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一个晴朗的夏夜,望着繁密的、闪闪的群星,会感到一种“可望而不可即”的失望吧。我们真是如此可怜吗?不,决不,我们必须征服宇宙!

1935年,在《浙江青年》
第一卷第九期的《火箭》一文中
24岁的钱学森迸发出这样的思考和呐喊

当时刚刚大学毕业的钱学森
对火箭已经进行了难能可贵的研究
文中不仅对火箭的原理、燃料、结构
进行了分析介绍
同时也提出了不少问题

今天,是这位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
诞辰110周年的日子
钱老在86年前提出的这些疑问
今日的中国航天
沿着他所开辟的道路
都给出了怎样的答案呢?

“我们的大火箭——到星球去的船——毕竟成什么样子呢?”
◆◆◆◆◆◆◆◆◆◆◆◆◆◆◆◆◆◆◆◆◆

就在昨天,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已经完成了400次发射,中国航天踏上了新的征程。
今天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每百次发射间隔时间从最开始的37年缩短到如今的2年零9个月,不断刷新中国航天的纪录;长三甲系列火箭保持年均10次以上的高密度发射频次,有力支撑了北斗三号全球导航定位系统建设;长五遥三火箭实现“王者归来”,长五系列火箭连续取得“五战五捷”,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被送入太空;长五B、长七A、长八先后入列,“长征家族”不断壮大,为中国航天探索宇宙提供了更多可能;商业航天方兴未艾,长十一海上发射常态化,捷龙一号首飞圆满成功,商业航天“国家队”加速构建新发射模式……

钱老命名的航天人正接续奋进(致敬!导弹、航天、航天员这些名字最早都由钱学森提出)

“那么大的火箭只能载那么少的一点东西?”
◆◆◆◆◆◆◆◆◆◆◆◆◆◆◆◆◆◆◆◆◆

现在我们已经有了新一代运载火箭,运载能力有了成倍的增长。
长五B火箭的近地轨道(LEO)运载能力不小于22吨,是专门为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站建设而研制的一型新型运载火箭;长八火箭将我国运载火箭太阳同步转移轨道(SSO)运载能力从3吨提升至4.5吨;长七A火箭地球同步转移轨道(GTO)运载能力不低于7吨。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重型运载火箭等正在按计划开展研制。
新一代运载火箭的推出是又一次巨大的技术跨越,不仅是它采用无毒、无污染的推进剂,而且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运载能力,我国进入空间的能力才有了大幅提高,我们才有能力、有底气建立属于中国人自己的空间站。

钱老命名的航天人正接续奋进(致敬!导弹、航天、航天员这些名字最早都由钱学森提出)

“怎么能说它(火箭)是征服星球的工具呢?”
◆◆◆◆◆◆◆◆◆◆◆◆◆◆◆◆◆◆◆◆◆

作为进入太空的运载工具,运载火箭是一切太空活动的前提和基础,也决定了中国太空探索舞台的高度和大小。
2004年,名为“嫦娥工程”的中国探月工程正式实施。从嫦娥一号到嫦娥五号,16年的时间里,我国探月工程取得了“六战六捷”的战绩,建立起完善的探月工程体系。而这成绩背后,也离不开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有力托举。
如今,我们已经实现月球采样返回、成功着陆火星;未来,探月工程四期、小行星探测、木星探测、载人月球探测、首次火星采样等航天重大工程将一步步实现。

钱老命名的航天人正接续奋进(致敬!导弹、航天、航天员这些名字最早都由钱学森提出)

“我们会能有那么一天,和火星通信吗?”
◆◆◆◆◆◆◆◆◆◆◆◆◆◆◆◆◆◆◆◆◆

2020年7月23日,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将探测器直接送入地火转移轨道,入轨精度偏差达到万分之一级,实现了中国航天的新高度、新速度、新精度。今年5月15日,“天问一号”成功登上火星,这是我国在星际探测征程中迈出的重要一步,在火星上首次留下了中国人的印迹。火星上的“天问一号”不仅能与地球上的我们保持通信,前不久,中国的祝融号火星车还与欧洲火星快车轨道器开展了在轨中继通信试验。
我们相信,中国人探索浩瀚宇宙的脚步会走得越来越远,将向着更深处的寰宇、更美好的未来不断进发。

钱老命名的航天人正接续奋进(致敬!导弹、航天、航天员这些名字最早都由钱学森提出)
如果说《火箭》是钱学森谱写的
第一首飞天畅想曲
那么今天
这首畅想曲已经演绎成为一部部
中国航天的进行曲、协奏曲、交响曲

正如钱老所期盼的那样
我们这一代航天人正在并将继续
“迈开坚实的步伐,努力地、忍耐地、
一步一步地走向征服宇宙的路”
我们的“每一步都是坚实的”!

上下滑动阅读《火箭》全文
(点击图片可查看大图)

钱老命名的航天人正接续奋进(致敬!导弹、航天、航天员这些名字最早都由钱学森提出)

钱老命名的航天人正接续奋进(致敬!导弹、航天、航天员这些名字最早都由钱学森提出)

钱老命名的航天人正接续奋进(致敬!导弹、航天、航天员这些名字最早都由钱学森提出)

钱老命名的航天人正接续奋进(致敬!导弹、航天、航天员这些名字最早都由钱学森提出)

钱老命名的航天人正接续奋进(致敬!导弹、航天、航天员这些名字最早都由钱学森提出)

钱老命名的航天人正接续奋进(致敬!导弹、航天、航天员这些名字最早都由钱学森提出)

钱老命名的航天人正接续奋进(致敬!导弹、航天、航天员这些名字最早都由钱学森提出)

钱老命名的航天人正接续奋进(致敬!导弹、航天、航天员这些名字最早都由钱学森提出)

钱老命名的航天人正接续奋进(致敬!导弹、航天、航天员这些名字最早都由钱学森提出)

钱老命名的航天人正接续奋进(致敬!导弹、航天、航天员这些名字最早都由钱学森提出)

钱老命名的航天人正接续奋进(致敬!导弹、航天、航天员这些名字最早都由钱学森提出)

《火箭》全文出自《钱学森文集(卷一)》(国防工业出版社2012年版)
文/综合自人民网、《中国航天报》
图/本报资料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