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泰山记原文注释及翻译

[注 释]

①阳: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②汶(wèn)水;大汶河,发源于山东莱芜县东北原山。③阴:山的北面或水的南面。④济(jǐ)水:发源于河南省济源县西王屋山,现故道已淤塞,下游为黄河所占。⑤阳谷:山南面谷中的水。谷,两山间的流水道,现在通称“山涧”。⑥当:在。⑦者:……的地方。⑧古长城:指战国时齐国在同鲁国分界处所筑长城的遗址。⑨日观峰:泰山山顶东岩,是泰山观日出的地方。⑩以:介词,在。(11)乘:趁,这里有“冒着”的意思。(12)历:经过。(13)齐河、长清:都是山东省的县名。(14)之;这。(15)限:界限,这里指城墙。(16)至:抵达。(17)于:介词,到。(18)泰安:县名,在泰山南,今泰安市。(19)是:这。(20)丁未:指农历十二月二十八日。古人常用“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循环相配,用来表示年或日。(21)子颍(yǐng):朱孝纯的字。(22)磴(dèng):石头台阶。(23)有:同“又”。(24)中谷:指中谷的水,借地点代替事物。(25)郦道元:字善长,北魏人,所著《水经注》是我国古代的地理学名著,文笔优美,在文学史上也有很高的地位。(26)环水:就是泰安的护城河。(27)循以入:“循之以入” 的省略。循,顺着。以,连词,而。(28)道:名词,用如动词,“走”的意思。(29)少半:小半。(30)复:再。(31)巅(diān):山顶。(32)之:指东谷水。(33)及:到。(34)崖:山崖。(35)限:名词,作状语,意为“像门槛似的”。(36)当:阻、拦。(37)世:世人。(38)云:句末助词。(39)几(jī):几乎。(40)及:等到。(41)既:已经,……以后。(42)苍山:青山。(43)负:背,引申为覆盖。(44)烛:火炬,名词用如动词,“照耀”的意思。(45)城郭:这里指泰安城。(46)徂徕(cúlái):山名,在泰安县东南。(47)居:停留。(48) “若……然”:“像……那样”。(49)戊(wù)申:十二月二十九。(50)晦(huì):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51)鼓:古代夜间击鼓报更,所以借作“更”的代称。(52)日观亭:亭名,在日观峰。(53)漫:弥漫。(54)稍:依稀,隐约。(55)摴蒲(chū pú):古代的一种赌具,又作“樗蒲”,一共五个,也叫“五木”。(56)极天:天边。极,尽头。(57)须臾:顷刻,片刻。(58)采:通“彩”。(59)上:上升,动词。(60)正赤:纯红。(61)丹:朱砂。(62)动摇:这里指浮动。(63)承:托,捧,(64)或:不定代词,有人。(65)东海:泛指东边的大海。(66)或……或……:有的……有的……。(67)日:这里指日照。(68)否:没有。(69)绛(jiàng):大红。(70)皓(hào):白色。(71)驳:杂。(72)偻(lǚ):脊背弯曲,引申为鞠躬致意。(73)岱祠:东岳大帝庙。(74)碧霞元君:传说中东岳大帝的女儿。(75)行宫:皇帝外出巡行临时居住的地方。(76)是日:这一天。(77)显庆:唐高宗的年号。(78)其:那些。(79)漫:磨灭,模糊。(80)失:缺失。(81)当道:在路旁。当,在。(82)圜:通“圆”。(83)生石罅(xià):“生于石罅”的省略。罅,裂缝。(84)瀑水: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