当。”因舍其名,...
-
登泰山记10分钟试讲教案
登泰山记10分钟试讲教案,,[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通过朗读积累一定的文言实词,进而疏解文意。2、指导学生理清本文思路,体会描景特点。3、指导学生欣赏精彩的写景片段,品位形象而优美的语言,学习写作方法。[教学重点]品位形象而优美的语言,学习写作方法。[教学难点]体会描景特点。[媒体设计]多媒体课件以声音画面渲染气氛,突出教学目标。[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过程]第 一 课 时一、导入新课利用电视或电...
-
竹节人出自哪本书
竹节人出自哪本书,,《竹节人》是2019年06月19日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范锡林。《竹节人》是六年级的一篇课文,课文主要讲述的是“我”小时候用毛笔杆制作竹节人,与同学在课桌上搏斗引得大家围观,课上偷玩被老师收走后,发现老师也和我们一样爱玩竹节人。表现了作者快乐无忧的童年生活以及爱师尊师的师生情谊。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1-2段),概述“我们”当时迷上了竹节人。第二部分(3-19...
-
荆轲刺秦王10分钟教案
荆轲刺秦王10分钟教案,,课前导入“荆轲刺秦王”曾经被搬上荧幕,观众往往会对荆轲英勇的行为留下深刻的印象。其实这一事件在史书中也是有记载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荆轲刺秦王》。学习目标1.了解《战国策》的相关知识,积累文学常识,积累文言文常见的字词和句式。2.学习概括要点的方法和作品的叙事结构和叙事艺术。掌握人物形象和刻画人物的手法和人物深层次的精神品质。3.学习以荆轲为代表的义士,以国家利益为重,不...
-
延安,我把你追寻教学反思
延安,我把你追寻教学反思,,这节课在“正本清源”教好诗歌上下了一番功夫,在三个。 一、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人。 诗歌教学常常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作者生平、时代背景、写作特点、修辞手法,不厌其烦,但学生听得糊里糊涂。一节课下来,收效微乎其微。 这节课则了让学生“问题(勇于质疑问难)——解决问题(敢于释疑解难)——归纳总结(善于总结获取知识的方法)”,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体。...
-
种树郭橐驼传层次划分
种树郭橐驼传层次划分,,第一层(从开头到“非有能早而蕃之也”):这是从正面阐述郭橐驼成功的种树经验。这一层又可分三个小层次:一是郭橐驼种树的基本原则是“顺木之天以致其性”;二是树木的天性;三是郭橐驼恰当的植树态度和方法。第二层(从“他植者则不然”到结束):主要写“他植者”错误的种树方法,与郭橐驼的成功经验形成对比,从而突出文章中心。这一层又分两个小层次:一是马马虎虎、不认真的种树态度;二是“爱之太...
-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分段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分段,, 全诗共分四节。 第一节,诗人排列了一系列意象:水车、矿灯、稻穗、路基、驳船。在这些词语前面都有或长或短的修饰语,“破旧”“熏黑”“干瘪”“失修”等,显示出它们所受的苦难,“数百年来”“历史的隧洞”表明经历过漫长岁月。排列在最后、也是最受强调的“驳船”,则是在“淤滩上”,在另一头“深深勒进你的肩膊”的纤绳的牵引下艰难前行。第二节,没有像第一节那样排列较多的具体意象。在这一...
-
月光曲微课教案
月光曲微课教案,,教学目标1.体会音乐的魅力,感受贝多芬博大、高尚的情怀。2.体会实在的事物与引起的联想相结合的作用。重点、难点重点:体会音乐的魅力,感受贝多芬的情怀。突破方法:充分朗读、感悟交流。难点:写实与联想相结合的写法。突破方法:充分阅读,分辨实写与联想,比较阅读,体会作用。教法与学法1.引导、点拨法。2.朗读、感悟、交流讨论。教学准备《月光曲》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二、学习《月光曲》...
-
六国论人教版原文
六国论人教版原文,,《六国论》是苏洵政论文代表作品。《六国论》提出并论证了六国灭亡“弊在赂秦”的精辟论点,“借古讽今”,抨击宋王朝对辽和西夏的屈辱政策,告诫北宋统治者要吸取六国灭亡的教训,以免重蹈覆辙。赏析:本文为论说文,其结构完美地体现了论证的一般方法和规则,堪称古代论说文的典范。文章开篇即提出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论点;然后以史实为据,分别就“赂秦”与“未尝赂秦”两类国家从正面加以论证;又以假...
-
黄鹤楼送别小学语文教案
黄鹤楼送别小学语文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课文与诗对照阅读,理解课文内容及诗句的意思,体会感情。(2)体会诗的意境,丰富学生情感,从诗中感受友谊的可贵(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过程与方法(1)通过感情地朗读,感悟,体会课文和诗的意境。(2)通过想象,加深对课文的理解。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课文中所体会出的美好友谊,让学生珍惜自己的友谊。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文诗对照阅读,理解课文内...
-
故都的秋10分钟试讲教案
故都的秋10分钟试讲教案,,一、 导入 新课,板书课题。二、 出示教学目标 及教学重难点。三、 相关知识简介1、 作者简介2、 时代背景简介四、 整体感知听录音范读,思考下列问题1、听了录音后,你对故都的秋有什么感受?2、为了体现故都的秋味,作者选取了哪些景物?五、 品味鉴赏1、 学生通过朗读,找出文中体现清、静、悲凉的景物。2、 通过诗词体会故都的秋味。3、 教师总结鉴赏散文的方法。六、 探究情...
-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12段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12段,,全诗共分四节。 第一节,诗人排列了一系列意象:水车、矿灯、稻穗、路基、驳船。在这些词语前面都有或长或短的修饰语,“破旧”“熏黑”“干瘪”“失修”等,显示出它们所受的苦难,“数百年来”“历史的隧洞”表明经历过漫长岁月。排列在最后、也是最受强调的“驳船”,则是在“淤滩上”,在另一头“深深勒进你的肩膊”的纤绳的牵引下艰难前行。作者反复运用“我是……”的句式,在向祖国的深情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