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三首优秀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三首古诗词,能默写前两首古诗。   

3、通过诵读、解读、悟读课文,了解内容,体会古诗词描述的景物和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祖国诗词的热爱之情。   

4、培养学生课外主动积累诗词的习惯。   

【教学重点】   

1、理解诗句的意思并想象描写的画面。  

 2、背诵古诗词,默写《乡村四月》《四时田园杂兴》。   

【课前准备】   

1、师生查阅有关词的资料以及三位诗人的生平和创作情况。   

2、指导学生收集描写田园风光的古诗词。   

《乡村四月》《四时田园杂兴》  

 一、由题入手,弄清题意,了解诗人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乡村四月。  

 师生谈话:孩子们,在四月的春天,你们到过乡村吗?在你们心目中的乡村,是怎样的一种情景?下面我们来看看宋朝诗人翁卷是怎样来写乡村的四月的?   

2、出示插图,观察感受:   

师:仔细观察插图,图上描绘一幅怎样的生动画面?   

(学生仔细观察后谈感受,教师从“初夏美景”和“农民繁忙”进行指导。)   

3、师生交流资料,了解诗人:翁卷,南京诗人,一生未做官,描写了许多田园生活的诗篇。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弄懂诗意   

1、教师范读,学生整体感知诵读的节奏和诗的画面。   

2、学生自由练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握节奏,注意“蚕”“桑”都是平舌音。   

3、指名朗读,相互学习,相互欣赏,相互评价。   

4、小组合作,结合文中的插图和注释,利用工具书弄清句意。   

5、小组交流,讲讲诗意。   

三、全班交流,品评朗诵,感悟诗情   

1、自由诵读,结合画面想象古诗描绘的情景。  

 2、逐句品评,交流感受,诵读升华。   

师:前两句诗描写了那些景物? (绿原、白川、子规、烟雨)   

师:作者用这些特有的景物给我们勾勒出一幅江南水乡图,谁能用自己优美的语言给我们描述?   

(3~5位同学描述)(山坡田野间草木茂盛,平展的稻田里波光粼粼,天空中烟雨蒙蒙,杜鹃声声,大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师:这样一幅美丽动人的乡村风光,假如你是诗人,你的感受如何?   

(喜爱、高兴、赞美、欣赏)   

师:我们带着自己的感受边读边想象画面   

师:谁来读后两句诗,要读出自己的感受,说说为什么要这样读。   

生1:我从“闲人少”体会到农民都忙农活去了。   

生2:从“才……又”知道了农民刚干完蚕桑又去忙插秧,说明劳动紧张而繁忙,也看得出农民很辛苦。   

生3:读完了这两句诗,我觉得劳动人民很伟大,我要赞美他们。   

3、师小结全诗:前两句着重写景,主要写了江南水乡初夏时的景色。后两句着重写人,主要写了劳动人民紧张繁忙的劳作,也同时体现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赞美。   

4、学生边想象画面,边有感情地朗读。   

四、熟读背诵,积累语言   

五、自学《四时田园杂兴》   

1、按照学习《乡村四月》的方法自学古诗,画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想办法解决。   

2、小组内交流,教师指导点拨。  

 3、全班交流自学成果。  

 4、背诵古诗。   

六、巩固生字,指导书写   

(前两首诗中出现的生字)   

蚕 桑 昼 耘 绩   

1、“蚕、桑、昼”的读音,书写时上下结构要匀称。  

 2、“耘、绩”书写时要注意左窄又宽。   

七、作业   

1、抄写《乡村四月》《四时田园杂兴》   

2、收集描写田园风光古诗词,选择一两首背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