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优秀教案
1、课文鉴赏说明
本文是孔子“因材施教”的范例。通过孔子和四个学生的谈话,以言志为线索,写出了学生们的志趣、性格,表达了孔子的思想、态度。
2、整体感知
课文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段)。
这一部分,孔子向学生问志。但孔子没有直接让弟子言志,而是先用温和自谦的话打消学生的顾虑,为他们创造一个轻松、亲切、活跃的环境。孔子一出场,就给人以态度和蔼、思想明智、胸襟开阔的印象,可见孔子确实是一位高明的老师。
第二部分(“子路率尔”——“吾与点也。”),可分四个层次。
第1个层次(“子路率尔”——“夫子哂之。”):这一层次,写子路述说己志。孔子见子路不谦让,所以笑他。既是暗示性的批评,又不伤其自尊。
第2个层次(“求,尔何如?”——“以俟君子。”):这一层次,写冉有述志。他“长于政事”,认为儒家的最高理想——实现礼治,要等待君子协助才能办到。
第3个层次(“赤,尔何如”——“愿为小相焉。”):这一层次,记述公西华述志。他很重视礼治,年龄虽小,态度却很谦恭。
第4个层次(“点,尔何如?”——“吾与点也。”):这一层次,写曾皙述志。孔子对曾皙予以赞扬。
相关内容
-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是必修几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是必修几,,侍坐是人教版高一必修。《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人教版高一必修),通过孔子与四弟子以“言志”为中心的一番对话,表现了弟子们的志趣与性格和孔子循循善诱的大教育家风范,同时反映了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以礼乐治国”的政治主张。《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选自《论语·先进》,标题为后人所加。文章记录的是孔子和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这四个弟子“言志”的一段话。生...
-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表达什么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表达什么,,本文通过记述孔子和四个弟子言志的一次谈话,反映了儒家“足食足兵”“先富后教”“礼乐治国”的政治思想及孔子循循善诱、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文章记录的是孔子和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这四个弟子“言志”的一段话。生动再现了孔子和学生一起畅谈理想的情形。子路的轻率急躁,冉有的谦虚,公西华的委婉曲致,曾皙的高雅宁静,给人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是一段可读性很强的文章。孔子简介:孔...
-
读子路曾皙冉有人生启示
读子路曾皙冉有人生启示,,《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是《论语》中的名篇。其主要内容是记述孔子诱导学生畅谈个人志向及孔子对学生的评价。文章先是叙述孔子启发学生言志,然后是四个学生分别谈志。在孔子的开导下,子路“率尔而对”,直言其志,表示他可以领导一个夹在大国中间、地理环境不好的“千乘之国”,三年之后,他坚信可以做到外抗强敌,内拯饥馑,而且还可以使那里的人们懂得道德礼法。由于子路毫不客气地把他的雄大抱...
-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4个人的观点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4个人的观点,,《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4个人的观点:1、子路:坦诚、鲁莽。观点原文: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观点释义:子路率先回答说到,我自己的理想,就是可以有一个国家,可以有一千辆的车,可以在大国之间可以周旋,然后用自己的军队,去解决人们的饥荒问题,如果可以这样做,大约也就三年了,...
-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4个学生的特点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4个学生的特点,,《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4个学生的特点:1、子路:坦诚、鲁莽。观点原文: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观点释义:子路率先回答说到,我自己的理想,就是可以有一个国家,可以有一千辆的车,可以在大国之间可以周旋,然后用自己的军队,去解决人们的饥荒问题,如果可以这样做,大约也就三年...
-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1致12段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1致12段,,《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1致12段:第一部分(第1段):孔子问志。第二部分(“子路率尔”——“吾与点也”):学生应答。第三部分(“三子者出”——文末):孔子点评。《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人物性格:孔子是一个既热情而又严格的老师一一态度度谦和、亲切,批评含蓄,耐心地诱导、热情地鼓励;既是教育家又是思想家一一因材施教,善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高屋建瓴...
-
季氏将伐颛臾而的意思
季氏将伐颛臾而的意思,,季孙氏将要讨伐颛臾。冉有、季路拜见孔子说:“季孙氏要对颛臾用兵。”孔子说:“冉有!恐怕应该责备你们吧。那颛臾,先王曾把颛臾的国君当作主管东蒙山祭祀的人,而且它地处鲁国境内,是鲁国的藩属国,为什么要讨伐它呢?”季孙氏将要讨伐颛臾。冉有、季路拜见孔子说:“季孙氏要对颛臾用兵。”孔子说:“冉有!恐怕应该责备你们吧。那颛臾,先王曾把颛臾的国君当作主管东蒙山祭祀的人,而且它地处鲁国境...
-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5.3基础题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5.3基础题,,《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基础题:一、为下列各组句子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1.居①坐②处于③居④住处⑤处在某种地位或某地方⑥占,占据⑦积蓄,储存⑧平日,平时⑨用于“有顷”“久之”“顷之”等前面,表示相隔一段时间,意义较虚,相当于“过了……”(1)居则曰,“不吾知也!”()(2)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3)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4)居十...
-
季氏将伐颛臾而字意思
季氏将伐颛臾而字意思,,季孙氏将要讨伐颛臾。冉有、季路拜见孔子说:“季孙氏要对颛臾用兵。”孔子说:“冉有!恐怕应该责备你们吧。那颛臾,先王曾把颛臾的国君当作主管东蒙山祭祀的人,而且它地处鲁国境内,是鲁国的藩属国,为什么要讨伐它呢?”季孙氏将要讨伐颛臾。冉有、季路拜见孔子说:“季孙氏要对颛臾用兵。”孔子说:“冉有!恐怕应该责备你们吧。那颛臾,先王曾把颛臾的国君当作主管东蒙山祭祀的人,而且它地处鲁国境...
-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2022用背吗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2022用背吗,,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论语〔先秦〕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4人志向性格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4人志向性格,,子路性格主要特征是直率,果决,勇武,是第一个回答孔子问题的,但从细节可以看出来,子路的理想和孔子是不同的,且孔子是不同意的,因为子路在治理国家层面上崇尚武力,孔子则主张以德治国,子路后在卫国的战乱中死去,本来他可以不去卫国的,但还是去了,所以说子路大范围可以定义为一个莽夫,终究因为自己的性格特征死去,但子路是值得尊敬的一个人,他言出必行、多才多艺、虚心好学,孔...
-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翻译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翻译,,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的意思是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箪饭,—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屋里。这句话赞美了颜回生活简朴,不随波逐流追求名利的高尚品质。别人都忍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出自《论语·雍也》这篇文章,描述了颜回的简朴的生活。颜回是春秋末期鲁国思想家,儒客大家,孔门七十二贤之首。十三岁拜孔子为师,终生师事之,是孔子最得意的门生。孔...
-
季氏将伐颛臾而谋动干戈于绑内的意思
季氏将伐颛臾而谋动干戈于绑内的意思,,而谋动干戈于绑内的意思:想要在国家内发动战争。1、原文:季氏将伐颛(zhuān)臾(yú)。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zhuān)臾(yú)。”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shè)稷( jì)之臣也。何以伐为?”冉有曰:“夫(f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
-
那个星期天概括
那个星期天概括,,《那个星期天》写了“我”第一次殷切地盼望母亲带“我”出去玩的经历,通过动作、环境等描写了“我”等候时的情景,表现了“我”从满怀希望到失望透顶,直至彻底“绝望”的心理变化过程,展示了“我”细腻、敏感、丰富的情感世界。《那个星期天》是人教版部编本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第二篇,本单元注重引导学生体验和感受生活,通过朗读的方式整体上感知和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字里行间所蕴含的细腻情感。...
-
杨氏之子中孔君平是谁
杨氏之子中孔君平是谁,,杨氏子是杨修,孔君平是孔子的第26代后人杨 氏 之 子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白话译文:在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一个九岁的儿子,非常聪明。有一天,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恰巧他的父亲不在家,孔君平就把这个孩子叫了出来。孩子给孔君平端来了水果,水果中有杨梅...
-
大学之道个人修养的两句
大学之道个人修养的两句,,1.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2.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3.福润物,德润身,心宽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4.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菑必逮夫身。“大学之道”是儒学经典《大学》开篇第一句。《大学》原本是《礼记》中的...
-
大学生满江红读后感
大学生满江红读后感,,“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意思是岳飞虚度半生,无业绩可夸耀,行军千里征程都有如月掩云中,或是八千里征程都在艰难、黑暗之中进行。这种字面诠释看似通顺,但不求得其内涵和旨意的联贯,意境也很平庸。试想“三十功名”看似自谦实则自负,一般写实性的“八千里路”怎可与之!而且岳飞十年征战,轮蹄如电,“八千里”不过零头小数罢了!“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这两句话很好理解,可作...
-
猎人海力布案例分析和反思
猎人海力布案例分析和反思,,《猎人海力布》案例分析:一、学习目标1.自学课文,理解课文内容。2.抓住文中描写人物言行的词句,学习海力布热心助人,舍己救人的高贵品质。3.了解民间故事的相关知识,培养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二、教学步骤导入新课据说在内蒙古自治区的山村,有一块奇特的石头,传说这块石头是猎人海力布变的。海力布是一个猎人,怎么变成了一块石头呢?请大家来看一看这个故事吧!(动画欣赏)整体感知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