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身工艺术特点
《包身工》是作家夏衍在1935年写的一篇报告文学。为了创作这篇文章,夏衍深入东洋纱厂调查暗访,做了两个月的夜工,获得了大量第一手资料,才终于写成。报告文学具有新闻性、文学性、政论性等特色,能真实、及时地反映社会生活中的事件和人物的活动。下面,笔者就探究一下《包身工》的艺术特色。
一、中心突出
全篇都充溢着作者对被奴役、被剥削、被压榨的包身工的同情,对冷酷、无情的资本家和包工头等剥削者的痛恨。制作衣服的布由一缕缕纱线缝制而成,穿在身上非常舒服。但是,在纱厂里制造纱线的过程就没有那么美好了。衣衫褴褛的包身工在为别人制作舒适的衣料,而满身罗绮者却不是他们。这是何等的讽刺!“包身工的衣服,合约上是包老板供给的。事实上,包老板只供给两套衣服,一单一棉。单衣是用质量最差的布做的,棉衣薄得可以照见阳光。她们是靠家里带来的衣服,补了再补,渡过三年。包老板不给她们鞋袜,包身工要省下饭钱,积起来买些鞋袜穿。”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剥削者逍遥自在,被剥削者却命如草芥,万恶的旧社会是多么的黑暗!百姓的处境有多么的可悲!在文章的结尾,作者表示“黑夜没有过去,但是黎明终将来临,大家要怀抱希望,努力振作,积极探索救国救民之路”,意在唤醒有志之士,希冀人们奋起反抗,改变这个黑暗的社会。
二、脉络清晰
文章是双线结构,有一明一暗两条线索。包身工一天的活动,是明线,也是主线;对包身工制度的阐释,是暗线,也是副线。文章主次分明,脉络清晰。明 线,按照时间顺序从包身工清晨起床写起,然后写他们吃早餐,再写他们进厂上工……之后总结全文,概括包身工的命运。从“上午四点过一刻”到“四点半以后”,再到“五点钟”,最后到“黑夜”,作者将包身工所遭遇的非人的待遇浓缩在一天的时间里,给人以强烈的冲击。暗线,即包身工制度的产生、发展、膨大以及必将灭亡的趋势,使文章具有启发性和教育意义。文章明暗两条线并行,相互推动,足见作者深厚的写作功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