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里的生物3到9主要内容
《表里的生物》3到9自然段运用心理和对话描写,写父亲不让“我”动表,更激发了“我”的好奇心,我猜想有个生物被父亲关在表里。
《表里的生物》本文叙述了作者小时候的一段幼稚可笑的经历。他听到父亲的表里发出清脆的声音,并认为里面一定有一个小生物,当父亲打开表盖,说摆来摆去的小东西是蝎子的尾巴,他便信以为真。表现了童年的“我”是个天真无邪、善于观察和思考,对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的孩子。本文表达了作者对那段天真又充满好奇的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
《表里的生物》段落大意:
第一种:
第一部分(1~9):写“我”小时候以为凡是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所以“我”猜测爸爸的手表里有个生物。
第二部分(10~19):写父亲打开表盖让“我“看到了里面的世界,并告诉“我”里面有个小蝎子,不能动。他的话“证实”了“我”的猜测。
第三部分(20~21):写“我”持续很久见人就说起父亲表里的蝎子。
第二种:
第一部分(1.2自然段),从作者儿时的生活环境和对于声音的认识写起,引出我的疑问。(疑问:只有活的生物才能发出声音,为什么父亲的怀表会发声呢?)
第二部分(3—9自然段),运用心理和对话描写,写父亲不让“我”动表,更激发了“我”的好奇心,我猜想有个生物被父亲关在表里。
第三部分(10—19自然段),写父亲打开表,并告诉“我”摆动的是蝎子的尾巴。
第四部分(20、21自然段),写“我”见人就说父亲的表里有小蝎子。
相关内容
-
人类的老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人类的老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1、人类的老师是谁?2、它们为什么是人类的老师?3、为什么鱼类是人类的“老师”呢?4、科学家从鱼儿在水中自由升降的现象得到了什么启示?5、自然界可以充任人类老师的生物还有哪些?扩展资料原文节选:科学家们研究了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从中得到启示,发明了雷达。可以说蝙蝠是人类的“老师”。其实,自然界里可以充当人类“老师”的生物何止蝙蝠一种。人类自古就想像鸟儿一样飞上蓝天。科...
-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主要内容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主要内容,,1、《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主要内容:全文先提出论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而后指出传统教育的弊病,接着作者从科学发展历史的角度分析科学上的实验精神的重要性,然后作者指出中国学生偏重于理论而轻视实验的事实,并以个人的经验为证揭露了传统教育的弊病,最后作者呼吁年轻学生要有格物致知精神。2、《应有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作者是美籍华裔物理学家丁肇中。全文是一篇议论文,...
-
人类的老师是几年级的课文
人类的老师是几年级的课文,,四年级的课文第一个自然段:写人类受到蝙蝠的启发,发明了雷达第二个自然段:写自然界中可以充当人类的老师很多第三个自然段:写人类受到鸟,蜻蜓,苍蝇等生物的启示,造成了性能优良的飞机第四个自然段:写人类受到鲸鱼的启示,提高了了轮船的航行速度第五个自然段:写人类受到鸡蛋薄壳结构的启示,设计出许多轻便,生料的建筑物第六个自然段:写人们模仿袋鼠造越野汽车,模仿贝壳造坦克第七个自然段...
-
父亲树林和鸟而与父亲形成对比的是我
父亲树林和鸟而与父亲形成对比的是我,,和父亲形成对比是我对于树林还有树林子的鸟儿的陌生和不了解,通过对比,显示出父亲对于树林和鸟儿的歌声的喜爱程度。《父亲、树林和鸟》是第七单元的第二课,本单元以“我与自然”为主题了,编排了三篇课文。本文通过童年时代父亲和“我”的对话,展现了父亲对鸟的熟悉与热爱,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主题。课文的题目富有画面感,引人遐思。“父亲”“树林”“鸟”3个词并列,既描绘了...
-
读了什么有感150字
读了什么有感150字,,今天,我再次读完了《八十天环球旅行》。我前后共看了三遍,真是爱不释手。这本书的作者是凡尔纳,法国人,是世界上第一位科幻小说家。书中的主人公是;福克先生、仆人路路通、福克先生的妻子艾奥达、侦探弗里克斯。我最喜欢仆人路路通,虽然他是个马大哈,但他非常乐于助人。我最讨厌侦探弗里克斯,我觉得他是个糊涂侦探,他被一笔破案金迷住了,所以他觉得福克先生是窃贼,便想法设法要捉他。结果,他花...
-
像山那样思考2-7段
像山那样思考2-7段,,一切活着的生物(也许包括很多死者),都留心倾听那声呼唤。对鹿来说,它是近在咫尺的死亡警告;对松林来说,它是预测半夜里格斗后留在雪地上的流血预言;对野狼来说,就是要来临的一种有残肉可食的允诺;对牧牛人来说,那是银行帐户里透支的威胁;对猎人来说,那是獠牙抵御子弹的挑战。然而,在这些明显的而迫近的希望和恐惧之后,还隐藏着更加深奥的含义;只有山知道这个含义,只有这座山长久地活着,可...
-
人类的老师读了短文你想提出什么问题?
人类的老师读了短文你想提出什么问题?,,1、人类的老师是谁?2、它们为什么是人类的老师?3、为什么鱼类是人类的“老师”呢?4、科学家从鱼儿在水中自由升降的现象得到了什么启示?5、自然界可以充任人类老师的生物还有哪些?科学家们研究了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从中得到启示,发明了雷达。可以说蝙蝠是人类的“老师”。其实,自然界里可以充当人类“老师”的生物何止蝙蝠一种。人类自古就想像鸟儿一样飞上蓝天。科学家认真...
-
父爱之舟8.9段批注
父爱之舟8.9段批注,,1.梦中出现了父母深夜喂蚕,父亲带“我”住旅店亲带自“我”去庙会让“我”吃豆腐脑及为“我”做万花筒:父亲雨雪天送“我”上学;为“我”铺床:送“我”去上学的路上为“我”缝棉被。这些场景都显示出父亲对儿子博大的爱。2.概括每段的段落大意第一部分(1)以梦境开始,引入往事的回忆。第二部分(2~9)以小舟为线索,写了父亲对“我”满满的爱。第三部分(10)以梦结尾,首尾呼应,表现出作...
-
论语十二章8到12章的主要内容
论语十二章8到12章的主要内容,,1、说明了有理想、有志向的君子,不会总是为了自己的吃穿住而奔波。在贫困艰苦的情况下照样可以很快乐,不道义而得到的富贵是不好的。2、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受到后代知识分子的极力赞赏。他虚心向别人学习的精神十分可贵,但更可贵的是,他不仅要以善者为师,而且以不善者为师,这其中包含有深刻的哲理。他的这段话,对于指导我们处事待人、修身养性、增长知识,都是有益的...
-
飞红滴翠记黄山的主要内容20字
飞红滴翠记黄山的主要内容20字,,本文通过对黄山雄奇壮丽的景色的描写,揭示了黄山独特的美。激发起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认识到大自然的伟大创造力,懂得珍惜和爱护我们的生存环境。“从高空俯视……神游天外了。” 从高空俯视,悬想历史,让人在欣赏黄山雄奇壮丽景色联想到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 此文是一篇解说词。文章从地质史上黄山的形成,写到了黄山的许多著名景观,诸如峰石,松树,烟云,日出,温泉等,着力赞颂了大自然...
-
老人与海90页到120页主要内容
老人与海90页到120页主要内容,,“人生能有几回搏”,我们要全力以赴,以全心的面貌去挑战,坚信成功将不再遥远。“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可以被打败。”当我们碰到困难而灰心丧气时,一定要坚持,古人云: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我们要满怀信心的去迎接挑战。因为我相信成功永远属于我们自己。该作围绕一位老年古巴渔夫,与一条巨大的马林鱼在离岸很远的湾流中搏斗而展开故事的讲述。尽管海...
-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主要内容概括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主要内容概括,,这篇文章根据现代学术的发展和个人的经验教训,联系传统的文化背景和我国的现状,精辟地阐明了中国学生怎样学习自然科学的问题。高屋建瓴,一针见血,语重心长,对我国学生不啻是当头棒喝,每个人都由此终身受益。扩展资料:第一部分(l~2段):提出问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要格物致知(即实验)。第二部分(3~12段):分析问题。第一层(3~5段):分析中国教育不重视格物...
-
聪明的父亲-送给所有小气的人
聪明的父亲-送给所有小气的人,,一天晚上,下起了滂沱大雨。这时父亲和儿子正在回家的路上,父亲和儿子没带伞,但是他们不想等雨停,便冒着大雨走了。他们父子俩走着走着,突然父亲发现前面有个中年男子正打着伞往前走。原来这个男子是父亲的同学——吉米,要知道吉米家里很有钱,因此他本人也是个骄气、小气的结晶。父亲心想这么多年了,吉米应该改掉了这个坏毛病了吧?正好这把伞大,我去占个便宜,这样我的头发就不会这么湿了...
-
十六年前的回忆里出现的人物关系
十六年前的回忆里出现的人物关系,,1、两代人或者三代人之间的关系。2、可能是夫妻关系。3、拥有关系。《十六年前的回忆》是革命先驱李大钊的女儿、中国现代作家李星华于1943年创作的一篇散文。此文是回忆录,写了作为父亲的李大钊对家人的关怀、爱护,作为革命者的李大钊对革命事业的忠诚,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敬仰与深切的怀念。作者采用第一人称,回忆了父亲被害的全过程,内容真实可信,语言朴素自然,既具有文学...
-
十六年前的回忆人物特点
十六年前的回忆人物特点,,本文通过对李大钊被捕前到被捕后的回忆,展示了革命先烈忠于革命事业的伟大精神和面对敌人坚贞不屈的高贵品质,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敬仰与深切的怀念。除开头外,文章是按被捕前、被捕时、法庭上、被害后的顺序来叙述的。被捕前写父亲烧掉文件和书籍,工友阎振三被抓,反映出形势的险恶与处境的危险;被捕时写了敌人的心虚、残暴与父亲的处变不惊;法庭上描写了李大钊的镇定、沉着;被害后写了全家的无比...
-
表里的生物表达了什么情感
表里的生物表达了什么情感,,1、《表里的生物》一文,叙述了作者小时候一段幼稚可笑的经历。他认为“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听到父亲的怀表发出清脆的声音,就认为里面也是一定有一个小生物。他充满了好奇,可是父亲不许他动,这又使他的心很痛苦。一次父亲打开表盖让他看,并说这摆来摆去的小东西是蝎子尾巴,他信以为真,见人就说父亲有一个小蝎子在表里。2.本文讲述了小时候的“我”认为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
-
屈原(节选)的主要内容
屈原(节选)的主要内容,,《屈原》课文的主要内容:第一部分:诗人呼唤与歌颂风雷电这些伟大的自然力,表达了对黑暗的激愤和对光明的礼赞与向往。第二部分:借指斥神鬼偶像来抨击昏庸腐朽的当权者。剧本取材于战国时代楚国诗人屈原的事迹,但不拘泥于史实,以屈原一天的遭遇,集中反映出他与以楚怀王为首的统治集团的矛盾,从而概括了他悲壮的一生。面对秦国威胁,屈原主张积极抗秦,引起朝廷不满,被革职囚禁。南后因引诱屈原遭...
-
十六年前的回忆3处对比
十六年前的回忆3处对比,,敌人荷枪实弹、阵容庞大、心虚残暴、凶神恶煞与父亲的泰然自若、大义凛然、处变不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法庭上,法官的“怒气冲冲”,气急败坏,与李大钊的镇静从容、沉稳平定作了对比。文章简介:《十六年前的回忆》是革命先驱李大钊的女儿、中国现代作家李星华于1943年创作的一篇散文。此文是回忆录,写了作为父亲的李大钊对家人的关怀、爱护,作为革命者的李大钊对革命事业的忠诚,同时也表达了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