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校园350字
当我第一次踏入校园,就被这里的景色所吸引。一进校门,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毛主席的雕像和两旁像站岗的哨兵一样笔直的松树,其次是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让你忍不住的想要敬礼,然后映入眼帘的是一栋高四层的教学楼,她穿着一件红黄交错的外套,让你忍不住想要走进去,在知识的海洋里尽情翱翔,教学楼后面是一间间娱乐教室;左面是一个很大的操场和一间体育仓库,里面的体育器材都供学生们锻炼身体;左前方是一个文化长廊,上面写着许多你所好奇的奥秘;右面是一个小通道,上面写着许多有关《论语》的小故事;右前方是几个石板凳和石桌子,石桌子上面刻着象棋的图,一下课就会有许多同学来下象棋。在校园左右两边有十几棵柳树,微风拂过,柳树姑娘们随风舞蹈,扭着纤细的腰肢,飘动着长长的秀发,个个都是顶呱呱的舞蹈家。美丽的校园,美丽的景色,在这里学习,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就让我们在这里留下我们美好的记忆吧!
相关内容
-
剪枝的学问几年级
剪枝的学问几年级,,是三年级语文下册的课文。课文记叙了“我"在桃园里和王大伯之间的一段佳话, 深入浅出的告诉我们“减少”是为了“增加”;生活中充满了哲理,充满了知识。我们必须留心周围的事物,注意向生活学习。作者依照事物的发展顺序,依循“生疑——疑——明理”的线索,紧扣题目记叙。《剪枝的学问》讲述了一位远近闻名的种桃能手王大伯在桃树生长过程中会适宜的剪掉一些疯长的枝条,让其它的枝条吸收到更多的养分,...
-
苏轼词两首评课
苏轼词两首评课,,苏轼词两首评课:1、 平时知识积累不够:本次优质课大赛,我抽到的篇目是《苏轼词两首》,开始时我暗自庆幸,认为这是一节容易讲的篇目,第一次试讲之后,听课教师反馈,思路老套,没有亮点。怎么才能有亮点,必须对苏轼有全面的了解,尤其是苏轼被贬黄州期间的思想经历。书到用时方恨少,怎么办,啃书!我用很短的时间读了余秋雨的《苏东坡突围》、《康震评苏轼》等书籍,对苏轼总算有了大致的了解,但因时间...
-
暖流100字
暖流100字,,爷爷在我的记忆中是知识渊博,亲切,慈祥而和蔼的老人,在过去的如金沙般珍贵的回忆和温情款款的片段中,爷爷奶奶的关怀备至的话语中夹杂着浓浓的疼爱,浓浓的深情使我心里激起一阵阵暖流,每当回忆起爷爷和奶奶围着围裙手拿锅铲子忙碌的身影和体贴的嘱咐并且有时会不厌其烦的絮叨都是那么的温暖,不禁让我沉浸在过去金沙流转的岁月中,沉醉其中,不由得笑泪满溢。...
-
暖流200字
暖流200字,,国是我们的家,中国是属于我们中华儿女——龙的传人的家,我们要深爱自己的国家,为国家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我订过一期作文书,在这一期的新闻栏上,有一则新闻深深地吸引了我,让我明白了什么叫“把自己献给祖国”。那是在我国边疆发生的事。一个偏僻的小村庄里住着一户平常而幸福的家庭,但是他们的经历却一点也不平凡。每天凌晨,这个家里的父亲就会背上竹筐出去,同时手里也握着一面鲜艳的、小小的五星红旗,...
-
沁园春长沙10分钟微课教案
沁园春长沙10分钟微课教案,,教学目的:一、抓住关键词语,体会词中描绘的意象,理解景中寓情、情中显志的特点。二、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壮阔深沉的意境,感受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三、了解词的结构及有关知识,培养诗词鉴赏能力。重点与难点:诗词欣赏与评价。教学时间:1课时。学法指导:诵读入境,欣赏诗意;联想比较,鉴赏评价。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毛泽东,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同时还是一位浪漫主义...
-
暖流拼音
暖流拼音,,暖流拼音:[nuǎn liú] 。《暖流》这篇课文主要记述了1994年年底,江 主席在天津视察期间,到南开大学看望师生的故事。文章通过对主席神态、语言、动作的刻画,表现了主席平易近人、关心教育、知识丰富的领导风范,表达了江主席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热爱和对青年一代的关怀。《暖流》的题目重在传达出文章的思想感情,把主席来到师生中间这件事带给师生的内心的感受表现了出来。它不是概括事情的内容,而是...
-
曹文轩演讲观后感
曹文轩演讲观后感,,今天我们很荣幸的观看了曹文轩老师的讲座,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他所讲的后两个主题:他把生活和知识都比做海洋,并把两片海进行了对比,如果没有知识的海洋,那生活的海洋也只是一片空海。那如何获取知识的海洋呢?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我们只能通过大量的阅读来积累和获取。在这里曹老师举了很多的例子,其中有两个真实的例子,讲的都是家里的老大因为家庭条件原因而无法接受教育,而弟弟妹妹因...
-
氨纶和锦纶的区别
氨纶和锦纶的区别,,不少人对于一些专业知识都是比较感兴趣的,但是对于详细的知识却不太了解,很多朋友想知道的是氨纶和锦纶的区别有什么呢?其实主要包括:1、成分上不同,氨纶的主要成分就是聚氨基甲酸酯纤维,而锦纶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由二胺和二酸缩聚而得的聚己二酸己二胺,另一类则是由己内酰胺缩聚或开环聚合得到的。2、性质上不同,氨纶比较突出的性质就是具有较强的弹性,但是锦纶比较突出的优点则是耐磨性高...
-
延安,我把你追寻教学反思
延安,我把你追寻教学反思,,这节课在“正本清源”教好诗歌上下了一番功夫,在三个。 一、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人。 诗歌教学常常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作者生平、时代背景、写作特点、修辞手法,不厌其烦,但学生听得糊里糊涂。一节课下来,收效微乎其微。 这节课则了让学生“问题(勇于质疑问难)——解决问题(敢于释疑解难)——归纳总结(善于总结获取知识的方法)”,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体。...
-
鸿门宴10分钟微课
鸿门宴10分钟微课,,一、引入 音乐引入:《十面埋伏》 (设计目的:制造气氛,把学生情绪带入本课特定的氛围中) 1.复习课文相关知识。 2.通过表演形象化地背诵课文,加深理解人物性格特征。 3.进行文言语言知识归纳和检测。 二、复习过程 1.作者和出处提问:作者——司马迁 (幻灯片:司马迁像) 提问:出处——《史记》(幻灯片:司马迁和《史记》) (设计目的:通过图片和幻灯,形象...
-
黄鹤楼送别小学语文教案
黄鹤楼送别小学语文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课文与诗对照阅读,理解课文内容及诗句的意思,体会感情。(2)体会诗的意境,丰富学生情感,从诗中感受友谊的可贵(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过程与方法(1)通过感情地朗读,感悟,体会课文和诗的意境。(2)通过想象,加深对课文的理解。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课文中所体会出的美好友谊,让学生珍惜自己的友谊。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文诗对照阅读,理解课文内...
-
拉萨的天空10分钟试讲教案
拉萨的天空10分钟试讲教案,, 《拉萨的天空》教学设计 一、背景知识的了解,为学语文做铺垫 1.课件出示:中国地图——找到青藏高原——点击拉萨。 2.走进拉萨(了解海拔、气候、布达拉宫等资料)。 3.学生自我介绍课外积累的相关材料。 二、揭题明题,整体感知全文 1.读题,明确课题的中心词是“天空”,因此,读文时要带着“拉萨的天空是怎样的?”这一问题来读。 2.充分朗读...
-
沁园春·长沙10分钟教案逐字稿
沁园春·长沙10分钟教案逐字稿,,学生情况分析:目前的教学现状无疑对学生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极为不利。就诗词而言,学生一般只重视字面的理解,缺乏品味的意识。近几年的高考卷增加了诗词鉴赏题的比分,应该说起到了很好的导向作用。就本人所教的两个班的情况看,文科班对诗词的分析能力略好于理科班,但总体上学生对诗词都谈不上什么爱好。课前准备:要求学生认真阅读单元知识“现代诗歌的鉴赏”一章,对诗歌的形式及鉴赏的要...
-
读书:目的和前提每段大意
读书:目的和前提每段大意,,读书目的是,为寻求知识而读书,为寻求技能而读书,为满足好奇心而读书,是出于情感的需要,情感的驱使而去读书,现在为明理而读书,为社会时步而读书,为挣钱而读书,为更好的生活而读书并不丢人,因为这样的目的在如今的社会一样很现实。读书的前提是认识自己,找到自己的个性或人格。随着书读得越多,就会在书中找到书籍中发现世界,认识社会,完善自我。读书可以使人更充实,丰富,有知识,使思想...
-
别了不列颠尼亚历史背景的作用
别了不列颠尼亚历史背景的作用,,1、背景中有历史事件回顾,有很大的历史跨度,容量非常大,使人在丰富的知识中感受到深厚的历史内涵。2、历史与现实的镜头交错出现,画面感很强。历史的回顾强化了英国殖民统治永不再来的意味。《别了,不列颠尼亚》是周树春等记录香港回归 瞬间的短新闻。 香港回归对于中华民族来说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1997年7月1日的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吸引了世界各大媒体的目光。为了记下这一盛事...
-
大自然的语言200字
大自然的语言200字,,“大自然的语言”是物候现象形象化的说法,以此为题,显得新颖别致,引人入胜,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大自然的语言》此文通俗生动地介绍了物候学及其研究的对象,阐述了物候学现象来临的有关因素以及研究物候学的意义与知识,说明了物候学的特性与本质。全文综合运用了多种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语言浅显确切、简洁生动、层次清楚,条理明晰,因而通俗易懂。作品特点《大自然的语言》此文最...
-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9-11章读后感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9-11章读后感,,《假如给我三天光明》9-11章读后感马克吐温曾经说过:“十九世纪有两个杰出的人,一个是拿破仑,一个是海伦·凯勒。”今天我读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本书,是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下来。海伦·凯勒不幸自幼染病,因而导致双耳失聪,双眼失明,幼小的她陷入了无限的孤独,寂寞。,她又是幸运的,因为天使般的莎莉文老师来到了海伦的身边,带领她走进大自然,引导她触摸生活,感受知识的力...
-
宇宙的边疆10分钟教案
宇宙的边疆10分钟教案,,《宇宙的边疆》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教育目标1.引导学生联系实际,了解解说词的特点。2.引导学生了解一些有关宇宙的基础知识。二、能力培养目标1.引导学生借助文中精辟的议论和热烈的情感抒发,了解作者对宇宙和人类的思考,并引发自己的思考。2.扩展学生的思维层次和文化素养。三、德育渗透目标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1.引导学生联系实际,了解解说词的特点。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