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偶之家导学案

素养目标:

1.了解易卜生的生平及创作风格,了解《玩偶之家》的写作背景及内容。

2.梳理主要情节,把握文章中的“冲突”与“转变”。

3.分析人物的个性化台词,把握人物的心理和个性,概括人物形象特征。

4.探讨娜拉出走的原因及结局,并思考《玩偶之家》对于社会进步和时代发展的积极意义。

学习重点:对全剧情节的了解及对主要冲突的认识

学习难点:形象分析及社会根源的理解

学习方法:诵读法、创设情境法、合作探究法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知人论世

1、了解作者易卜生(1828—1906),挪威剧作家。当过药店学徒。青年时参加挪威民族独立运动。1848年开始写作。共写剧本 26部。早期剧作以挪威的民间传说、英雄传奇和中世纪历史为题材,表现民族统一的爱国思想和民主意识,主要有《英格夫人》《觊觎王位的人》等。1852—1862年任剧院编剧、导演,倡导挪威民族戏剧,遭到保守势力攻击。1864年出于对政府的不满而出国,侨居国外 27年。先后发表有感于小市民庸俗愚昧的精神状态的哲学诗剧《布朗德》和《培尔金特》。1877年后发表社会问题剧《社会支柱》《玩偶之家》《群鬼》和《人民公敌》,以尖锐的批判精神和写实技巧,剖析社会弊端,触及法律、宗教、道德、政党、妇女地位等资本主义社会问题,主张通过道德的自我完善和个人的“精神反叛”来改造社会。这些作品取材于资产阶级日常生活,采用散文体写作,废除旁白与独白,舞台指示明确而具体。晚期剧作,自 1884年的《野鸭》至 1899年的最后一部戏剧《当我们死人醒来时》,偏重于个人的生活,特别是人物内心和精神世界的探索与刻画,通过象征手段的运用,表现出对人类困境的深刻的洞察力和人类精神层面上的哲理性反思。作品对现代戏剧的发展具有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2、了解“戏剧”戏剧,综合艺术的一种。由演员扮演角色,当众表演情节、显示情境的一种艺术。在中国,戏剧是戏曲、话剧、歌剧等的总称,也曾被用来专指话剧。其基本要素是情节性的动态造型,通过从空间到时间、从视觉到听觉的对观众的多方面作用,引起演员与观众、观众与观众之间的反复交流,进入集体的心理体验。按作品类型可分为悲剧、喜剧、正剧等;按题材内容可分为历史剧、现代剧、哲理剧、寓言剧、童话剧等。

3、相关背景两个世纪以来,世界经历了两次女性主义运动的高潮。女性主义运动的第一次高潮发生在十九世纪下半叶到二十世纪初期。这次女性主义运动是英美等国的妇女争取投票权与公民权的社会运动。《玩偶之家》的创作稍早于第一次女性主义运动高潮时期,不过剧作的创作时期已经是女性主义的萌芽时期了。回顾二十世纪以前的很多文学作品都涉及妇女问题。在这些作品中不难发现,更多的是从外部的社会原因进行探讨男女不平等的原因,即认为是社会的原因造成了这种不平等。它们通过家庭的内部矛盾把问题的严重性表现出来,却没有看到问题的根源,当时大多数人只是停留在表面上的“平等”,对于家庭中的父权文化很少触及。而易卜生的《玩偶之家》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4、解题

①玩偶,指供儿童玩耍的人形玩具。剧中喻指女主人公娜拉在家庭中“玩偶”般从属于丈夫的地位。

②家,指的是故事发生的具体环境背景。

③《玩偶之家》是一部典型的社会问题剧,课文节选自第三幕。

5、了解易卜生的“社会问题剧”易卜生的社会问题剧立足于生活实际,反映挪威社会的家庭、婚姻和民主政治等重大问题,并关注人的精神和心灵,对传统戏剧既继承又革新。他把“讨论”带入戏剧,“讨论”与剧情和人物形象塑造紧密联系;调动多种舞台元素细腻刻画人物心理,并使多种表现手法互相作用,既增强了戏剧的思想性,又强化了戏剧效果。

6、《玩偶之家》(节选)前情第一幕圣诞节前,海尔茂即将升职为银行经理。娜拉兴高采烈地买来圣诞树等,准备过圣诞节。娜拉与丈夫讨论开销闲聊时,林丹太太来访。林丹太太想在城里找一份工作,娜拉欣然答应让丈夫帮忙。柯洛克斯泰造访,因为海尔茂升职后准备解雇柯洛克斯泰,柯洛克斯泰请娜拉帮忙让她丈夫不要解雇自己。娜拉拒绝,柯洛克斯泰便威胁娜拉,会将她几年前因丈夫患重病伪造父亲的签名向自己借钱的事告诉海尔茂。第二幕圣诞节,林丹太太在娜拉家帮她整理参加舞会的衣服。海尔茂家的老友阮克医生来了。阮克医生一直爱着娜拉,他病重将死,向娜拉表达了爱慕之意。柯洛克斯泰赶到又一次威胁娜拉,二人谈判最终破裂,柯洛克斯泰便将事先写好的信放进海尔茂家的信箱。柯洛克斯泰早年爱恋林丹太太,林丹太太决定为了帮助娜拉摆脱困境,去找柯洛克斯泰谈谈。第三幕林丹太太找到柯洛克斯泰,经过一番谈话后,林丹太太表示可以接受柯洛克斯泰并嫁给他。柯洛克斯泰决定放弃威胁娜拉,“努力做好人”。娜拉被丈夫从舞会上拉回家,林丹太太告诉娜拉不用怕柯洛克斯泰,但要把事情的实情告诉丈夫。林丹太太告辞,海尔茂送她...

二、初读课文,把握情节

1、把握故事情节,补全发展脉络娜拉舞会归来,海尔茂甜言蜜语盛赞娜拉→阮克医生到访,在信箱留下画着黑十字的名片→①看到柯洛克斯泰的第一封信,海尔茂怒骂娜拉→门铃响,又一封信来了,海尔茂重新变得甜言蜜语→②认清了海尔茂的嘴脸,娜拉出走。

2、请结合选文及你所了解的相关戏剧情节简述这两封来信的内容。第一封信:柯洛克斯泰拿娜拉当年的借据要挟海尔茂不要开除他。第二封信:柯洛克斯泰在女友的劝说下将借据退给海尔茂,不再要挟。

三、文本研究

1、把握主要冲突

①第一封信出现后:海尔茂一改先前甜蜜的笑脸,变得暴跳如雷,大骂娜拉是骗子,是下贱女人;而娜拉则看清了海尔茂丑恶的嘴脸,开始觉醒。②第二封信出现后共有三次冲突:第一次冲突:海尔茂以为万事大吉,反过来安慰娜拉,娜拉一声不吭,海尔茂这时对娜拉出奇的冷静感到害怕。第二次冲突:娜拉换上日常衣服并与海尔茂进行一次谈话。随着谈话的激化,海尔茂越来越被动尴尬,傲然的姿态维持不下去了。娜拉明确宣布:“我不爱你了。”第三次冲突,海尔茂已经处于劣势,他只能用“母亲的义务”“你还是我的妻子”来要挟娜拉;娜拉的反抗却继续走向高峰,她不仅退还了结婚戒指,而且离家出走。

2、谈一谈你对娜拉与海尔茂夫妻之间的冲突的理解。娜拉与海尔茂夫妻之间的冲突是这部戏剧中最主要的冲突。他们之间的冲突就是男权思想和女权思想交锋的主要阵地,是围绕妇女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地位和权利来展开的。海尔茂把妻子看作自己的附庸,拒绝给予妻子平等的尊重和应有的权利;而娜拉不甘心充当丈夫的玩偶,想要争得同男子一样的权利,故而二者之间爆发了激烈的矛盾冲突,二者之间的冲突直接揭示了作品的主题。

第二课时

同学们下午好,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玩偶之家》。上节课我们探讨了社会问题剧《玩偶之家》的故事情节和主要冲突,这节课我们会把重点放在分析人物形象,并进一步探究娜拉离家出走的原因以及社会意义。课文节选的是第三幕后半部分,也是戏剧冲突最激烈的高潮部分。全剧以女主人公娜拉离家出走为结局,那么她为什么要离家出走呢?要回答这一问题,我们就不得不将目光放到男主人公海尔茂身上来。

一、分析人物形象从前面的剧情来看,海尔茂是一名律师,是一名即将上任的银行经理,他忠于职守,赚钱养家,从不寻花问柳,对妻子也是温存体贴,看起来是位妇女眼中的“理想丈夫”。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当他收到柯洛克斯泰的威胁信时,便露出了真面目。

1、激情导入创设情境活动①学生表演在收到柯洛克斯泰的第一封信之后海尔茂和娜拉的表现。活动②男生齐读收到柯洛克斯泰的第二封信后海尔茂的一段话。

2、头脑风暴海尔茂的变脸可以与我们的川剧变脸比一比了,所以我们要从表面和实际两个方面总结海尔茂的形象特征,一人一条答案。(学生回答问题,老师写在黑板上)

① 表面上:在外:奉公守法的公民、一个颇为“敬业”的职员;在家:好丈夫、好父亲。

② 实际上:

1、虚伪暴戾的男权思想拥护者。

2、自私自利,冷酷无情。

3、反复无常、厚颜无耻的伪君子。

3、在这样一个男主人公的控制下,娜拉离家出走的原因好像有点眉目了,那么女主人公娜拉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一)首先我们思考一个问题:在这次事件中,娜拉的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明确:幻想——破灭——觉醒

(二)有人说,妻子犯了错,丈夫骂她没有错,那么你是怎样看待娜拉伪造签字的做法?她为什么要伪造父亲的签名?你认为她该不该承担事件的所有后果?明确:由此问题学生明确娜拉是一位性格活泼、天真可爱、体贴忠诚、吃苦耐劳、勇敢刚强的人物。为了救丈夫她除此别无他法,而且她依靠她的勤劳基本偿还完了这笔债务。

(三)各小组组内合作讨论,根据文本内容以及你所了解的其他情节或细节来总结娜拉的人物形象

①美丽可爱,优雅迷人。

②善良,富有同情心。③追求理想的爱情,甘愿为爱情舍弃一切,甚至生命。

④追求平等、独立和个性解放,具有勇敢坚毅的品格和反抗精神。

二、当堂检测分析到这里,对于娜拉离家出走的原因,同学们是不是有些想法了?请同学们在笔记本上整理好答案,五分钟后我们交流分享。

①美好爱情生活理想的破灭。

②她发现自己并没有被当成一个真正平等的人来对待。

③娜拉在家里没有独立的经济地位,没有得到真正的快乐。

④娜拉对孩子的教育和抚养失去了信心。

三、深入探究,分析娜拉离家出走的社会意义娜拉为追求人格的独立,不甘做丈夫的玩偶,深夜毅然离家出走。她的出走是对资产阶级虚伪的道德、法律、家庭、婚姻制度的挑战,是对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秩序的奋勇冲击。

她用反叛的行动向“物化”女性的罪恶社会庄严宣告:首先我是一个人,不是玩偶。她的宣告成为妇女解放的“独立宣言”。这对广大妇女争取自由平等、人格的独立起了巨大的鼓舞作用。她的出走,震惊了男权社会,震醒了昏睡的女性,使整个社会鼎沸起来,引起了人们对现存制度的怀疑。200年前,娜拉的出走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

四、在 1977年,诗人舒婷创作了一首诗歌《致橡树》,内容同样是讲追求人格独立与男女平等,请同学为我们朗诵这首诗。

五、课后作业,拓展延伸200年前,易卜生以娜拉离家前的一声门响结束了全篇,宣告了娜拉的觉醒。然而鲁迅等人的“娜拉走后的结局将怎样”问题的提出又带给了我们无数沉思。鲁迅曾说过娜拉不是堕落就是回来,请你以“娜拉走后......”为题,为本剧设计一个结尾,200字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