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色龙反映了什么社会现象

讽刺、揭露了俄国沙皇封建专制独裁统治的黑暗。以脱穿大衣作掩护,掩盖了他惴惴不安的恐惧 心理和出尔反尔,强作镇定的尴尬窘态。

《变色龙》是俄国作家契诃夫早期创作的一篇短篇小说。契诃夫(1860—1904),俄国作家,1860年1月29日生于罗斯托夫省塔甘罗格市。1879年进入莫斯科医科大学医学系,1884年毕业后在兹威尼哥罗德等地行医,广泛接触平民和了解生活,这对他的文学创作有良好影响。

作者在文中中四次写了奥楚蔑洛夫的大衣,通过对“脱大衣”与“穿大衣”的细节描写,揭示其诚惶诚恐的心态。他面对将军家的狗,如同面对将军,惟恐照顾不周,殷勤不够;衣服成了他出尔反尔的遮掩之物,是他“变色”的最好工具。

面对小百姓时,奥楚蔑洛夫的大衣似乎威风八面、作威作福的象征,穿着这大衣,就有了借助的权力,可以对小百姓凶横霸道;对位高权重者奥楚蔑洛夫的大衣又成了权力的卫道士,极力袒护那些位高权重者。契诃夫通过“大衣”细节购置,出神入画的刻画了奥楚蔑洛夫的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