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州六月荔枝丹公开课教案
(一)导入新课
导语:北宋著名诗人苏东坡被贬岭南。诗人在遭受了政治上的残酷打击的同时,却得以尽情尽兴品尝岭南特产——荔枝。对此,诗人欣喜万分,赋诗以表明心迹:“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荔枝何以能使得诗人乐而不归?我们来学习贾祖璋的《南州六月荔枝丹》
板书课题:南州六月荔枝丹
贾祖璋
(二)出示目标
1、掌握荔枝的形态及内部特征
2、分析引用古诗文的作用
3、把握文章的说明顺序
4、品味缜密准确的语言
投影显示上述目标,学生齐读目标
(三)出示学法
筛选信息,抓住特征;
自主阅读,合作探究;
交流展示,拓展提升。
(四)研讨目标
第一、解决第一个问题
投影显示目标:本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荔枝的基本特征?
要求:学生快速浏览课文,勾画与荔枝特征有关的语词。讨论,小组展示:
1、外部:外壳(粗糙);颜色(深红或紫色);形状(心脏形,卵圆形或圆形);大小(直径三到四厘米);重量(十余克到二十余克)
2、内部:膜(白、轻、薄、艳);肉(白色半透明,,味甜微酸);核(长圆形,表面光滑而色棕褐,无核)
3、生长:花期(二月初到四月初);产地(我国);古籍记载;习性(喜温暖)
生小结:从外部到内部,再到生长情况等方面介绍荔枝,具体、生动、准确。
第二,解决第二个问题
投影显示目标:
1、本文运用哪些方法进行说明?
2、最突出、最典型的说明方法是什么?分析其作用。
回顾旧知:初中学过几种说明方法?
明确:举例子、举数字、打比方(比喻)列图表、分类别、引用、下定义、作诠释等。
要求:浏览课文,就第一个小问题进行讨论。小组交流意见,形成本组结论:
展示:
举例子:20世纪60年代,广东调查所得,有鹅蛋荔和丁香大荔,重达四五十克。据记载,南越王尉佗曾向汉高祖进贡荔枝。
举数字:花期是二月初到四月初。荔枝大小通常直径三到四厘米。重十余克到二十余克。
打比方:心脏形,有细长如指形的“龙牙”,有圆小如珠的“珍珠”。
接下来就第二个小问题进行研讨:
扫读文本,自主学习,思考。将用得最多或者比较普遍的一种方法找出来。
明确:引用古诗文
要求:学生将文中引用的古诗文勾画出来,小组推荐代表有感情地朗读。
小组讨论:引用这些古诗文有什么作用?
展示:
“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雪,浆液甘酸如醴酪”——荔枝的外形及内部结构特点。
“飞焰欲横天”“红云几万重”——成片荔枝树林的景色。
“南州六月荔枝丹”——荔枝的产地、成熟期、颜色。
“盈盈荷瓣风前落,片片桃花雨后娇”——膜的轻、薄、艳。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不耐贮藏、运输。
要求:再读文本,分析引用古诗文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提醒:注意标题,开头,中间,结尾。
组内争议,组间交流。
展示:
以诗句为题概括文章的基本内容,引起阅读兴趣。
开头引用白居易的文章,概括介绍以前对荔枝的总体印象,引发质疑。
中间部分针对荔枝的几个特征(外壳、颜色、膜、不耐贮藏、习性)引用诗文进行具体生动形象的说明。
结尾引用苏东坡的诗句点出荔枝的发展前景。
师小结:引用古诗文,使文章的语言丰富多彩。文章富于文学性、趣味性。体现科学小品文艺性的特点。同时,文中引用古诗文也使得文章的结构脉络异常清晰:总——分——总
第三、解决第三个问题
投影显示目标:作者按怎样的顺序进行说明?
要求:浏览课文,回顾第一个大问题,讨论。
明确:先说果实,后说花期、产地、古籍记载、习性,是先主后次。就果实来说先外部后内部,是从外到内,由表及里。
师小结:抓住荔枝的基本特征,整体上从主到次。具体到果实上,从外到内,由表及里。尽管材料多却组织得井然有序,详略得当,脉络清晰,一目了然。
第四、解决第四个问题
投影显示目标:品味精确的语言。
学生浏览课文,找出用词精确的语句加以解释。
展示:
大多数是深红或紫色……也有淡红色的,又有黄荔,淡红色而略带淡红。
荔枝大小通常直径三到四厘米。
荔枝花期是二月初到四月初。
师小结:语言的精确性体现了科学小品的科学性、严谨性。准确地介绍了荔枝的'基本特征。
(五)自主互动
再读课文,把不懂的问题提出来,自主交流解决。
问题组:本文还有那些说明方法?举例说明。
互动展示:作诠释,引用史料。
(六)探究拓展
投影显示:请同学们写一段有关荔枝的文字,把文中引用的古诗文连缀起来。比一比,看谁写的又快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