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节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史记》和相关知识,把握史传类文学作品的基本特点。

2、掌握文中涉及的重点文言知识,重点是“伐"“见”等实词和被动句。

3、理解屈原的伟大人格和始终不渝的爱国精神。

4、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并运用“传”“评”结合的方式凸显人物品格和精神的写作方法。

核心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梳理所学作品中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特殊句式和文化常识,注意古今语言的异同。

思维发展与提升:在特定的社会文化场景中考察作品,以客观、科学、礼敬的态度,认识作品对中国文化发展的贡献。

审美鉴赏与创造:精读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代表性作品,体会经典作品的精神内涵、审美追求和文化价值。

文化传承与理解:由点到面地体会中华传统文化的精深和丰富,厚植家国情怀,激发使命担当。

教学重难点

重点:

积累重要的文言文词句知识。

难点:

学习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志洁行廉刚正不阿的高尚品德。

课前准备

1、指导学生完成预习

2、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

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

这是长沙岳麓山上的三闾大夫祠中,有一副著名的对联,表达了对屈原的无限崇敬。

屈原,是我国第一个伟大诗人,又是世界古代文化名人。《史记》中的《屈原列传》这是我国历史上出现得最早的一篇记载屈原事迹、思想、人品的文献。它有着很高的史料价值,后世的研究屈原的著作,都以它为出发点,它又有着很高的文学价值。

二、写作背景

本文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是第一篇为屈原立传的史传名篇。屈原、贾谊都怀才不遇,而且贾谊又写过《吊屈原赋》,所以司马迁将二人合起来立传。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说:“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司马迁同屈原一样,品格高洁,才华横溢,竟因李陵一案被汉武帝处以腐刑。千古忠贤,途竟一辙,所以作者在《屈原列传》中着重指明“屈平之作《高骚》,盖自怨生也”,以自况《史记》之成,是基于垢辱。

三、作者介绍

司马迁(公元前145年-公元前90年),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中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后任中书令。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

司马迁早年受学于孔安国、董仲舒,漫游各地,了解风俗,采集传闻。初任郎中,奉使西南。元封三年(前108)任太史令,继承父业,著述历史。

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四、题目解说

《屈原列传》实际上是一篇夹叙夹议的历史人物评传,相当于现在的“人物述评”,“传”与“评”相结合,“传”中富“评”是本文的特色。屈原,战国时期楚国人,年轻时受到楚怀王信任,后因楚怀王听信谗言被疏远流放,最终悲愤交加,自投汩罗江而死。

五、层次结构

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3段):写屈原有见“任”到见“疏”,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第二部分(第4-9段):写屈原被罢免官职后,怀王三次被骗。

第三部分(第10-12段):屈原自沉汨罗江及屈原死后的影响。

六、全文分析

1.第1段主要介绍了屈原哪几个方面的才能?联系全文,分析作者为什么把屈原得志时的情况写得如此简略。

此段主要介绍了屈原的文化素养、政治才干、外交能力这三个方面的才能。作者之所以把屈原得志时的情况写得如此简略,是因为作者为屈原写传的重点是要表现其失意后的忠君爱国之情和发愤著书之况。

2.课文在叙述屈原遭遭嫉蒙谗被楚怀王疏远之后,又用大段的文字夹叙夹议,赞扬了屈原的伟大作品《离骚》。作者从哪些方面介绍《离骚》,又是怎样把屈原的作品和人格结合起来写的?

文章从《离骚》的创作原因和对《离骚》的评价两个方面来介绍《离骚》。文章在分析《离骚》创作的原因时,说屈原“忧愁幽思而作《离骚》”,表现了屈原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在评价《离骚》时,作者把《离骚》的语言风格同屈原的人格相结合进行评价,从而揭示出屈原“泥而不滓”的高贵品德。如评价《离骚》文辞“约”“微”时,说屈原“志洁”“行廉”。屈原“志洁”,因此他多用香草美人来做比喻等,无不在表现屈原伟大崇高的人格。

3.本文明明是为屈原立传,为什么还要用相当长的篇幅记叙楚国的命运?

文章用相当长的篇幅记叙楚国的命运,这些穿插在人物传记中的史实,都是在屈原“既绌”以后出现的,这就说明屈原的去留,关系着楚国的命运。同时,作者也意在通过记叙这些史实揭示楚王父子的昏聩无能以及当朝重臣的贪婪鄙陋,这些昏聩无能和贪婪鄙陋之人势必会让像屈原这样端方正直的人不被容于朝廷,最后导致屈原自投汨罗江的悲剧发生。

4.司马迁为什么要写渔父与屈原的对话,他想要表达什么?

司马迁想要读者体会屈原愤世嫉俗的心情和对待人生的态度以及自己的那种愤慨、惋惜之情。渔父和屈原的对话体现了两种不同的人生哲学、两种不同的品格操守、两种不同的价值取向。渔父认为对人生、对世事都不要太认真、太执着,最好是得过且过、随遇而安,即文中所谓的随流扬波、与世推移,至于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则是大可不必。屈原反对这种人生哲学,认为绝对不能随波逐流,绝对不能同流合污,宁可葬身鱼腹也要保持自己志洁行廉的人格。司马迁把渔父和屈原的观点两相比照,表达了对屈原人格的赞扬和景仰,也表露出对黑暗势力的强烈愤慨。

5.屈原为何一定要选择“自投汨罗江”?请结合课文内容分析其原因。

楚王的屡次疏远及小人的奸诈是屈原“自投汨罗江”的客观原因,他实在忧愤难解,所以“自投汨罗江”以求解脱。

此外,屈原“自投汨罗江”也有其主观原因,屈原十分热爱楚国,所以他不会像孔子那样周游列国以实现治国平天下的伟大抱负。他留恋生命,但当生命之中不可能得到“香草美人”之时,似乎只能用死亡来表达自己对现实的强烈不满。死亡是对无意义生命的强烈否定,是对无聊生存的冷漠与藐视,唯有“自投”才可以实现屈原对人生价值的肯定、对生存意义的高扬。

6.最后一段第一句话中的“志”指什么,司马迁为什么“悲其志”?

“志”指屈原忠君爱国的思想,心系国家、希望国家繁荣富强的理想追求以及高洁不屈的品格。司马迁“悲其志”,既是对屈原的人格和政治追求的肯定,也是对腐朽政治和黑暗社会的鞭笞。

7.屈原不仅是一位杰出的诗人,而且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这已家喻户晓,司马迁又是怎样展现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的呢?

司马迁在表现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时有两个突出特点:(1)把屈原的个人遭遇同整个楚国的命运紧密地结合起来,从而说明了屈原的遭遇与祖国的命运是息息相关的;(2)把屈原的“眷顾楚国”同“系心怀王”紧密地结合在一起,通过他的“存君兴国”的思想集中表现他的爱国主义精神。

文章开头表现屈原才干时,就着重突出其治国之才。这样介绍屈原,不仅可以使读者了解屈原深厚的文化修养和他的攻治、外交才能,而且可以让读者看到他里里外外为国操劳的形象;同时也反映了他在楚国的重要地位和对祖国的杰出贡献。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屈原不仅在祖国强大时热爱祖国,而且在祖国处于“大困”时,仍然坚定不移地热爱祖国;不仅在自己被“王甚任之”时热爱祖国,而且在个人遭受屈辱时仍坚定不移地热爱祖国。如当他“不复在位”时,听说楚怀王放走了斯骗、坑害楚国的张仪,屈原劝怀王杀掉张仪。当怀王想要入秦赴会时,屈原又一针见血地指出了秦国是“虎狼之国”的本质,劝怀王“毋行”;直到怀王被秦国劫持,屈原仍不改初衷,诚擎地“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一心寄希望于怀王有朝一日能幡然醒悟,祖国有朝一日能面目一新。他的这种爱护怀王、振兴祖国之心在《离骚》中得到了充分表现,屈原的爱国之心,不因楚国的治乱兴衰而改变,更不随个人的荣辱沉浮而动摇。他对待祖国确有一颗丹心、一片赤诚。

七、中心思想

本文将屈原的生平事迹放在楚国日趋衰亡的大背景下展现,既有对史实的粗笔勾勒,又有对细节的工笔描绘,揭示了屈原个人的`身世沉浮与国家生死存亡的内在联系,充分彰显了屈原的人格风采。

八、写作特点

1、饱含深情,塑造忠贞爱国的屈原形象。

选材上,《屈原列传》不具备曲折、生动、完整的故事情节,而是根据文献记载,粗笔勾勒了人物的生平事迹。但是在这粗笔的叙述中,却饱含着司马迁对屈原的赞颂之情,如“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寥寥数语,就写出了屈原作为一位杰出政治家的才能。

2、夹叙夹议、一唱三叹的艺术手法。

《屈原列传》在叙述的基础上,有三处较为集中的议论:第一处是评价《离骚》,目的是赞美屈原的志向“与日月争光可也”。第二处是强调屈原的忠诚和分析楚怀王客死他乡的原因。第三处是屈原与渔父的对话。这三处在记叙基础上的议论,一唱三叹,回环往复,带有明显的咏叹笔调,使感情的抒发淋漓尽致。

3、具有浓厚抒情色彩的语言。

《屈原列传》叙中有情,倾向鲜明;议中有情,直抒胸臆。作者运用对比、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语言的表达效果。此外,司马迁在屈原身上寄托了自己的身世之叹:屈原由于正道直行而被疏远、流放,自沉泊罗江;司马迁由于敢于直言而被处以宫刑。正是这种身世之叹,使得司马迁以最真挚的情感歌颂了屈原的伟大崇高,以最大的怨愤揭露了统治者的昏庸不察,这种感情有着直击人心的力量。

九、补充资料

楚辞与《楚辞》

楚辞又称“楚词”,是战国时代的伟大诗人屈原创造的一种诗体。作品运用楚地(今两湖一带)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叙写楚地的山川人物、历史风情,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因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屈原的代表作《离骚》,后人又把“楚辞”的题材称为“骚体”。

《楚辞》:汉代时,刘向把屈原、宋玉的作品以及汉代贾谊、东方朔等人“承袭屈赋”的作品编辑成集,名为“楚辞”。它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并成为继《诗经》以后,对我国文学具有深远影响的一部诗歌总集。

十、总结全文

本文通过记叙屈原的生平事迹,特别是政治上的悲惨遭遇,表现了屈原的一生和楚国的兴衰存亡息息相关,赞颂了他的爱国精神和正直的品德。

布置作业

两千多年前的夏历五月,屈原这位伟大的诗人抱石投江、以身殉国。西汉时,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评价屈原的才华与品行“虽与日月争光可也”。今天的我们,又如何来评价屈原这个人呢?请写一段文字,谈谈你的看法。不少于200字。

课后训练

1.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

②《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

③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

④如楚,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

⑤入武关,秦伏兵绝其后,因留怀王,以求割地。

2.下列对课文中相关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左徒,官名,战国时楚国设置。对内参与议论国事,发布号令,对外接待宾客。

B.《离骚》是我国古典文学中最长的一首政治抒情诗,表现了诗人为实现祖国富强的崇高目标所进行的热烈追求和不屈的斗争。

C.《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作者生活的汉武帝时期三千年间的历史。鲁迅曾赞誉《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D.赋是一种兼具诗歌和散文性质的特殊文体,最早出现于诸子散文中。以屈原为代表的“骚赋”是由楚辞衍化出来的,并继承了《诗经》讽刺的传统。

3.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蝉蜕于浊秽

②复释去张仪

③厚币委质事楚

④时秦昭王与楚婚

⑤举贤以自佐

⑥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

⑦莫不欲求忠以自为

⑧身客死于秦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B.①③⑤/②④/⑥/⑦⑧

C.①④⑧/②③/⑤/⑥⑦

D.①③⑧/④⑥/②/⑤⑦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王怒而疏屈平

楚怀王贪而信张仪

B.秦,虎狼之国

其存君兴国而欲反覆之

C.故内惑于郑袖

明于治乱

D.以其弟子兰为令尹

楚人既咎子兰以劝怀王入秦而不反也

答案及解析:

1.答案:①(屈原)对内同楚怀王谋划计议国家大事,用来颁发号令;对外接待宾客,应酬答对诸侯各国。

②《国风》好描写男女恋情但不失分寸,《小雅》怨愤发牢骚但不坏乱礼法。而《离骚》,可以说是兼有二者的优点。

③(屈原)阐明道德的广大崇高,国家治乱兴亡的条理,没有不完全表现出来的。

④(张仪)到了楚国,又趁机送厚礼给楚国当权的臣子靳尚,还在怀王的宠姬郑袖的面前说假话。

⑤(楚怀王)进入武关,秦国埋伏军队断绝他的后路,于是扣留了怀王,来要求(楚国)割让土地。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①图议:谋划计议。第一个出:颁发。②淫:过度、无节制。诽:指责过失。若:而,表承接。③明:阐明。广崇:广大崇高。条贯:条理。靡:无,没有。④因:趁机。用事:当权。诡辩:假话。⑤伏:埋伏。因:于是。

2.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B项,“《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错,《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3.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用法的能力。①“蝉”,名词作状语,像蝉一样;②“去”,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离开;③“币”,名词作状语,拿着礼物;④“婚”,名词作动词,联姻,通婚;⑤“贤”,形容词活用为名词,贤能的人;⑥“和”,名词作动词,求和;⑦“忠”,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忠臣;⑧“客”,名词作状语,像客人一样。故选D。

4.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项,均为连词,表顺承。B项,助词,的/代词,代指楚国。C项,介词,表被动/介词,对于。D项,介词,让,把/介词,因为,由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