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是哪个朝代的诗人他被称为什么(杜牧是哪派的诗人)
一、
828年,唐朝东都洛阳。
崔郾骑着西域的宝马,缓缓进入定鼎门,放眼望去,一片繁华景象。
他摸了摸肚子,确实有些饿了,准备去路边的小吃店里,吃碗胡辣汤再去新单位报道。
没走几步,就看到当朝名士吴武陵等在不远处,看样子,是专门为等他而来。
虽然吴武陵只是一个大学教授,但人家学术地位高,自己这个侍郎也不能不给面子。
崔郾赶紧下马,快步迎上去,握住了吴武陵伸出的双手:“吴教授,您怎么在这里?”
吴武陵笑眯眯的说:“我在这里等你好久了。”二人寒暄一会,找了一家干净的路边摊,打算边吃边聊。
吴武陵看门见山:“崔侍郎,您是来主持科举考试的,不如我给您推荐一个人才吧。”
崔郾明白了:“我说呢,敢情是走后门来了。”
吴武陵笑而不语,从裤兜里掏出一张纸,大声朗读起来:
没等吴武陵念完,崔郾就一拍大腿:“这篇文章是谁写的,我一定要让他当进士。”
吴武陵做了个赞赏的表情:“这篇文章叫《阿房宫赋》,作者是一个26岁的小伙子,叫杜牧。”
二、
杜牧不仅仅文章写的好,家世更了不起。
在唐朝,士族门阀也是有圈子的。
华北的“崔、卢、郑、李、王”号称“五姓七家”;江南王谢早已成昨日黄花,而“兰陵萧氏”一家独大;关中的“裴、韦、柳、薛”称为“四姓”;
而长安附近,还有一句话:“城南韦杜,去天尺五。”意思就是,韦杜两家,离上天只有半步之遥。
杜牧就出身于京兆杜氏,这个家族从西汉的御史大夫杜周开始,就代代出人才,世世有官做。
到了唐朝,更是有宰相杜如晦、诗人杜甫来撑门面。
很不巧的是,杜牧的爷爷杜佑也是宰相,所以杜牧对自己的家世很自豪:
出身这么显贵,到哪都能横着走。
可杜牧却说:“今天我以家族为荣,明日家族以我为傲。”
为了实现自己吹过的牛逼,杜牧从小就是五好学生。
在青春期,陪伴他的不是美国大片、迪士尼乐园,而是藩镇割据、皇权不振,兵变造反如家常便饭一般。
所以他从小就立下志向:“为大唐的复兴而读书。”学校的《四书五经》当然要全文背诵,课外的《孙子兵法》也是必不可少的精神粮食。
他对兵法了解到什么程度,举个例子就知道了。
600年前的曹操,打了半辈子仗才敢给《孙子兵法》做注释,而杜牧读了两年就注解了十三篇《孙子兵法》,
并且还敢给宰相李德裕写信,指点江山:“相公,我觉得哪该打,怎么打…”
李德裕看了他的信后大加赞赏,吩咐下去:“就这么办。”
结果,大获全胜。
出身贵族、文采逆天、武力惊人,这样的人注定是要干大事的吧?
三、
杜牧这辈子也没做成什么大事,只不过成为了诗人中,唯一登上《资治通鉴》的人。
司马光编撰这本书的时候,目的只有一个:选择军政大事,来吸取经验。
这本史书的分量,自然不必多说,用一个词来形容吧:泰山压顶。而司马光是宋朝的重臣,其政治眼光不是我们这些键盘侠能比的。
所以李白、杜甫、王维,哪凉快哪呆着去。
唯独把杜牧放了进去,由此可见,这货确实有两把刷子。
我们翻开《资治通鉴》第244卷,就会看到:河朔三镇骄横跋扈,动不动就对朝廷发脾气,杜牧就愤怒的给朝廷写了封信,叫《罪言》:
意思就是:河北都不归朝廷管,再不收回来,就真的分裂成外国啦。
怎么收呢?
最好的办法,当然是巩固自己的地盘,训练士兵、囤积粮食,等牛逼了就揍他。这叫打铁还须自身硬。
最差的办法,就是没战略、没战术的乱打一气。
这是杜牧分析国家战略,很有见地是不是?
别急,还有呢。
朝廷的兵役制度原本是府兵制,在长安附近设置十六卫来保卫首都,但200多年过去,都已经废除了。
杜牧就写了篇《原十六卫》,来分析新旧兵役制度的利弊:
还有分析朝廷与河北割据藩镇的《战论》,他从经济、军事、人口、财富、地缘等方面,全面分析了两者的实力,
以及为什么每次平叛都不能彻底胜利:
还有篇《守论》,是讲朝廷应该怎样管理地方的,千万不要把遵纪守法的三好藩镇,弄成河北那样的割据藩镇。
可以看出,杜牧对于国家的军政形势,有很深的见解。
他才不是只知道打嘴炮的键盘侠呢。
四、
只是当时的大唐帝国,早已乱套了。
遍布天下的藩镇,经常撸起袖子比划肱二头肌,向朝廷展示自己雄健的身姿。
朝廷内部也不消停:太监们掌握了神策军,好像又恢复了些许力量,感觉自己萌萌哒。
文官们也不甘示弱,搞起了“牛李党争”。
走上仕途、准备挥洒青春与热血的杜牧,就必须选择朋友圈去站队。
青春风流的杜牧,压根看不上那些赳赳武夫,河北藩镇,Pass!
跟太监混?你特么逗我玩呢?
那么剩下的,只有在“牛李”中选一人投靠喽。
杜牧说:“别抢,都是我的。”
杜牧跟李德裕,原本是世交,任谁看他们都是一伙的。
李德裕也把他当作自己人,在他还没有中进士的时候,就采用了他的军事谋略。如果就这么跟着李德裕混着,那李党全面掌权的“会昌中兴”少不了杜牧的身影。
可他偏偏在要脚踏两只船。
833年,淮南节度使牛僧孺写信给他:“来我这当秘书吧,管吃管住管happy。”
杜牧兴冲冲地说:“好啊、好啊。”
有时候,乱站队比不站队更可怕。也许是杜牧觉悟不高,也许是对事不对人,反正“牛李”二党都不把他当作自己人。
李德裕指着鼻子骂他:“叛徒,神气什么?”
牛僧孺背地里说:“小杜这个人,才华还是有的,可实在不敢重用他啊。”
面对这样的局面,辅佐君王、排兵布阵的光辉景象就别想了,能写写文章、做做幕僚、当当刺史,就是祖坟上冒青烟了,烧高香吧。
五、
满腹的经纶等待着他去发挥,遍地狼烟的江山等着他去治理,可偏偏掌握权力的政治势力,都不要他!!!
这就很尴尬了,借用一句经典台词:“全都是命啊。”
杜牧对着大唐帝国竖起了中指:“你们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在淮南节度使牛僧孺的手下,他的工作就是写写文件、传达一下会议精神,无聊的工作、枯燥的生活,杜牧体内的荷尔蒙爆发了:
生活不能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青楼里的姑娘。
他梳好头发,整好衣装,依然走向了扬州的烟花柳巷,他将满腔热情,都洒向了热情洋溢的姑娘们。
纸醉金迷、灯红酒绿的夜生活,向杜牧彻底敞开怀抱,酒精的麻醉,点燃了他体内的风流基因,
什么国家大事、什么军政方略、什么党争,统统一边呆着去。
我相信,“扬州夜店小王子”的光辉岁月,是杜牧一生难以忘怀的记忆。
要不然,也不会在多年后还会偶尔怀念:“小红,你还好吗?”
在扬州的三年里,是小红、翠花们用软糯的身体,抚慰着他那颗落寞的心灵,这可是“雪中送炭”的关怀。
可以想见,杜牧对扬州有多么深的感情:因为一群人,爱上一座城。
对于这三年的浪荡生涯,10年后他自己就做了总结:
当时实在是太浪了,不应该浪费大好青春啊,如果多读点书,该有多好?
835年,他要回长安担任监察御史了,他泪流满面,也不知道是舍不得扬州,还是舍不得小红、翠花,或者是舍不得心灵曾经安睡过的地方。
他留下两首《赠别》,做了最后的告别:
一句“春风十里扬州路”,在1200年后的,被世人改成“春风十里不如你”,就问你服不服。
六、
那一年,杜牧行走在洛阳街头。
正在思索着中午去哪吃饭,不料旁边的一家酒店的服务员,默默的看着他,欲言又止。
咦,怎么有点眼熟?
杜牧快步走过去,定睛一看:“这不是江西辣妹子张好好吗?”
828年,杜牧给江西观察使沈传师当幕僚。13岁的张好好,凭借清亮的歌声、姣好的面容,也名扬沈府。
青年才俊与清纯美女,确认了一下眼神,就知道,这是对的人。
可杜牧不过是个小小的幕僚,而张好好早已被沈传师看中了,虽然没有纳其为妾,但杜牧是聪明人,老老实实的叫了一声:夫人。
后来,张好好被沈传师的弟弟,光明正大的纳为小妾,从此他们就彻底断了联系。
没想到啊没想到,江西一别,反而在洛阳重逢。
当年的青春年少的美少女,如今却被薄情的丈夫抛弃,沦落为街头的卖酒女服务员。
当年风华正茂的青年才俊,如今却世事蹉跎的不知所措,才华、理想、激情早已远去,只剩100多斤的皮囊在枯燥的活着。
多年过去,早已物是人非。
生活不就是这样吗?曾经的绚烂,终究归于寂寞。
在与张好好互诉衷肠后,杜牧感慨良多,写下了一首《张好好诗》。
这首诗好吗?确实好。
杜牧借着写张好好的命运,也在感慨自己的命运:“个人的才情,在大时代的碾压下,屁都不算。”
但更好的,却是杜牧的书法。
杜牧用硬笔在麻纸上,直抒胸臆的写下这首诗,其笔法刚劲有力,属于唐朝书法作品中的精品。
300年后,宋徽宗在《宣和书谱》中就说:“气格雄健,与文章相表里。”
这副优秀的作品,其颠沛流离的命运跟杜牧如出一辙。
它经过宋徽宗、贾似道之手后,被明朝的项元汴、张孝思收入囊中,清朝乾隆年间,又被收入皇宫内府。
直到民国时期,溥仪被赶出故宫,都带着这副书法作品。
1956年,张伯驹将《张好好诗帖》无偿捐赠,它终于不用结束了颠沛流离的命运,在故宫博物院里安了家。
七、
渐渐的,杜牧老了。
他终究没有实现治国平天下的抱负,最大的官职,也只做到一州刺史。
黄州、池州、睦州、湖州,每到一个地方,他都认认真真的履行职责,尽可能的为老百姓多做一点事情,
让他们也能在不太平的年月,尽量多得到一点温暖。
那年秋天,杜牧外出郊游。
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他驾车而上。山上烟雾缭绕,鸡鸣狗吠,几户人家生活在这世外桃源中,没有俗世打扰,没有烦恼忧愁。
山上红色的枫叶,在微风的吹拂下,沙沙作响。
多么美好的景色,身处其中,仿佛置身于仙境一般,飘飘然、茫茫然。
指点江山的激昂,依红偎翠的风流,蹉跎时光的落寞,奔波流离的不甘,终于化作阅尽世事的平静。
人生最美的风景,不过就是:风起云涌之后,还能云淡风轻。
也许你还想知道昨日黄花的知识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