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动力读后感200字

一直以来为提高自身和团队的积极性这件事感到很困惑,怎么才能让自己心无旁骛的全身心投入,整个团队可以为了共同的目标一致努力,碰巧遇到了丹尼尔·平克的《驱动力》这本书,从中也获得了不少不了解的东西,与大家简单分享一下。

驱动力3.0的升级,是趋势所需,在时代不断进步的同时,管理模式,驱动力方向也应随之改变。联想到自己困惑的两个方面,站在个人主体角度,会思考如何将自己的工作转换为自己的兴趣,或者如何在工作中找寻兴趣来使自己更好地完成本职工作。从管理者角度来看,如何对员工的自主性进行引导,环境的创造,以及管理制度的适当调整。

书中提到三种驱动力:

驱动力1.0是生物性驱动力,是指人们为解决温饱等基本需求而存在的生存冲动,是为了解决马斯洛需求理论中的生理和安全需求而产生的积极性;随着社会进步及经济、技术发展,人类的生活水平大为提高,驱动力1.0已经不是激发人们工作积极性的主要动力。

驱动力2.0是外在动机驱动力,表现为制度化的奖励和惩罚管理,即通常所说的“胡萝卜加大棒”,是“如果-那么”型驱动。驱动力2.0认为人类是懒惰和安于现状的,要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就要奖励好的行为,惩罚坏的行为”,好比要让一头驴子好好工作,最好在它表现好时给个胡萝卜,表现差用时用大棒子抡它,这样驴子就乖乖干活了,这也是目前大家普遍认为和接受的提高人的积极性的观点。驱动力2.0自工业革命开始广泛应用,是非常有效的、为目前多数企业所采取的、对推进全球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至关重要的积极性提高策略。

然而,经过现代专家的多种实验研究,“胡萝卜加大棒”模式的驱动力2.0,适用于简单、机械、重复性的推算型工作,而对需要思维和创新的、非重复性的探索型工作,不仅不能有效促进,反倒是有害和具有破坏性的,因为“胡萝卜加大棒”模式具有7个致命的弱点:令内在动力消失、令成绩下降、扼杀创造力、抑制善行、鼓励欺诈走捷径以及不道德行为、让人上瘾、滋生短视思维。

而驱动力3.0,即内在自主驱动力,才能激发人们满足马斯洛需求理论的最高层次即“自我实现需求”的欲望,才是个人、组织提高绩效、焕发工作热情的秘诀,才能真正调动人们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欲望,才是企业和个人突破瓶颈的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