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中山陵教案

教学目标:

一、了解中山陵的建筑特征及其在人民心中的崇高地位,

二、学习抓住特征、按照空间顺序、有重点的说明事物的方法。

三、体会准确、简明、生动的说明语言。

教学流程:

一、课外自学:(学生按常规自学课文)

1、通读课文,将生字词找出来并各抄写4遍

2、就文章的语言、结构、思想主题以及表现方法等提出两个问题。

二、课内学习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有谁到过南京去旅游吗?如果有那是一定要到中山陵去参观我国近代伟大的民主革命家孙中山先生的`陵墓。它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这是瞻仰先生丰功伟绩的地方,也是游览观光的好去处。如果没有游览过,今天我们就随着刘叙杰一同去参观中山陵。

(二)学生自读课文

1、解决生字词

2、根据课文自己理解课后练习。

3、学生质疑

(教师巡查学生的自学情况,及时要求学生订正错误)

(三)师生讨论解决疑难问题。

1、本文是介绍中山陵的,为什么第2段用了一半多的文字写钟山的地理环境、优美景色?

2、陵园的设计方案是怎样入选的?吕彦直的设计方案有哪些特点?

3、中山陵的总体设计为什么是“值得称道的”?陵园大道及其周围栽种的树木,对形成陵园庄严肃穆的气氛有何作用?

4、文章第7至11段既写了陵园的主要建筑,为什么第6段还要总写陵园的平面布局?

5、说明文的语言一般要求准确、平实。为什么第9段写平台所见景色却用生动的语言描写手法?

6、本文写陵园建筑,除了通过总体设计和布局,衬托中山先生博大襟怀和不朽业绩外,哪些地方还用建筑的有机组成部分直接表现中山先生的革命思想和伟大形象?

(四)课堂学习总结

1、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内容:说明中山陵的特征

2、说明的时候采用什么顺序:空间顺序(行踪)

3、其他

(五)课内练习

《基础训练》21页

(六)课外作业

1、语文学习小组的同学讨论决定。

2、查阅有关孙中山的资料,进一步理解他的高尚人格和不朽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