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还有成本法和权益法到底是以什么理论依据划分的,书本上讲的看不懂啊
这是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方法,而非初始计量。初始计量方法分权益结合法和购买法。
初始投资成本是投资者支付的价款11010,然后再根据取得的份额确定是用成本法还是权益法,如果是权益法再进行相关调整,也就是说调整初始入账价值属于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而不是初始计量。教材也是这样划分的。
因为后续计量如果是成本法还好说,如果是权益法,会涉及初始投资成本需不需要调整的问题。如果初始投资成本大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份额的,视同商誉,就不需调整。如果初始投资成本小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份额的,就需要调整长投的初始成本。借记:长期股权投资,贷记:营业外收入。所以,说后续计量的问题,一定要说买入的分录。说买入的分录,其实就是交待初始投资成本是否大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份额。暗示需不需要调整初始投资成本。合并与非合并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其初始投资成本就一点差异。那就是,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支付的相关费用记入管理费用,而非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其支付的相关费用是记入长投的初始投资成本的。就这点区别。在初始计量上,成本法和权益法没有区别。后续计量才有区别。但是,后续计量的选择会影响初始计量的调整。无论调整与否。支付对价的那笔分录,成本法和权益法的初始投资成本是没有区别的。
长期股权投资的计量分为初始确认和后续计量两个阶段,初始确认时需要考虑同一控制还是非同一控制下的问题,在后续计量时如果权益法才需要考虑比较初始成本与享有的被投资方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从而判断是否需要调整长期股权投资入账价值的问题。一、初始计量:确定初始投资成本首先,应判断是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还是企业合并以外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1、如果是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应按照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的账面价值与持股比例的乘积作为初始投资成本,涉及的初始直接费用应计入“管理费用”,发行权益性证券作为对价的除外。2、如果是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应按照放弃的现金、非现金资产等的公允价值作为初始投资成本,涉及到的初始直接费用计入当期损益。发行权益性证券作为对价的除外。3、如果是企业合并以外的方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应按照放弃的现金、非现金资产等的公允价值作为初始投资成本,涉及到的初始直接费用应作为投资成本处理。发行权益性证券作为对价的除外。4、发行权益性证券作为合并对价的,涉及的初始直接费用按照以下处理:在不管其是否与企业合并直接相关,均应自所发行权益性证券的发行收入中扣减,在权益性工具发行有溢价的情况下,自溢价收入中扣除,在权益性证券发行无溢价或溢价金额不足以扣减的情况下,应当冲减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二、后续计量:对初始投资成本的调整,确定入账价值首先判断应采用成本法还是权益法进行核算:1、如果采用成本法核算,一般情况下不涉及对初始投资成本的调整;2、如果采用的是权益法,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大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小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其差额应当计入当期损益营业外收入,同时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