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情表800字议论文

1、记得学过诸葛亮的《出师表》,那体现出的忠能使所有阅过此文的人为之动容,而出现在一百年后的西晋李密写出的《陈情表》也不逊色,它则流露出的是赤子的孝心。

2、文中主要讲述的是李密面对君王的征召,向上递书陈述祖母刘氏年老多病,无人侍奉,暂不能应征请求辞官终养祖母的衷情。

3、自古以来,圣人就提出忠孝为一个人的做人准则,对待国家要忠心,对待长辈要尽孝道。忠是对一个人的高标准要求,而孝则为做人的基本标准。李密则能以“乌鸦反哺”的精神引导自己做一个尽孝道的人,对养育自己多年的老祖母不离不弃。

4、古语曾有云“父母在,不远游”。然而在新时代的今天,每一个年轻有志者都追随了打工之潮,离开了父母。我想这并非是我们不想尽孝道,只是我们希望能在父母尚且健康时出来努力工作,以创造更好的家庭环境来陪父母颐养天年。因为我们出生在一个竞争激烈的时代,我们不能固守陈规。时代赋予我们有使命,我们必须迈出步伐,换一种更好的方式来尽孝心。能看到儿孙们有志气有长进也是每一位长辈的心愿。只是在外漂泊的我们不能像脱了线的风筝,一去不想复返。家是港湾,父母是至亲,这里永远是我们的牵挂。父母给我们的温馨让我们在外漂泊回来发觉原来多苦都不算苦,多累都不算累。所以我期望同我一样在外漂泊的儿女们,工作之余常回家看看,有时间打电话回家问候问候,在外好好做人,好好工作,无愧于心的处世准则才不会让父母担心牵挂。

5、“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不忘根本,报答亲情,希望每一个人子人孙切记,这是我从《陈情表》中悟出的一番感受。

6、读完李密的《陈情表》我感触颇深.李密从小境遇不佳,出生6个月就死了父亲,4岁时母亲改嫁.他是在祖母刘氏的抚养下长大成人的.幼时体弱多病,求知好学,博览五经,以文学见长.李密于祖母感情甚深,孝心可表.祖母有疾,他痛哭流涕,夜不解衣,侍其左右.膳食、汤药,必亲自口尝后进献.秦始三年晋武帝下诏征密为太子洗马.诏书累下,郡县不断催促,这时.李密的祖母已经96岁,年老多病.于是他向晋武帝上表,陈述自己无法应诏的原因。

7、在表中,一方面感激朝廷的知遇之恩,一方面又要为病重的祖母床前尽孝.进退两难,实为忠孝两难.他说道“我是败亡之过的俘虏,身分卑微低贱,受到朝廷的提拔和委命,哪里还敢迟疑徘徊,有更高的希求呢”感恩之心,感激之情溢于言表.于祖母相依为命,在她年高体弱的时候,实在不能弃她离家远行.在最后,他乞求陛下怜恤苦心,成全其愿,准允他为祖母养老送终.那样的话,生愿以生命奉献,死后也要结草图报.忠君之情于一片孝心,令人感动涕零.这种朴素、深沉、知恩图报的情感,放射出恒久而温情的人性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