拷问与考问之区别

“拷”,即拷打,多指用刑逼供。如《魏书·刑罚志》:“其捶用荆,平其节,讯囚者其本大三分,杖背者二分,挞璥者一分,拷悉依令。”“拷”的历史要比“考”短得多,且“拷”是“考”的区别字,是为了分担“考”的义项而产生的。与此类似,“拷问”也分担了“考问”的义项。

“考问”原有两个义项:(1)考查询问。《汉书·董仲舒传》:“臣愿陛下兴太学,置名师,以养天下之士,数考问以尽其材,则英俊宜可得矣。”(2)拷问。《史记·伍子胥列传》:“平王乃召其太傅伍奢考问之。”随着“拷”字自立门户,“考问”的第二个义项逐渐被“拷问”接管,直至彻底分化。“考问”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即为“提出难解的问题让对方回答”,举例:“我被他考问住了。”

“考问历史”可以有两种理解:一种理解是考问某人关于历史方面的问题,另一种理解是向历史提出问题,让历史来回答,这是一种修辞,将“历史”拟人化了。

《现代汉语词典》对“拷问”的解释是“拷打审问”,那么“拷问历史”的字面意思就是“拷打审问历史”,这里“历史”也拟人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