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赋原文注释

一、一词多义

1、望

七月既望(名词,阴历的每月十五日)

望美人兮天一方(动词 眺望,向远处看)

2、歌

扣舷而歌(唱)

歌曰(歌词)

倚歌而和之(歌声)

3、如

纵一苇之所如(往)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像)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像)

4、然

其声呜呜然(……的样子,像声词词尾)

何为其然也(这样)

5、长

抱明月而长终(永远)

而卒莫消长也(增长)

6、于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在)

月出于东山之上(从)

徘徊于斗牛之间(在)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介词,被。状语后置)

托遗响于悲风(给)

7、之

凌万顷之茫然(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词)

扣舷而歌之(音节助词)

倚歌而和之(代词,代“歌”)

哀吾生之须臾(助词,取独)

二、通假字

1、举酒属客 (“属”通“嘱”,致意,此处引申为“劝酒”) 注:{高中课本上没有标明“属”通“嘱”}

2、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冯”通“凭” 乘)

3、山川相缪(“缪”通“缭” 盘绕,环绕)

4.杯盘狼籍 (籍,通“藉”,凌乱)

5.举匏尊以相属(尊,通“樽”,酒杯)注:人教版中为“樽”

6.扣舷而歌之 (扣通“叩”,敲打)

三、古今异义

1、望(美人)兮天一方

古义:内心所思慕的人。古人常用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事物的象征。

今义:美貌的人。

2、(凌)万顷之茫然

古义:越过。

今义:欺辱,欺侮。

3、凌万顷之(茫然)

古义:辽阔的样子。

今义:完全不知道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