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趣谈说课稿

《京剧趣谈》说课稿

一、说教材

《京剧趣谈》是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第七单元以让学生体会艺术之美为主题编排课文,而本课就向学生介绍了我国京剧艺术中“马鞭”和“亮相”这两种艺术表现形式。作者徐北城用通俗幽默的语言将这些奥秘娓娓道来,不仅介绍了关于京剧的知识,也流露了作者对于京剧的喜爱和对传统文化的自豪感。这篇课文也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我国京剧艺术的独特魅力。

二、说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借助文中的描述展开想象,体会京剧的魅力。(教学重点)

3.能了解课文中介绍的关于京剧的常识及艺术特色,接受京剧文化的熏陶。(教学难点)

三、说教法学法

《语文课标》指出:在教学中要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我的课堂教学思路是:导入课题——设疑自探——解疑合探——质疑再探——拓展运用。本文语言通俗,生动幽默,能较好地吸引学生阅读。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分析能力,因此,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我主要采用:自读感悟、合作交流的方法,师生、生生互动,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同时围绕文中的重点句子,运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发挥想象,联系实际,理解句子的内涵.

四、说合探过程

在解疑合探这个重要的教学环节,我以解决以上三个问题为主线,设计自探提示,以问题促阅读、促思考,促讨论,既放手让学生去自学,又让学生有针对性地去解决问题,不偏离学习重点。

我设计的自探提示如下:

自探提示1:

快速浏览课文,根据课文的小标题说说课文从哪些方面谈京剧的趣味。

自探提示2:

自读《马鞭》这一部分,思考讨论:

1.这部分主要介绍了哪两类道具?

2.说说京剧表演中为什么演员不能骑真马?

3.京剧是如何解决“骑马”表演中遇到的问题的?

4.舞台表演中使用“马鞭”的作用是什么?

5.说说作者举了哪些虚拟道具的例子,找出能体现虚拟道具妙处的关键词句,谈谈自己的体会。

(学生分组,合作学习,汇报交流。)

表演悟趣:1.穿针引线2.骑马3.饥饿4.酒足饭饱(可任选)

自探提示3:

浏览课文《亮相》部分,思考讨论:

1.这部分写了亮相的哪两种表现形式?

2.这两种表现形式分别有什么特点?妙在何处?在文中画出相关语句,体会“亮相”这种艺术形式的高妙之处。

3.找出对观众进行描写的句子,思考:这些句子可以略去吗?为什么?

(学生分组,合作学习,汇报交流。)

五、说板书总结:

我这节课的板书没有用到传统的板书,而是用电子板书的形式,直接把板书内容在PPT的黑板图片上展示出来,方便快捷,直观实用,浓缩了课文的主要内容。我和学生们借助板书一起回顾了课文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我又设计了让学生根据板书和课文内容完成情景对话的环节,让学生两两结合进行对话,学生很感兴趣,自然也乐于表达,此环节的设计既对学生进行了口语交际训练,又让他们巩固了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可谓一举两得。

六、说随堂练习我能行:

我设计了两大题:一是根据意思说词语,二是根据课文内容填空。设计目的就是巩固基础知识,进一步深化学生对重点内容的理解。

七、说拓展运用:走近京剧

我首先让学生在欣赏图片的同时,读一读和京剧相关的句子,以开阔学生的视野,积累和戏曲相关的句子,进一步激发学生对京剧的热爱。

然后我和学生一起来总结,齐读总结语,让学生在读中提高对京剧的认识,坚定传承京剧文化的决心。

之后我安排学生欣赏京剧艺术家的精彩表演视频:《拾玉镯》《金玉奴》选段。

当学生希望走近京剧、了解京剧的兴趣被激发起来后,我顺势布置了课外作业,将对京剧的了解延伸到课外,我让学生们搜集资料或观看京剧表演,了解京剧的更多知识,并和同学们分享。这样,课结束了,而学生对京剧的了解兴趣却没有终止。这也正是我们这节课所期望达成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