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杨礼赞微课教学设计

【设计主旨】

《白杨礼赞》是统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一篇咏物抒怀的散文。作者用准确、凝练、形象、富有情感的语言,描绘了倔强挺立、不折不挠、力争上游的白杨树。借这一不平凡的形象,赞美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抗战的北方军民,歌颂他们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抒发作者对他们的崇敬和赞美之情。

【教学目标】

1.感知白杨不平凡的形象,理解其象征意义,激发学习和继承革命者精神和意志的热情。

2.感受作者对白杨的礼赞之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播放《亮剑》片段。(片头曲视频)

展示《亮剑》主人公李云龙的一段话:“我们的胜利靠的是什么?靠的是广大指战员的战斗意志。纵然是敌众我寡,纵然是身陷重围,但是我们敢于亮剑,我们敢于战斗到最后一人……”

【设计意图】用《亮剑》片头视频、主人公经典语句,和学生一起进入文章创作背景,成功跨越学生理解理解的障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语句品析,理解象征意义

文中多次提到白杨树是不平凡的树,思考:他到底不平凡在哪里?

请你用这样的句子形式向大家说说你的理由:

白杨树的 不平凡,因为 。

如:它的生存环境不平凡,因为它生长在未开垦的荒地,这里水资源匮乏生长不易,而且还有北方风雪的压迫。

它的外部形态不平凡,因为它的干、支、叶都是笔直的向上,没有任何没有任何的旁逸斜出,给人以力争上游的感觉;它的皮光滑淡青,朴质无华。

它的内在品质不平凡,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它的内在品质不平凡,因为它象征了一种民族不被外力压倒,团结一心,抵御外侵的精神。

【设计意图】本环节意在引导学生对文中关键语句品析、朗读,理解文中白杨树的象征意义,从而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变机械式的记忆变为主动构建,真正实现了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也体现了语文学习天地的广阔性。

三、拓展延伸,情感升华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但白杨屹立依旧,白杨精神屹立依旧。课文中的白杨带给你怎样的启示呢?

(引导学生学习和继承革命者的精神和意志,鞭策自己努力学习。)

【设计意图】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由白杨展开联想,联想到己,联想到人,联想到社会和民族,激发学习和继承革命者精神和意志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