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刿论战一词多义
1.故
(公问其故):原因,缘故
(故逐之):所以
2.从:
(民弗从)听
(战则请从)跟随
3.其:
(其乡人曰)代他的,这里指曹刿
(吾视其辙乱)他们,指齐军
4.以:
(何以战)凭借
(必以信)按照
5.请:(曹刿请见)请求
(战则请从)请允许我
6.之:
(小大之狱)助词,的
(公与之乘)代词,代曹刿
7.安:
(衣食所安) 养
(安求其能千里也) 怎么
8.加: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戴上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虚报
9. 间:
(又间(jiàn)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暗使
颓(tui)然乎其间(jīan)者)中间,当中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jiàn)焉)参与
(安得广厦千万间)表示房屋的量词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一会儿,顷刻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夹杂
(虽与外人间隔)间断
(奉命于危难之间)中间
(时时而间进)偶尔。
相关内容
-
桃花源记中的一词多义
桃花源记中的一词多义,,1、寻:(1)寻向所志(动词,寻找)(2)寻病终(副词“不久”)2、舍:(1)便舍船(舍(shě),动词,舍弃。)(2)屋舍俨然[舍(shè),名词,“房屋”)3、中:(1)中无杂树(“中间”)(2)晋太元中(“年间”)(3)其中往来种作(“里面”)4、志:(1)处处志之(动词,“做记号”)(2)寻向所志(志,独字译为做标记.与所连用,译为'所做的标记')5、之:(1)忘路...
-
屈原列传而一词多义
屈原列传而一词多义,,1、害A、争宠而心害其能(妒忌)B、为陶谦所害(杀害)C、除国之大害(祸害)D、不能害人(损害,伤害)2、疾A、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恨,痛心)B、疾在腠理(疾病)C、疾风知劲草(快,急速)D、君子疾夫舍曰欲之(厌恶,憎恨)E、吾疾贫富不均(痛恨)3、许A、而赵不许,曲在赵(答应)B、时人莫之许也(承认)C、先生不知何许人也(处所,地方,常与疑问代词“何”连用)D、塞上长城空自...
-
廉颇蔺相如列传一词多义
廉颇蔺相如列传一词多义,,1、为①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演奏)②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是)③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成为)④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作为)⑤拜为上卿(担当)2、负①秦贪,负其强(倚仗,凭借)②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辜负,对不起)③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违背)④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使……承担)⑤廉颇闻之,肉袒负荆(背着)3、使①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派)②其人勇士,有智谋,...
-
马说一词多义
马说一词多义,,《马说》一词多义:1、之虽有千里之能:的。辱于奴隶人之手:的,结构助词。马之千里者:结构助词,定语后置标志。无义。策之不以其道:它,代词。食之不能尽其才:代词,它,在本文中代指千里马。2、能虽有千里之能:才能,能力。安求其能千里也:能够。3、策策之不以其道:名词活用动词,用鞭子打。执策而临之:马鞭。(策勋十二转:动词,记载 ——自《木兰》)。4、而鸣之而不能通其意:连词,表转折,但...
-
出师表一词多义
出师表一词多义,,【以】1、先帝不以臣卑鄙:连词,因为2、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介词,把3、受命以来,夙夜忧叹:介词,表时间4、以塞忠谏之路:连词,以致5、以光先帝遗德:介词,用来【于】1、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介词,对2、受任于败军之际:介词,在【之】1、忠志之士:助词,的2、欲报之于陛下也:代词,先帝的殊遇【遗】1、以光先帝遗德:动词,遗留2、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动词,给予【所以】1、此先帝所...
-
短文二篇11课的一词多义
短文二篇11课的一词多义,,1、个屋子的灯的开关,亮了。我松了口气。2、突然想起了敲门声,我已经,想不做声,忽然想起电视里说有的小偷先是敲门,如果没有人就入室盗窃。怎么办?怎么办?3、我慢慢走过去问:“谁啊?”我尽量放平心态,对方没有回音,只是敲门,是不是想等我开门再把我干掉?如果不开门,他一定会用什么方法进来啊!我心生一计——“爸,不知道是谁啊,就只敲门!”我对屋子喊。“得了,你爸根本没在家!”...
-
老子四章一词多义
老子四章一词多义,,《老子》四章一词多义:自是者不彰(动词,认为正确,肯定)斯是陋室(动词,表判断)是寡人之过也(指示代词,此)其在道也(语气助词,用在句末,舒缓语气)无能为也已(语气助词,用在句末,增强陈述的语气)为之于未有(动词,做)不足为外人道也(介词,向)为仲卿母所遣(介词,被)何辞为(句末语气助词,表反问)《老子》四章词类活用:形容词的活用自见者不明(形容词作动词,明察)自是者不彰(形容...
-
论语十二章一词多义
论语十二章一词多义,,一、一词多义:1、为:可以为师矣:当、做为人谋而不忠乎:替2、知:人不知而不愠:了解温故而知新:懂得3、而:人不知而不愠:表转折温故而知新:表顺承博学而笃志:表并列4、其:仁在其中矣:它的其不善者而改之:他人二、通假字:1、不亦说乎说:同悦,喜悦、愉快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有:同又,放在整数与零数之间三、词类活用:1、学而时习之时:名词--状语,按时2、吾日三省吾身日:名词--...
-
阿房宫赋一词多义
阿房宫赋一词多义,,一词多义有爱、取、族、焉、而、夫等。例如,族秦者秦也,族的意思是灭族;士大夫之族,族的意思是类;遂并起而亡秦族矣,族的意思是家族。一词多义一:1、六王毕,四海一(统一。)2、楚人一炬,可怜焦土(数词。)3、黄鹤一去不复返(一旦。)4、而或长烟一空(全都。)5、用心一也(专一。)6、合从缔交,相与为一(一体。)7、五步一楼,十步一阁。(一座)8、一肌一容(每一)9、所以兴怀,其致...
-
六国论一词多义
六国论一词多义,,六国论一词多义以:1.秦以攻取之外 ( 用,凭 )2、以有尺寸之地 (才,可用而代替)3、举以予人 ( 来) 省略句:举之以予人4、以地事秦 ( 用)5、苟以天下之大(凭借)之:1、较秦之所得(结构助词,的)2、秦之所大欲(结构助词,的)3、以有尺寸之地(的 )4、子孙视之不甚惜 (代词,土地)5、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的 )6、奉之弥繁,侵之愈急(前一个“之”指奉秦之物...
-
过秦论一词多义
过秦论一词多义,,《过秦论》中的一词多义有:1.固①据崤函之固(险固,坚固,特指地势险要,城郭坚固,形容词用作名词)②君臣固守以窥周室(牢固,顽强,形容词)③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固守的据点,屏障,名词)2.因①因遗策(沿袭,动词)②因利乘便(趁着,介词)③因河为池(凭借,依据,介词)3.亡①秦无亡矢遗镞之费(丢失,损失,动词)②追亡逐北(逃亡,动词;此用作名词,...
-
不懂就要问先讲了什么?接着讲了什么?最后
不懂就要问先讲了什么?接着讲了什么?最后讲了什么?,,《不懂就要问》先讲了孙中山在私塾里读书,先生只让背诵,接着讲了孙中山因为不懂书里的意思就站起来请求先生讲解,最后讲先生对孙中山壮着胆子提问的反应,并且表明不懂就问的态度和勇气。原文: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读书。那时候上课,先生念,学生跟着念,咿咿呀呀,像唱歌一样。学生读熟了,先生就让他们一个一个地背诵。至于书里的意思,先生从来不讲。一天,孙中山来到...
-
十二生肖的读后感悟
十二生肖的读后感悟,,今天我看了《十二生肖的传说》这个故事。这个故事讲述了猫为什么跑得快,却没有成为十二生肖的故事。传说有一年,玉皇大帝邀请所有的动物参加他的生日宴会,并决定按前来祝贺生日的报到顺序选定十二种动物,作为通往上天之路的守卫,并按年轮流值班。当时,老鼠和猫是邻居,但又高又胖的猫常常欺负弱小的老鼠,而猫有个贪睡的坏习惯。接到玉皇大帝的邀请后,老鼠想:我要趁这个机会报复猫。所以,当猫请求老...
-
异步和同步的区别在哪
异步和同步的区别在哪,,1、同步:同步是指一个进程在执行某个请求的时候,如果该请求需要一段时间才能返回信息,那么这个进程会一直等待下去,直到收到返回信息才继续执行下去。2、异步:异步是指进程不需要一直等待下去,而是继续执行下面的操作,不管其他进程的状态,当有信息返回的时候会通知进程进行处理,这样就可以提高执行的效率了,即异步是我们发出的一个请求,该请求会在后台自动发出并获取数据,然后对数据进行处理...
-
同步和异步区别js
同步和异步区别js,,1. 同步的请求的时候,代码好比在排队,必须是一个挨着一个地去执行,前面的没有结束,后面的代码就处于一个阻塞的状态。2. 异步执行的时候,数据请求的同时,其他代码语句也可以同步执行,比如,在数据请求的时候,由于某些愿意,需要慢慢的返回请求结果,在这个时候带宽是很空闲的,那么,代码不会等到前面的数据完全请求返回就可以开始后面的代码运行。...
-
鱼我所欲也教案
鱼我所欲也教案,,教学目标1、掌握文章生字词,积累常用文言词汇,包括实词和虚词。2、翻译文段内容,了解每一文段的中心意思,理解作者的论述观点、论证方法和论证思路。3、理解作者对舍生取义的高度赞扬和对见利忘义的强烈批判之情,努力做一名有正义之心的人。重点难点重点:翻译句子和文段,理解全文内容并积累常用词汇:通假字、一词多义等难点:理解作者的中心论点,并把握作者论证推理的过程和方法,明确作者对舍生取义...
-
五人墓碑记译文及注释
五人墓碑记译文及注释,,译文:(墓中的)五个人,就是当周蓼洲先生被捕的时候,激于义愤而死于这件事的。到了现在,本郡有声望的士大夫们向有关当局请求,就清理已被废除的魏忠贤生祠旧址来安葬他们;并且在他们的墓门之前竖立碑石,来表彰他们的事迹。啊,也真是盛大隆重的事情呀!这五人的死,距离现在建墓安葬,时间不过十一个月罢了。在这十一个月当中,大凡富贵人家的子弟,意气豪放、志得意满的人,他们因患病而死,死后埋...
-
曹刿论战译文注释
曹刿论战译文注释,,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