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姆渡文化什么时期的石器磨光

河姆渡文化早期的石器磨光效果并不理想,主要原因是使用的磨光材料不同。它是从河姆渡文化早期陶器纹饰中分化出来的一种新技术,在河姆渡文化晚期就已经出现了。而早于河姆渡文化出现的石叶和单柄剑则进一步完善了该时期的石器磨光效果。

1、石叶

石叶是河姆渡文化石器磨光技术出现时间最早和最有代表性的石器。它在石制工具中的位置和形态类似中国古代木叶——叶。在我国目前发现的石器中,出土时间最早、数量最多的当属商代后期至春秋战国时期出土的一种石叶。商代后期至春秋战国时期,在一座祭祀坑内出土两块较大的石叶。出土时已经破损严重,可见磨制之前该祭祀坑内有动物骸骨的存在,因此我们可以推断该祭祀坑就是一座石叶庙。这两块石叶长约2米-5米高;厚约1厘米;由外周直径约8-10厘米磨制而成(图1)。

2、单柄剑

单柄剑也是最早出现的打磨方法,属于硬磨光。剑身以两段较长的木柄为主,在剑身的两端打磨出弧度。通常刃部打磨的较薄,呈锯齿状,而柄部则磨的较厚,呈圆锯状。这种打磨方法可以使剑身两端的尖刃磨得更为光滑光洁。另外,对于单柄剑的磨光效果,也与其本身的形状及器形有关。

3、磨制圆刃器

河姆渡文化时期的磨制工具主要有磨制圆刃器和磨制环形刃两种。河姆渡晚期以前,磨制圆刃器主要使用石磨。河姆渡文化晚期至战国时期,已出现了利用石片来磨制圆面。而在这一时期,磨制圆刃更多采用打孔来进行磨制。以河姆渡文化后期(晚期)最为典型的磨制圆刃器为例,它磨具刃面呈弧形,刃尖是直刃,且在刃面上磨出了一道明显的斜面线纹,上可见清晰的黑色磨痕。这种斜面线纹和直缘的线纹组合成为一种独特且丰富的线纹,中有相当一部分是被磨制成环状的线平面,其线平面为线纹内凹呈弧形的趋势更显粗糙且没有光泽。

4、鱼钩

河姆渡文化晚期出土的陶鱼钩、泥陶鱼钩(图7)和木鱼钩(图8)都属于鱼钩的早期。这两种钩的特征为尖刃形,钩尖上有一圈齿状痕。这一时期的石叶上也有类似的磨光痕迹。

5、小柄形器

小柄形器在河姆渡文化中发现的并不多,从这些磨光效果来看,这一时期的磨光效果远不如石叶和单柄剑时期。这些小柄形器多为柄形器,一般都有长柄,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石制工具。该时期没有发现类似于短柄形器那样的磨光工具,磨光效果比较粗糙。其形状多为圆形或椭圆形,比较少见有弧线纹或者类似花纹的平面纹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