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有“金东门”之称的兴化城东部地区,是一个由明清古民居群组成的街区,历史上店铺林立,商贾云集。这里汇聚了郑板桥故居、东岳庙、上池斋药店、赵海仙洋楼等一批历史古迹。

泰州兴化金东门历史街区

兴化金东门历史街区景区目前主要有郑板桥故居、赵海仙洋楼、李园船厅、状元坊、郑板桥纪念馆、儒学广场(文庙遗址)、施耐庵纪念馆、李春芳元老府、吴甡故居、陈五房进士第、东岳庙、高谷故居、四牌楼、李鱓浮鸥山庄、成家大司马府、任大椿读书楼、李详故居、兴化县署(范仲淹纪念馆)、上池斋药店、刘熙载故居、八字桥宰相里等20多个景点。

泰州兴化金东门历史街区

保存完好的历史文化遗存主要有:

上池斋药店:位于东城外大街10号,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清代,近300年来一直经营中草药,为国内少见。药店建筑为宽阔的二层楼房,上层为药库,底层药店以大型木雕挂落分隔、保留有清代中药橱、木榜、匾额及民国装饰的柜台。南面平房为药材加工作坊,仍保留部分原始制药工具。2013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李园:位于城内古武安街13号,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为清代商贾李小波私人花园,筑有方厅、船厅、方亭、桂花楼等,曲折通幽,小中见大,有“余园半亩”之称,由清代著名造园家张灏设计筑成。

泰州兴化金东门历史街区

成氏宅第(成家大司马府):位于城内东大街韩公祠巷,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为明代赠封兵部尚书成琎的府邸,分东西两轴,东轴6进,西轴7进,中以内串廊,东以火巷,西以外串廊相互联接,形成既分又合的13个院落。古井、挂落、石刻、木雕分布其间,体量较大,结构完整。兴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设于其内。

兴化城墙:位于东岳庙北侧段,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为宋、明城垣的遗物,现保存的两段明代城墙总长220米,并依城墙辟成古城墙公园。

杨家大院:东城外大尖复顺和巷,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杨家大院现分南、北两部分,南部东为万顺和号货栈,西为子爵府。北部为南北货商铺,仓储、银楼等。总占地面积5000多平方米。系明代以来资本主义萌芽和我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及衰亡的历史见证。

郑板桥故居:位于金东门东城湾,兴化市文物保护单位。故居为清代建筑,布有门楼、大堂屋、厦屋、书斋等,院内竹影婆娑,兰花飘香。

赵海仙洋楼:即赵海仙故居,位于东城外家舒巷16号,兴化市文物保护单位。与对面的家舒巷古民居群、鹤山堂古建筑群相映成辉,系清代名医赵履鳌(字海仙)生活起居及诊脉之处。布有门厅、上下廊屋、盂园、主体楼、读书楼、花厅、半亭等。

状元坊:位于东城外大街状元巷南首,兴化市文物保护单位。跨街双柱、石质。始建于明代嘉靖二十六年(1547),奉敕为状元李春芳所建。

四牌楼:位于东城内大街南侧,兴化市文物保护单位。四柱四枋,上攒庑顶,重檐飞角,始建于明代中期,内外悬匾额47块,旌表宋代以来乡贤76人82人次,为国内少见。现依此及明代八字桥于城内东大街南侧辟成四牌楼广场。

兴化县署:位于城内东大街,兴化市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宋,为范仲淹听政理政之所。筑有正门(谯楼)、仪门、大堂、二堂、两厢、西园等。内设范仲淹纪念馆,悬以清代魏源所撰匾联。

东岳庙:位于城内东大街41号,兴化市文物保护单位。为明代永乐年间所建之道教丛林,主殿高大开阔,以卷棚将前后两殿联成,缀以斗拱。明初的斗拱雕琢精美,保存完好,为里下河地区所独有。

解氏宗祠:位于东城外大街祠堂巷内,兴化市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明代永乐年间,由东楼、中楼、西楼、厢房等构成,又名“松鹤道院”。

兴化金东门历史街区景区门票:免费

兴化金东门历史街区开放时间:全天

兴化金东门历史街区地址:泰州市兴化市城东

兴化金东门历史街区景区怎么去?

①乘车线路:

②自驾车线路:可根据如下自驾路线图,导航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