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乙己籍贯
孔乙己年龄50岁左右 ,籍贯在鲁镇 学历是童生。
孔乙己是鲁迅小说《孔乙己》中的主人公。《孔乙己》是鲁迅在“五四”运动前夕继《狂人日记》之后写的第二篇白话小说,这篇小说描写一个没有考上秀才的读书人孔乙己,他丧失了做人的尊严,沦落为小酒店里人们嘲笑的对象,从而暴露了当时的社会问题。
孔乙己那可怜而可笑的个性特征及悲惨结局,既是旧中国广大下层知识分子认为只有科举一条出路的悲惨命运的生动写照,又是中国封建儒家独尊下科举制度“吃人”本质的具体表现。
环境造就人,孔乙己生活在新旧社会的过渡时期,其性格就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孔乙己善良朴实,另一方面他迂腐顽固,真是令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孔乙己这样性格的人物,毫无疑问是一个悲剧形象。
通过对孔乙己的悲惨遭遇的描写,反映了封建文化和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有力地控诉了科举制度的罪恶。小说也揭露和批判了封建社会的世态炎凉,人们精神的麻木。
相关内容
-
孔乙己名言
孔乙己名言,,孔乙己名言有:一、读书人窃书不为偷——鲁迅《孔乙己》 二、不多了,不多了,多乎哉?不多也——鲁迅《孔乙己》 三、哀其不幸,怒其不争。——鲁迅《孔乙己》 四、你可知道“茴”字有几种写法?——鲁迅《孔乙己》 五、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鲁迅《孔乙己》孔乙己》的语言特点: 用词准确生动是这篇文章的一个特点。具体表现在用具体形象的动词来描写静态的事物...
-
孔乙己600字
孔乙己600字,,《孔乙己》读后感小说反映了封建文化和封建教育对读书人的毒害,控诉了科举制度的罪恶;小说揭示了封建社会的世态炎凉,人们冷漠麻木、思想昏沉的精神状态,社会对于不幸者的冷酷,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封建社会的腐朽和病态。穿着破旧长衫的高大体型,青白的面色,深陷的带着伤痕和蓬乱的白色胡子,这就是鲁迅所描绘的孔乙己的样貌了,一口的之乎者也和爱面子就是它的特点,这种人物,是不值一看乃至一提的,但在别...
-
孔乙己8年
孔乙己8年,,《孔乙己》是近代文学巨匠鲁迅所著的短篇小说,最早发表在1919年4月《新青年》第六卷第四号 ,后编入《呐喊》,是鲁迅在“五四”运动前夕继《狂人日记》之后第二篇白话小说。序幕(第1—3段),介绍孔乙己活动的社会环境—鲁镇的咸亨酒店。第一层(第4—9段),写孔乙己的身份、地位、经历、言行、性格,是小说情节的开端和发展。第二层(第10—11段),描写孔乙己的不幸遭遇,是小说情节的高潮。第三...
-
孔乙己情节
孔乙己情节,,小说描写了孔乙己在封建腐朽思想和科举制度毒害下,精神上迂腐不堪、麻木不仁,生活上四体不勤、穷困潦倒,在人们的嘲笑戏谑中混度时日,最后被封建地主阶级所吞噬的悲惨形象。这篇小说以一位不谙世事的酒店小伙计的口吻,不动声色地讲述着孔乙己的凄惨遭遇,貌似平淡轻松,实则蕴涵着深沉的批判力量。值得注意的是,叙述者“我”实际上又是以一位对社会人生有着丰富体验和深刻认知的中年知识分子的口吻,回忆着二十...
-
奥林匹克精神层面上的文化
奥林匹克精神层面上的文化,,《奥林匹克精神与文化》内容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为奥林匹克运动,内容包括奥运史话、奥运组织、奥运比赛、奥运精神、奥运文化、奥运政治、奥运经济、奥运科技、奥运教育。下篇为中国与奥运,内容包括初识奥运、参与奥运、扬威奥运、申办奥运、筹办奥运、唱响奥运。《中等职业学校综合素养系列教材·奥林匹克精神与文化》中英对照,图文并茂,内容翔实。1、奥林匹克精神是人类精神信仰的回归。两千多...
-
孔乙己的主题思想
孔乙己的主题思想,,《孔乙己》的主题思想是通过对孔乙己后半生几个悲惨生活片断的描述,成功地塑造了封建末世备受科举制度摧残的下层知识分子的形象,控诉了封建制度的罪恶,揭示了国民当时的昏沉、麻木状态。《孔乙己》是近代文学巨匠鲁迅所著的短篇小说,最早发表在1919年4月《新青年》第六卷第四号 ,后编入《呐喊》,是鲁迅在“五四”运动前夕继《狂人日记》之后第二篇白话小说。孔乙己是一个在当时的社会中找不到自己...
-
孔乙己出自
孔乙己出自,,孔乙己出自鲁迅的《孔乙己》,最早发表在1919年4月《新青年》第六卷第四号,后编入《呐喊》,是鲁迅在“五四”运动前夕继《狂人日记》之后第二篇白话小说。小说描写了孔乙己在封建腐朽思想和科举制度毒害下,精神上迂腐不堪、麻木不仁,生活上四体不勤、穷困潦倒,在人们的嘲笑戏谑中混度时日,最后被封建地主阶级所吞噬的悲惨形象。篇幅不长,但是深刻揭露了当时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精神的毒害和封建制度“吃人...
-
孔乙己出生年月
孔乙己出生年月,,孔乙己年龄50岁左右 ,籍贯在鲁镇 学历是童生。孔乙己是鲁迅小说《孔乙己》中的主人公。《孔乙己》是鲁迅在“五四”运动前夕继《狂人日记》之后写的第二篇白话小说,这篇小说描写一个没有考上秀才的读书人孔乙己,他丧失了做人的尊严,沦落为小酒店里人们嘲笑的对象,从而暴露了当时的社会问题。孔乙己那可怜而可笑的个性特征及悲惨结局,既是旧中国广大下层知识分子认为只有科举一条出路的悲惨命运的生动...
-
一本二本的区别
一本二本的区别,,1、面试就业优势面试的精髓即择优录取,在两个应聘者各方面势均力敌时,名牌大学一本的毕业证书显然会使你脱颖而出,有一座大学"齐齐哈尔大学"每到招聘季有很多企业前来和毕业生签约,同样的北京科技大学也吸引了很多企业,清北更是企业们的抢手对象。2、考研差异导师都希望自己招收的学生勤奋刻苦、聪明伶俐、思维活跃创新,很显然的是二本当中也有这样优秀的学生,但区别就在一个概率的问题,能考上一本说...
-
跑完马拉松后应该注意什么
跑完马拉松后应该注意什么,,现在大家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都开始追求健康生活,运动就是很多人健康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运动有很多种,最为常见的就是跑步了,跑步还分为长短跑,还有一种“超长跑”,也就是马拉松,全长超过了42km,每年都有大量的业余和专业的马拉松比赛。马拉松是一项对身体机能挑战很大的运动,需要有不错的体质和惊人的毅力,毕竟一般人走完全程都非常困难,我们在跑完全程后可以喝点含有电解...
-
邓稼先300字小传
邓稼先300字小传,,邓稼先生于1924年6月25日安徽怀宁县书香门第之家。1945年昆明西南联合大学毕业,1948年到1950年赴美国普渡大学读理论物理。毕业时只有26岁,取得学位刚9天的“娃娃博士”放弃了美国优越生活和工作条件,回到祖国.此后八年间,他进行了中国原子核理论的研究。1953年与许鹿希结婚,许是五·四运动学生领袖、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德珩的长女。1956年,邓加入中国共产党。1...
-
水循环的四个地理意义
水循环的四个地理意义,,水循环指的是来自地球上所有不同地方上的水,然后通过自身吸收太阳的能量来改变自身状态并到地球上其他的地方。例如地面的水分被太阳蒸发成为空气中的水蒸气。很多人不知道水循环的四个地理意义是什么?其实解决这个问题也不难,答案是:1、水在不断地运动和转化的过程中使水资源不断更新。2、水循环维持了水的动态平衡。3、水循环可以进行物质的转移和能量的交换。它对于气候的调节很重要。4、具有搬...
-
哈姆莱特发生在哪国
哈姆莱特发生在哪国,,1、《哈姆雷特》发生在中世纪的在丹麦,取材于12世纪的《丹麦史》。2、《哈姆雷特》是威廉·莎士比亚创作于1599年至1602年间的一部悲剧作品,世界著名悲剧之一,也是莎士比亚最负盛名的剧本。该剧以中世纪丹麦宫廷为背景,通过哈姆雷特为父复仇的故事,真实描绘了文艺复兴晚期英国和欧洲社会的真实面貌,表现了作者对文艺复兴运动的深刻反思以及对人的命运与前途的深切关注。作品代表着整个西方...
-
九寸蛋糕适合多少人
九寸蛋糕适合多少人,,选择蛋糕一般都是场合、送的对象以及人数来定,不过抛开这些因素,最重要的还是对方的喜好。家里有小孩子生日时,选择一个卡通的蛋糕现在受小朋友欢迎的人物就是喜羊羊、熊出没、小猪佩奇、汪汪队、奥特曼等等。9寸蛋糕直径是22厘米,2.5磅,如果光是小孩子吃,建议9寸10个人吃。祝寿的蛋糕,可以选择寓意比较好的,例如寿桃、不老松、仙鹤等等图案,寓意着寿与天齐、长命百岁。有糖尿病、高血压等...
-
琥珀形成的过程是什么
琥珀形成的过程是什么,,1、首先是从柏松树上分泌出树脂掉落在地上,树脂掉落地上之后会被深埋进土层里,树脂长期在地里埋着逐渐石化,经过大自然的冲刷、沉积,最终形成了琥珀。2、在大约4500-9900万年前,地球上存在许许多多的松柏科、豆科、南洋杉科等富含树脂的植物,这些植物分泌出来的树脂汁液受重力的影响,会滴落到地上,进而随着地质运动被掩埋到地下,之后在历经千万年的压力和热力作用,最终石化,形成了我...
-
十羊九不全一全坐殿前是什么意思
十羊九不全一全坐殿前是什么意思,,十羊九不全一全坐殿前的意思实际上就是一个农村的俗语,其实意思就是表示只要是个属羊的人,他们可能在十个里面就有九个是属于命不好的,也就说只有一个人可以过得生活很好。一般来说农村里面都是觉得属羊的都不会成为大家羡慕的对象,而且在农村,大家结婚的时候一般都是拒绝找个属羊的对象的,毕竟都有这种十羊九不全一全坐殿前的说法了,就担心以后的日子就会过的非常的辛苦,但是实际上这些...
-
阿Q正传开心话
阿Q正传开心话,,似乎《阿Q正传》里那个讲故事和发议论的“我”,就等于鲁迅本人,他在小说里全部的功能就只是传达鲁迅的自我意识。而事实上,详察作品文本,再关联鲁迅创作《阿Q正传》时的基本社会背景,讲述阿Q故事的这个“我”究竟是在完全代表鲁迅本尊,还是鲁迅根据他在创作当时所面对的客观对象和客观语境,着意设置、精心塑造的一个只闻其声而不见其人的小说中的特殊人物?这仍然是个可能耽搁了100年但还需要认真回...
-
哈姆莱特发生在中世纪的英国
哈姆莱特发生在中世纪的英国,,《哈姆雷特》创作的故事背景:当时是中世纪的封建社会,而故事发生在丹麦。该剧取材于12世纪的《丹麦史》。《哈姆雷特》写于17世纪初,该剧以中世纪丹麦宫廷为背景,通过哈姆雷特为父复仇的故事,真实描绘了文艺复兴晚期英国和欧洲社会的真实面貌,表现了作者对文艺复兴运动的深刻反思以及对人的命运与前途的深切关注。《哈姆雷特》是借丹麦八世纪的历史反映十六世纪末和十七世纪初的英国社会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