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七言律诗第一
《登高》是唐代诗人杜甫的诗作。此诗作于大历二年(767)作者在夔州之时。前四句写景,述登高见闻,紧扣秋天的季节特色,描绘了江边空旷寂寥的景致。首联为局部近景,颔联为整体远景。后四句抒情,写登高所感,围绕作者自己的身世遭遇,抒发了穷困潦倒、年老多病、流寓他乡的悲哀之情。颈联自伤身世,将前四句写景所蕴含的比兴、象征、暗示之意揭出;尾联再作申述,以衰愁病苦的自我形象收束。全诗语言精练,通篇对偶,一二句尚有句中对,充分显示了杜甫晚年对诗歌语言声律的把握运用已达圆通之境。
《登高》可能是《九日五首》中的一首,只因写得格外成功,远胜其余四章,故尔为编诗者独立出来。此诗通过登高所见秋江景色,倾诉了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慷慨激越、动人心弦。
相关内容
-
景泰蓝的制作作者
景泰蓝的制作作者,,叶圣陶,原名叶绍钧、字秉臣、圣陶,1894年10月28日生于江苏苏州,现代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 1907年,考入草桥中学。1916年,进上海商务印书馆附设尚公学校执教,推出第一个童话故事《稻草人》。1918年,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春宴琐谭》。1923年,发表长篇小说《倪焕之》。 1949年后,先后出任教育部副部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
-
清贫这篇课文
清贫这篇课文,,《清贫》是革命烈士方志敏于1935年5月26日创作的一篇散文。这篇文章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第1段)写方志敏一向过着朴素的生活,从没有奢侈过,概叙“清贫”提挈全文;第二部分(第2至9段)写两个事例,详细记叙方志敏在被捕当天,敌人在他的身上一个铜板都没有搜出的事;第三部分(第10段)高度赞扬革命者的品德。这篇自叙式的随笔,篇幅不过几百字,语言朴实无华,然而却表现了极为深刻的内容,...
-
再别康桥收录在哪个诗集
再别康桥收录在哪个诗集,,《再别康桥》收录在《猛虎集》诗集。《再别康桥》是现代诗人徐志摩脍炙人口的诗篇,是新月派诗歌的代表作品。全诗以离别康桥时感情起伏为线索,抒发了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语言轻盈柔和,形式精巧圆熟,诗人用虚实相间的手法,描绘了一幅幅流动的画面,构成了一处处美妙的意境,细致入微地将诗人对康桥的爱恋,对往昔生活的怀念,对眼前的无可奈何的离愁,表现得真挚、浓郁、隽永,是徐志摩诗作中的绝...
-
白杨礼赞微课教学设计
白杨礼赞微课教学设计,,【设计主旨】《白杨礼赞》是统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一篇咏物抒怀的散文。作者用准确、凝练、形象、富有情感的语言,描绘了倔强挺立、不折不挠、力争上游的白杨树。借这一不平凡的形象,赞美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抗战的北方军民,歌颂他们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抒发作者对他们的崇敬和赞美之情。【教学目标】1.感知白杨不平凡的形象,理解其象征意义,激发学习和继承革命者精神和意志的热情...
-
美丽的西双版纳课外阅读答案
美丽的西双版纳课外阅读答案,,1.“傣族人大都生活在我国云南的西双版纳。他们的村寨大多坐落在平坝、江边、湖畔……主人家里的老爷爷蹲在竹楼上抽着自制的雪茄烟,一缕阳光正好照在他布满皱纹的脸上,活像一尊塑像。”这一部分写傣家人的生活,这与标题中的“美丽”有什么关系?2.作者用“香喷喷”来形容傣家饭,联系上下文,说说傣家饭“香”在何处。3.作者用了比较多的笔墨写傣家饭,作者对这顿饭的感受是什么?读到这里...
-
美丽的西双版纳作文400字
美丽的西双版纳作文400字,,中国有五十六个民族,除了汉族以外,许多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傣族也不例外。其实我们很多人早就会说一句傣语了,那就是“西双版纳”——十二个千田(古代傣王的田赋单位)。西双版纳位于云南省的南部,是个举世闻名的自然生态园。这里有热带雨林风貌,许多自然景区为大家所熟知,如野象谷、原始森林公园、热带花卉园等等。早晨游览原始森林公园是最合适的。当你走在鹅卵石路上,听着鸟儿宛转的歌唱...
-
美丽的西双版纳作文
美丽的西双版纳作文,,美丽的西双版纳中国有五十六个民族,除了汉族以外,许多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傣族也不例外。其实我们很多人早就会说一句傣语了,那就是“西双版纳”——十二个千田(古代傣王的田赋单位)。西双版纳位于云南省的南部,是个举世闻名的自然生态园。这里有热带雨林风貌,许多自然景区为大家所熟知,如野象谷、原始森林公园、热带花卉园等等。早晨游览原始森林公园是最合适的。当你走在鹅卵石路上,听着鸟儿宛转...
-
中国石拱桥优秀教案
中国石拱桥优秀教案,,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抓住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2、列出文章结构,领会文章的内容。 3、激发学生热爱社会主义制度。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抓住中国石拱桥的特点,理清文章结构。 2、难点:课后思考练习题三,以形象的语言介绍一种事物。 学法指导:引导自读合作探究 教具准备: 小黑板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我们常常用桥梁来比喻友...
-
揭秘狗狗语言形式 论茶杯犬是怎样利用尾
语言,狗狗,茶杯,尾巴,说话,语言,狗狗,茶杯,尾巴,说话,虽然茶杯犬不说话,但是它的尾巴就像是它会说话的嘴巴一样。很多时候,茶杯犬心中的想法和情绪都是依靠尾巴来表达的。主人们如果想要知道茶杯犬的内心世界和想法,那么就可以依靠它的尾巴来判断。对于茶杯犬来说,尾巴就是泰迪茶杯犬的嘴巴,是可以“说话”的,也是可以表达情感的。所以对于它的尾巴语言,主人们也要更加详细的了解一下才行的。狗尾巴的动作也是它的...
-
变色龙契科夫中心思想
变色龙契科夫中心思想,,《变色龙》通过人物如同变色龙似的不断变化态度的细节描写,有力地嘲讽了沙皇专制制度下封建卫道士的卑躬屈膝的嘴脸。小说运用社会环境描写。烘托了冷清、凄凉、人情冷漠、势利的社会氛围,这正是军警宪兵当道的沙皇统治的真实写照。多次运用细节描写,形象具体地凸现了警察奥楚蔑洛夫的性格特征。揭露了沙皇统治的社会黑暗。本文最突出的特点是对话描写。它通过个性化的语言,鲜明地表现了人物的性格特征...
-
登高考试重点句子
登高考试重点句子,,1、杜甫在《登高》一诗中,用两句诗写出了宇宙时间之永恒、空间之无限,也写出了人类在自然规律面前永远的惊叹、震憾和领悟,这两句诗是:————、 ———— 。2、唐代诗人杜甫《登高》一诗中的名句“————、 ———— ”,今人常用来表达旧事物终将衰落、历史长河仍将向前之意。以上两句答案都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扩展资料:《登高》是唐代诗人杜甫于大历二年(767)秋天在夔...
-
琵琶行分为哪五段
琵琶行分为哪五段,,《琵琶行》本诗分为5段,主要内容如下:1、第一段———江边送客闻琵琶。唐宪宗元和十年,白居易被贬,第二年秋季的一天,送客归家时,听到船上有人弹琵琶且有京都流行的声韵。2、第二段———江心倾听琵琶曲。白居易停下脚步,驻与沉醉在琵琶的旋律中,不能自拔。3、第三段———江中各诉身世苦。问了才知道,原来是长安的歌女,曾经向琵琶大师学艺,后来年老色衰嫁给商人为妻。4、第四段———同病相怜...
-
笨狼的上学读后感
笨狼的上学读后感,,1、读了《笨狼的故事》这本书,我感到无比快乐。2、《笨狼的故事》是荡素兰写的,语言很幽默,内容很有趣,非常适合小朋友们看。这本书,可以让小朋友们学习到很多的知识,感受到很大的乐趣,就连平常不爱看故事书的我也迷上了它。3、《笨狼的故事》里写的是一只叫作“笨狼”的小狼和他的动物朋友们发生的许多有趣的事。笨狼和聪明兔、警犬阿黄、花背鸭、胖棕熊是非常要好的朋友,他们互相帮助,互相依赖,...
-
巍巍中山陵教案
巍巍中山陵教案,,教学目标:一、了解中山陵的建筑特征及其在人民心中的崇高地位,二、学习抓住特征、按照空间顺序、有重点的说明事物的方法。三、体会准确、简明、生动的说明语言。教学流程:一、课外自学:(学生按常规自学课文)1、通读课文,将生字词找出来并各抄写4遍2、就文章的语言、结构、思想主题以及表现方法等提出两个问题。二、课内学习(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有谁到过南京去旅游吗?如果有那是一定要到中山陵去参...
-
巍巍中山陵阅读
巍巍中山陵阅读,,教学目标1.学习抓住特征,按空间顺序,有重点地说明事物。2.学习准确、简明、生动形象的说明语言。3.了解中山陵的建筑特征及其在人民心中的崇高地位。教重难点抓住特征,按空间顺序,有重点地说明事物以及准确、简明、生动形象的说明语言。教学准备小黑板或课件。设计思路讲解这篇课文,要先引导学生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明确中山陵的建筑特征及其在人民心中的崇高地位。在此基础上,再去理解如何抓住特...
-
边城心得感悟200字
边城心得感悟200字,,《边城》叙述的是湘西小镇一对相依为命的祖孙平凡宁静的人生;以及这份平静中难以抹去的寂寞和“淡淡的凄凉”。小说叙述了女主人公翠翠的一段朦胧而了无结局的爱情。但爱情却不是小说要表现的全部。翠翠是母亲与一个士兵的私生子,父母都认为这是不道德的,更是无望的爱情自我惩罚而先后离开人世。翠翠自打出生,她的生活就只有爷爷,渡船,黄狗。作者用平淡的语言淡化了翠翠与爷爷孤独清贫的生活,却尽量...
-
巍巍中山陵说明语言
巍巍中山陵说明语言,,在讲解分析《拢拢中山谈》这篇裸文的写作特点时,有些同志往往很欣赏文中的.生动说明”,赞语较多,认为那些富有感情色彩的穿擂描写,增添了该文的生动性和形象性,使中山咬的烧峨雄伟景象得到了形象生动的说明,读起来能引人入胜,而对该文中的“平实说明”,则不怎么看重,讲解中多半是三言两语,一带而过,认为“平实说明”过于单调、平板,读起来乏味,不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投有什么可多讲的。我认为...
-
福尔摩沙变形记
福尔摩沙变形记,,福尔摩沙变形记》是2004年12月大塊出版的图书,作者是乔治.撒玛纳札。三百年前,英国及荷兰各出版了一本名为《福尔摩沙》的书,作者自称为土生土长的福岛人,详述此一东方海岛的史地文化风俗。此书一出,甚受欧洲人欢迎与重视,有多种语言译本刊行。其後真相大白:该书作者来自法国,一生从未离开欧洲;至於书中所言尽属捏造。这是一场栩栩如生的「虚构之旅」,这是一本振振有词的「伪造之史」。福尔摩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