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复兴之路有感500字
1、《复兴之路》讲述的是康乾盛世的事。
2、中国的最后一个盛世——当人们还沉浸在盛世的欢乐中的时候,却没有意识到,西方国家正在进行一次人类史上空前的政治体系大转变,使他们跨入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先列。
3、终于, 1840年的鸦片战争唤醒了人们。这场战争让清政府紧锁地国门,被西方蛮横地撞开了。中国的近代史就此开始。
4、国门被撞开了,自然会有沉重的代价——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签订。这个条约让中国开始陷入半封建社会。
5、1842年,英国因不满条约的利益,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又被迫签订《天津条约》。
相关内容
-
巍巍中山陵评课稿
巍巍中山陵评课稿,,《巍巍中山陵》评课稿这节课的教学是以学生的展示为主线。教师只是组织者,点拨者,学生是“演员”。整节课学生学习活动展示分成了四大板块:听写生字——当解说人——“答记者问”——仿写展示。“听写生字”,这一块是为了落实语文课对字词的教学。最近我们学校组织学生进行“全国汉字听写大赛”,“全国汉字听写大赛”广告词是“听写的是汉字,追捧的是文化”,“中国梦,汉字情”。这个活动应该成为语文的...
-
大国崛起1一12集观后感100字
大国崛起1一12集观后感100字,,站在今天的高度反观那些大国的强势崛起,反思近代中国的弱势发展,我们似乎应当这样总结:造成近代中国历史悲剧的因素固然有西方列强的蛮横无理,但更在于中国自己没有把握时机,没有抢先走上近代化之路。历史绝不能忘却,可该记住的不只是曾有过的辉煌或遭遇的苦难,最主要的应该是经验和教训。大国崛起该片是中国电视人以电视传媒这一特别的载体来展现近现代世界发展的一次实践。对于正在进...
-
玩偶之家200字娜拉结局续写
玩偶之家200字娜拉结局续写,,1、娜拉逃出去之后,就去到了一个港口,想谋一份差事,可是当时对于女性的歧视很严重,工头就驳回了她的请求,娜拉走投无路了,只好逃上一艘船,这恰好是艘去英国的船,到了英国之后她就逃下船,又上了另一艘船,好巧不巧的事这是一艘去往中国的船,经过了3个月娜拉终于到了中国,因为很难从船上偷到吃的,所以娜拉已经很久没有吃东西了,一下船就踉踉跄跄的去到了一个烧饼摊,可是还没到就晕倒...
-
边城3000字读后感
边城3000字读后感,,沈从文被誉为现代中国的“风俗画家”,它的小说以恬静冲淡的风格,小品散文的笔调,诗词曲令的意境,描绘出湘西边城的美丽风光,反映了“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于人性的人生形式”,刻画出众多性格鲜明,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其代表作《边城》,充分体现了他的小说艺术的主要特点。有人说,《边城》是一支湘西山村生活的牧歌,是一曲真挚、热烈的爱情的赞歌,是一首用小说形式写成的无韵之诗,绘就的...
-
幽径悲剧作者简介
幽径悲剧作者简介,,中文名:季羡林 国 籍: 中国 出生地: 山东临清 出生日期: 1911年8月2日 逝世日期: 2009年7月11日 职 业: 著名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作家 毕业院校: 国立清华大学,德国哥廷根大学 代表作品: 《中印文化关系史论集》《佛教与中印文化交流》《牛棚杂忆》等。《幽径悲剧》是现代文学家季羡林的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这篇文章作者通过...
-
巍巍中山陵课外阅读
巍巍中山陵课外阅读,,《巍巍中山陵》苏教版语文教科书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十二课,说明文共12自然段。作者:刘叙杰,我国著名建筑史学家、建筑教育家刘敦桢之子,南京师范大学附中49届校友,东南大学古建筑研究所教授,著名古建园林专家、建筑学家,中国建筑学会中国史学会副会长、中国文物学会传统建筑及园林委员会副会长、中国圆明园学会学术委员。 他写的《巍巍中山陵》发表到1981年10月30日《光明日报》,经过...
-
笨狼的故事读后感
笨狼的故事读后感,,《笨狼的故事》是由汤素兰创作的,是中国幽默儿童文学优秀创作作品,文中的笨狼是一只有点笨却又心地善良的小狼。笨狼的名字是怎么来的呢?狼妈妈生了一个小宝宝,不知道取什么名字,狼外婆来看小宝宝,外婆说:“唉呀,笨呢,狼家的孩子当然叫狼啊”,就这样名字就有了“笨呢--狼,笨狼”。哈哈,这个小笨狼的首次出场就让我笑弯了腰。小笨狼的确是够笨的,但笨里又透着可爱。有一次,小猪送给笨狼一张小板...
-
复兴之路观后感
复兴之路观后感,,1、复兴之路,顾名思义,就是从衰落到再次兴盛的过程中所探索走过的道路。而国人,或辛酸或愤苦或彷惶或坚定地在这条充满坎坷的路上已走了一百六十多年。每一步都流着苦涩的泪水;每一脚都能踩出浓艳的鲜血。2、这段时期,不仅是中国的近代史、血泪史和屈辱史,更是我们付出了太多代价之后换来的沉痛的教育史;它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道路,使我们认清了身上的担子之重大,付予了我们振兴中华的神圣使命。3、片...
-
货币战争读后感1500字
货币战争读后感1500字,,《货币战争》读后感那个富庶的东方古国终究在二百年前的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落后了,巴林家族、罗斯柴尔德家族和沙逊家族将魔爪伸向了中国,渗透和蚕食了中国的金融网络,大清帝国的金融高边疆就此步步沦陷。看完《货币战争》后,对此感悟就更深了。当时的国际银行家正极力打造金本位,中国实行的是银本位,中国自然成了他们重点打击和吞并的对象。如此一个庞大的国度,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曾经拥有着...
-
玩偶之家鲁迅先生
玩偶之家鲁迅先生,,娜拉是挪威剧作家易卜生的经典社会问题剧《玩偶之家》的主人公。她在经历了一场家庭变故后,终于看清了丈夫的真实面目和自己在家中的“玩偶”地位,在庄严地声称“我是一个人,跟你一样的一个人,至少我要学做一个人”之后,娜拉毅然走出家门。1879年《玩偶之家》在欧洲首演,娜拉“离家出走时的摔门声”惊动了整个欧洲,亦在后来惊醒了“五四”之后积极探索中国命运和出路的知识分子们。至此,娜拉”几乎...
-
记念刘和珍君人物评析
记念刘和珍君人物评析,,1、她是一位具有“干练坚决、百折不回”气概的“真的猛士”,是“为了中国而死”的青年。勇敢,坚强,爱国,勇于献身,具有奉献精神,“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和蔼,温柔,'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2、《记念刘和珍君》是民国时期文学家鲁迅收录在《华盖集续编》的散文。原文于1926年4月12日发表在《语丝》周刊第七十四期。刘和珍是北京学生运动的领袖之一,1926年在“...
-
记念刘和珍君二四部分
记念刘和珍君二四部分,,《记念刘和珍君》是民国时期文学家鲁迅收录在《华盖集续编》的散文。原文于1926年4月12日发表在《语丝》周刊第七十四期。刘和珍是北京学生运动的领袖之一,1926年在“三·一八惨案”中遇害,年仅22岁。鲁迅先生在参加了刘和珍的追悼会之后,亲作《记念刘和珍君》一文,追忆这位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学生,痛悼“为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歌颂“虽殒身不恤”的“中国女子的勇毅”。创作背景:《...
-
巨大中华是哪四家
巨大中华是哪四家,,80年代末-90年代中后期,中国电信市场呈喷发之势,本土力量应运而生,新兴的四家有代表性的通信制造厂商分别为巨龙通信、大唐电信、中兴通讯、华为技术。而时任信息产业部部长的吴基传为了表彰这几家国企做出的贡献,分别取这四家企业的头一个字串联起来,于是就有了朗朗上口的“巨大中华”。同时这四个字也有着“中华”崛起的隐喻,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也是很多中国人的期许。“巨大中华”这四个字表达...
-
记念刘和珍君人教版
记念刘和珍君人教版,,《记念刘和珍君》是民国时期文学家鲁迅收录在《华盖集续编》的散文。原文于1926年4月12日发表在《语丝》周刊第七十四期。刘和珍是北京学生运动的领袖之一,1926年在“三·一八惨案”中遇害,年仅22岁。鲁迅先生在参加了刘和珍的追悼会之后,亲作《记念刘和珍君》一文,追忆这位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学生,痛悼“为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歌颂“虽殒身不恤”的“中国女子的勇毅”。赏析:真的猛士...
-
读鲁迅先生的作品的体会
读鲁迅先生的作品的体会,,利用双休日,我读了鲁迅先生《呐喊》中的一篇“狂人日记”。它是一个白话小说,是现代中国的新文学的第一篇杰出作品一开始我读的时候,没太读懂,只觉得议:怎么会有人要吃人呢?我把我的疑问告诉了爸爸,爸爸对我说,我没有理解鲁迅先生写这篇文章的意思,让我多读几遍,读懂为止。我又读了几遍,发现这篇文害狂”。后来,爸爸对我说:“鲁迅先生曾经说过,《狂人日记》“显示了‘文学革命’的实绩”,...
-
中国梦为主题的读后感
中国梦为主题的读后感,,“红星闪闪放光彩,红星灿灿暖胸怀……”一支暖心的歌曲,一段美好的记忆,唱响了二十世纪的中国,唱出了劳动人民的心声!爸爸告诉我:小时候,他总是喜欢躺在奶奶怀中,听奶奶讲党的故事,《东方红》、《走进新时代》更是让他百听不厌。爸爸还告诉我:是党播种了春天的花朵,是党给予了人民的美好生活,是党为我们建立了幸福的家园。从此,我不再喜欢流行歌曲,爱上了革命老歌。正是有了这些老歌,革命才...
-
西厢记读后感600字
西厢记读后感600字,,《西厢记》,为元代著名的戏曲作家王实甫所著。究其根源,实为“新杂剧,旧传奇”,唐代元稹、宋代赵令畤,金董解元,都曾撰写过不同版本的《西厢》,至元代王实甫,终于把《西厢》推举到颠峰,不仅家喻户晓,而且已经变为一种潮流,一种中国封建思想的蜕变,如此寥寥万余字,何以有如此魅力,何以堪如此重任?就此处,我把我的观后之感付之于字,并总结了下面三点世间文章不可兼备的好处,望阅者于其中游...
-
中国人失掉了自信了吗
中国人失掉了自信了吗,,《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是鲁迅先生在民国时期所著的一篇驳论文,最早于1934年刊发,后由作者编入《且介亭杂文》。这篇驳论文作于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际,反驳了当时社会对抗日前途的悲观论调以及指责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的言论,鼓舞了民族自信心和抗日斗志。综观全文,文章以现实为纬,以历史为经组织材料,开头始于现实,然后引申到历史,再由历史回到现实,结尾则既是对历史的总结,又是对现实的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