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门宴节选自哪里
《鸿门宴》是汉代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创作的史传文,出自《史记·项羽本纪》。文章叙述的是秦朝灭亡后(公元前206年)两支抗秦军队的领袖项羽和刘邦在秦朝都城咸阳郊外的鸿门举行的一次宴会。全文以刘邦赴项营请罪为核心,连同赴营以前和逃席以后分为三个部分,以曹无伤告密、项羽决定进攻始,以项羽受璧、曹无伤被诛终,按项羽是否发动进攻、刘邦能否安然逃席两个问题逐层展开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形象生动鲜明,组织周密严谨,语言精练优美。
司马迁在汉武帝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接替其父担任太史令,从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开始创作《太史公书》(后来称为《史记》)。后因向汉武帝为李陵战败投降匈奴之事辩护而被捕入狱并处以腐刑,在形体和精神上遭受巨大的创伤。出狱后任中书令,忍辱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大约在征和二年(公元前91年),终于完成了全书的撰写和修改工作。全书共一百三十篇,其中第七篇即为《项羽本纪》。
相关内容
-
廉颇蔺相如列传选自史记哪一篇
廉颇蔺相如列传选自史记哪一篇,, >出自司马的《史记》史记《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是西汉时期的司马迁。史记全书共一百三十篇,分为本纪、书、表、世家、列传五大部分。《史记》约成书于公元前104年至公元前91年,本来是没有书名的,司马迁完成这部巨著后曾给当时的大学者东方朔看过,东方朔非常钦佩,就在书上加了“太史公”三字。“太史”是司马迁的官职,“公”是美称,“太史公”也只是表明谁的著...
-
李广射虎入石,是历史故事吗?
李广射虎入石,是历史故事吗?,,李广射虎是记载于司马迁史记里面的故事。李广长期住守边塞,前后与匈奴作战大小七十余次,以勇敢善战著称。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随大将军卫青攻匈奴,因失道被责而自杀。李广猿臂善骑射,相传其疑石为虎,射之而中石没镞。其治军简易,不拘规矩,行军无部伍行阵,择水草而屯,夜不设哨,军无繁文。但很注意发挥侯骑的作用,因而很少遇到危险。李广爱惜士兵,所得赏赐都分给部下,与士兵...
-
读资治通鉴有感2000字
读资治通鉴有感2000字,,有些惭愧的说,作为一个大学生,我居然没有怎么仔细阅读过中国的历史,一直都无法由衷的感触些什么。但当我通读过《资治通鉴》后,我发现心中竟不住的汹涌澎湃。那些历史情节,仿佛历历在目。 《资治通鉴》,简称“通鉴”,是北宋的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共294卷,历时19年告成。它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
-
华夏文明的三大发源地
华夏文明的三大发源地,,华夏文明也叫中华文明,华夏文明的来源是仰韶文化、大地湾文化、龙山文化,华夏文明有多种特点,华夏文明不仅是一脉相承的,而且还是不间断发展的,同时也有着显著的阶段性,另外华夏文明是靠文明不断积累的,那么华夏文明的三大发源地是哪里呢?华夏文明的三大发源地是黄河文明、草原文明、长江文明。华夏文明的三大发源地中,黄河文明形成的时间是在公元前4000年到公元前2000年之间,是华夏文明...
-
鸿门宴原文及翻译语文书
鸿门宴原文及翻译语文书,,鸿门宴【作者】司马迁 【朝代】汉 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项羽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沛公兵十万,在霸上。范增说项羽曰:“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彩,此天子气也。急击...
-
过秦论考点
过秦论考点,,注释:1.秦孝公:生于公元前381年,死于公元前338年,战国时秦国的国君,名渠梁。穆公十五世孙。他任用商鞅变法,使秦富国强兵。2.崤函(xiáo hán):崤山和函谷关。崤山,在函谷关的东边。函谷关,在河南省灵宝县。固,险要的地理位置。3.雍州:包括今陕西省中部和北部、甘肃省除去东南部的大部分地区、青海省的东南部和宁夏回族自治区一带地方。4.周室:这里指代天子之位的权势,并非实指周...
-
离骚的作者是谁写的
离骚的作者是谁写的,,作者屈原(公元前340年~前278年),姓屈,名平,字原;又自名正则,字灵均。《离骚》是战国诗人屈原创作的文学作品。“离骚”,东汉王逸释为:“离,别也;骚,愁也。”《离骚》以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为主线,以花草禽鸟的比兴和瑰奇迷幻的“求女”神境作象征,借助于自传性回忆中的情感激荡,和复沓纷至、倏生倏灭的幻境交替展开全诗。作品倾诉了对楚国命运和人民生活的关心,“哀民生之多艰”,叹奸佞...
-
鸿门宴谁救了刘邦
鸿门宴谁救了刘邦,,“鸿门宴”正是项羽为刘邦所设立,当时项羽拥兵四十万,刘邦拥兵十万。项羽于新丰鸿门处设下宴席,名义上为款待刘邦,实则内藏杀机,“鸿门宴”之名也由此而来。司马迁在《史记》当中将其记载,更有“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的名言流传至今。时至今日,我们依旧将一些暗藏杀机的宴会称为“鸿门宴”。我们都知道在“鸿门宴”中,项庄请求舞剑助兴,然而其意为接近刘邦杀之,这时刘邦手下樊哙凭借着长年的战争经验,...
-
鸿门宴刘邦人物形象分析
鸿门宴刘邦人物形象分析,,1、沉着冷静,善于应变。相比较项羽听信谗言而调动兵马准备作战,刘邦在面对危机时就冷静多了,先掂量了自己与项羽的兵力,然后找张良商量对策。在鸿门宴上,面对项庄的举动,同样沉着地坐在宴会上,后来假借上厕所之名溜走了,走之前还安排好了后面的事情。2、阴险狡诈,处事圆滑。当刘邦听说项羽要攻打自己时,分析了一下双方的军事力量,得出不能与项羽硬拼,就按照张良的计谋,拉拢项伯。他对项伯...
-
阿房宫赋写作背景
阿房宫赋写作背景,,1、阿房宫赋》写作背景 阿房宫是秦始皇在渭南营造的宫殿,始建于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据说动工不到两年,秦始皇死,秦二世胡亥继续修建,还未完成,即于公元前206年被项羽烧毁(实为咸阳宫而非阿房宫,作者以此以示诫人。)从此,阿房宫的兴灭就同秦王朝的兴亡联系在一起,成为人们议论的话题。 2、本文写于唐敬宗宝历元年(825年),这时的唐王朝已是大厦将倾,摇摇欲坠。唐敬宗李...
-
鸿门宴刘邦为什么能全身而退
鸿门宴刘邦为什么能全身而退,,《鸿门宴》能全身而退的原因:1.项伯有情有义项伯是项羽的叔父,在楚军中有着较高的地位,有一定的话语权,且深得项羽的敬重。因此,他的话能对项羽产生重要的影响。与项伯“约为婚姻”,取得他的信任,可以说是刘邦能在鸿门宴上全身而退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宴会开始之前,项羽收到左司马曹无伤的消息说“沛公欲王关中”后大怒,扬言要打败刘邦的军队。在如此紧张的时刻,项伯登场了,他为了报答张...
-
鸿门宴知识点归纳总结
鸿门宴知识点归纳总结,,1.“鸿门宴”是项羽与刘邦之间五年间的战争的开始。虽然只是一个开始,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场战斗已经结束了。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作者从整个晚宴的整个过程(包括会前的斗争和会后的余波)中,都可以看出项羽的悲剧性:他自命不凡,却又心慈手软。如果不能改掉这个习惯,那么,他的结局就是失败。刘邦能在宴会上力挽狂澜,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他很擅长利用敌人的弱点。从这一史实中,我们可以看到,...
-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句诗中的江指的是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句诗中的江指的是哪条江,,很多朋友对于中国的一些传统文化知识都是相当感兴趣的,不过对具体的内容不甚了解,很多人想知道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句诗中的江指的是哪条江呢?其实这句诗中的江指的是乌江,这是宋朝著名女诗人李清照《夏日绝句》中的两句,指项羽垓下之战的一个细节,他不肯苟且偷生,退回到江东。这是李清照在借古讽今,借着赞颂楚霸王项羽的英雄气概,来谴责李清照当时所在的宋王朝的所作...
-
苏武传爱国话题议论文
苏武传爱国话题议论文,,苏武,字子卿,今陕西杜县人,其父做过代郡太守。按汉朝制度,太守以上官员之子可直接出任郎官,苏武后来做到了中郎将。公元前100年,匈奴且鞋侯单于继位,内部不稳。匈奴单于主动上书长安,说:“汉朝就像我丈人一样,我应当听命于汉朝。”汉武帝就任命苏武为正使,张胜为副使,携带大量礼品,护送匈奴使者回匈奴,同行的有一百多人。苏武奉命持节出使匈奴,被无理扣留,苏武誓死不降,匈奴单于为了逼...
-
卧薪尝胆20字
卧薪尝胆20字,,公元前496年,吴王阖闾派兵攻打越国,但被越国击败,阖闾也伤重身亡。两年后阖闾的儿子夫差率兵击败越国,越王勾践被押送到吴国做奴隶,勾践忍辱负重伺候吴王三年后,夫差才对他消除戒心并把他送回越国。其实勾践并没有放弃复仇之心,他表面上对吴王服从,但暗中训练精兵,强政励治并等待时机反击吴国。勾践害怕自己会贪图眼前的安逸,消磨报仇雪耻的意志,所以他晚上睡觉只铺些柴草,又在屋里挂了一只苦胆,...
-
卧薪尝胆200字
卧薪尝胆200字,,公元前496年,吴王阖闾派兵攻打越国,但被越国击败,阖闾也伤重身亡。两年后阖闾的儿子夫差率兵击败越国,越王勾践被押送到吴国做奴隶,勾践忍辱负重伺候吴王三年后,夫差才对他消除戒心并把他送回越国。其实勾践并没有放弃复仇之心,他表面上对吴王服从,但暗中训练精兵,强政励治并等待时机反击吴国。勾践害怕自己会贪图眼前的安逸,消磨报仇雪耻的意志,所以他晚上睡觉只铺些柴草,又在屋里挂了一只苦胆...
-
卧薪尝胆600字
卧薪尝胆600字,,吴王阖闾打败楚国,成了南方霸主。吴国跟附近的越国(都城在今浙江绍兴)素来不和。公元前496年,越国国王勾践即位。吴王趁越国刚刚遭到丧事,就发兵打越国。吴越两国在槜李(今浙江嘉兴西南,槜音zuì)地方,发生一场大战。吴王阖闾满以为可以打赢,没想到打了个败仗,自己又中箭受了重伤,再加上上了年纪,回到吴国,就咽了气。吴王阖闾死后,儿子夫差即位。阖闾临死时对夫差说:"不要忘记报越国的仇...
-
卧薪尝胆300字
卧薪尝胆300字,,越王勾践是春秋晚期越国的国君,越王允常子。是春秋时代的最后一位霸主。勾践即位时,邻国吴国的国君是阖闾。由于其父允常不肯帮助吴国攻打楚国,又支持阖闾弟夫概自立,两家结下了怨仇。阖闾趁越国有丧事之机,兴兵讨越。在槜李之战中,越军射死了吴王,加深了双方的仇恨。夫差继位后,发誓要报越国杀父之仇。公元前494年,吴越夫椒之战中,勾践一败涂地,被困在会稽山。打了败仗的勾践听取了臣下文种、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