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常青藤叶主题
《最后的常春藤叶》主题:
该作品描写一位老画家为患肺炎而奄奄一息的穷学生画最后一片常春藤叶的故事。老画家贝尔曼是一个在社会底层挣扎了一辈子的小人物,一生饱经风霜、穷困潦倒,却热爱绘画艺术,为挽救一个青年画家的生命而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最后的常春藤叶》是一篇充满人性之美的文章,琼西和苏的友谊、贝尔曼的牺牲精神以及最后一片叶子所蕴涵的深远意义无一不在提醒人们尽管生活如此艰辛,却有一种力量在支持着人们不断向前,去改变现状并追求美好的明天,那就是人性的真、善、美。
《最后的常春藤叶》以第三人称叙述方式为主,客观性叙事特征比较明显。《最后的常春藤叶》有两种叙事视角,即全知叙事与限知叙事。全知叙事用于故事情节的先导,交代人物。小说开篇即呈现一种上帝般的视点来进入故事的叙述
相关内容
-
小二黑结婚1943年在哪个城市发表
小二黑结婚1943年在哪个城市发表,,小二黑结婚1943年在山西省沁水县发表。“赵树理(1906-1970),山西省沁水县人。1943年发表成名作《小二黑结婚》。其作品通俗化大众化的追求与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恰相吻合,以至于甚至产生了所谓“赵树理方向”的口号。小说通过革命根据地一对青年男女小二黑和小芹为冲破封建传统、争取婚姻自主而进行斗争的故事,热情歌颂了农村中新事物和新一代农民...
-
花蟹蒸多久
花蟹蒸多久,,螃蟹的诱惑,相信大多数人都是拒绝不了的,特别是花蟹。而花蟹最能保持鲜味的做法其实清蒸,而且一般只要在水开后十五分钟最有就能品尝到鲜美的蟹了。当然如果是大只的蟹,那就要再多蒸一会了。那么,在螃蟹季即将到来的时候,就顺势讲讲如何做好这道清蒸螃蟹,具体如下:1、首先最重要的就是买螃蟹,一定要买活的,做出来才好吃。加上海鲜中细菌的繁殖是非常快的,所以千万不要为了省钱选择那些死气沉沉的蟹。2、...
-
番茄太阳读后感50字
番茄太阳读后感50字,,课文《番茄太阳》讲述的是一位拄着双拐的残疾青年——"我"与盲童小女孩明明之间的一段交往,表达了残疾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歌颂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爱。《“番茄太阳”》这篇课文以“我”的见闻为主线,按时间的顺序叙述了盲童“明明”虽然生下来就看不见美好的世界,可是她活泼爱笑,美丽聪明,有着一颗闪亮的童心,懂得关爱他人,作者在与她的相处中,被她清脆的笑声感染了,被她美好的“爱心”感动...
-
紫陶与紫砂的区别
紫陶与紫砂的区别,,1、原料不同:紫陶的泥料需腻而黏、不含砂粒。用建水红、黄、青、紫、白五种不同颜色的泥土,泡水滤浆后成紫红色的陶泥,用以制成器皿坯胎再烧制而成精美的紫陶作品。紫砂事实上是一种矿体,开采时质坚如石。2、原料加工不同:紫陶泥料的加工,需要将粘土捣成粉末,筛弃粗砂,进行配比,再放入缸内加水制成浆状搅拌淘洗;反复五、六次淘洗之后,让其在封闭状态下自然凝干成泥,这时的泥料已经腻如膏脂,无丝...
-
350字的读后感
350字的读后感,,1、《居里夫人传》是居里夫人的小女儿艾芙-居里在她去世3年后写成的。该传记详细叙述了居里夫人的一生,也介绍了比埃尔-居里的事迹,着重描写了居里夫妇的工作精神和处事态度。书中引用了居里夫妇的许多信札和日记,书的最后还附录了居里夫人一生所得的奖金,奖章的情况以及罗列他所得的名誉头衔,是一本很翔实的个人纪录。 2、在居里夫人的传记里,我们可以看到居里夫人从来没有浪费时间,只有严谨的生...
-
一篇读后感350字
一篇读后感350字,,1、贝多芬的一生是悲惨的,也是多灾多难的,但他为什么还能成功呢?为什么正常人做不到的事,他却能做到呢?正因为他有着超于凡人的毅力和奋斗精神。面对困难,他丝毫无惧。这就是他成功的秘诀。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遇到困难时,经常想到的就是请求他人的帮助,却不是直面困难。而贝多芬,因为脾气古怪,没有人愿意与他做朋友,所以,他面对困难,只能单枪匹马,奋力应战。虽然很孤独,却学会了别人学不到的...
-
最后的常青藤叶赏析
最后的常青藤叶赏析,,贝尔曼最后画的最后一片常春藤叶是这个一生穷困潦倒的老画家最杰出的作品。贝尔曼平凡而高尚的生命应该就像常春藤叶一样长盛不衰,它寄予了作者对人间美好的向往。《最后的常春藤叶》是欧·亨利代表性的作品。故事的主人公是老贝尔曼,这个人物着墨并不多,却体现出人性的善良。这是一个其貌不扬、甚至是丑陋的,有点粗鲁,内心却是善良的、充满温情的老人,是一个正面形象。这个人的人格魅力影响是深远的,...
-
咏怀古迹其三拗救
咏怀古迹其三拗救,,有,五律、七律、五绝、七绝中,凡是平仄不依常格的句子,称为“拗句”,不合格律的字称为“拗字”咏怀古迹·其五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遣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这是组诗《咏怀古迹五首》其中的第三首,诗人借咏昭君村、怀念王昭君来抒写自己的怀抱。诗人有感于王昭君的遭遇。寄予了自己深切的同情,同时表现了昭君对故国的思念与怨恨,并赞美了昭君虽死,魂魄还要归来的精神,从中寄...
-
竹子赋
竹子赋,,它,坚韧而挺拔;它,高节而虚心;它,优雅而潇洒;它,坚贞而纯洁!它,是一首无字的诗,是一曲奇妙的歌;它的精神在华夏文明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它,就是竹子!每当疲惫时,最理想的事莫过于到竹林里漫游了!竹林里那世外桃源的清新空气、生机勃勃的耀眼绿色,再加上林中的几间小木屋,这活生生的一切可与人间天堂相提并论了,可以立即洗清了你的疲惫与烦恼!假如你肯走近些瞧瞧可就更妙了!轻轻地抚摸既光滑又清凉...
-
一个人的遭遇王开岭
一个人的遭遇王开岭,,1999年,《信息日报》载有一篇文章,题为《迟到17年的判决》——三十五年前,学炼油专业的青年周永臣,千里迢迢来到西北兰州,怀着一腔赤诚,甘为祖国的石油工业奉献自己的青春。仅仅三年,“文革”开始了,周因“窃听敌台罪”被捕,继以“反革命”嫌疑被判入狱三年……刑满后,周背着破铺卷返回原籍,谁知,望眼欲穿的父母没等到儿子回家就相继离世,此间,大哥也含冤自尽。之后,周永臣住在一间5平...
-
文学的趣味笔记
文学的趣味笔记,,众所周知《阿Q正传》不仅是鲁迅最优秀的小说,也是中国现代文学上最杰出的小说,所谓“旷代文章数阿Q”。小说集中塑造了一个充满精神胜利的阿Q形象,这一形象不仅高度概括了辛亥革命时期落后农民的共同特征,而且概括了当时整个中国人的某些人性弱点,揭示了国民的劣根性。无论从艺术概括的深度和广度来说,阿Q这一形象都是高居于中国现代文学的一切形象之上的。另一方面,其塑造形象的方法也是相当高明的,...
-
《铁杵磨成针》读后感350字
《铁杵磨成针》读后感350字,,1、读了《铁杵磨成针》这个故事,我感到学习、做事都要脚踏实地,坚持不懈才能成功。2、这篇文章大概写了这么一个故事:传说李白小时候很不爱学习。在一次闲逛中,李白认识了一位要把铁棒磨成针的老婆婆,她坚持不懈的精神打动了李白,于是李白开始认真地读起书来。3、我当读到“老婆婆说:“我要把它磨成一根绣花针!”时吃了一惊。这么大的铁杵,还要磨成一根那么小的绣花针?但我又转念一想...
-
鲁滨逊漂流记节选小练笔100字
鲁滨逊漂流记节选小练笔100字,,鲁滨逊漂流记节选小练笔:老师让我们读了《鲁滨逊漂流记》,它出自英国作家福笛之笔,它是根据一个真实的故事激起了福笛的想象。这本书充分表现了人的坚定信念。鲁滨逊在海岛上他从未放弃过。在谷粒少的情况下,他以坚强的信念生存了下来,与野人做伴,与野人作斗争。在无比寂寞、无比漫长的岁月里他以不放弃的精神活了下来。在读完这一本书时,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他能做到的我也能做到,在爸...
-
我有一个梦想作文800字
我有一个梦想作文800字,,1、我有一个梦想,每一段征程,每一次拼搏,每一分耕耘,总让人充满憧憬。作为新一代的寻梦人,如何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作为怀揣梦想的奋发青年,何以抵达光辉的彼岸?或许,有了梦想,才能让人生从此扬帆起航,有了前进的动力,才能创造不一样的辉煌。或许,有了信心,才有了直上云霄的勇气,有了不懈的信念,也必将书写无悔的青春。俯首,我也曾茫然过,也曾徘徊过,仿佛隔着一层纱雾,看不清底下...
-
掌声400字以上作文
掌声400字以上作文,,掌声掌声是最美的鼓励与祝福,我获得了掌声,也会更多给予他人掌声。那天,当我听见同学们送给我的掌声时,我不禁偷偷流下了泪水,真的,我的辛苦真的值得···从踏进三年级的门槛开始,我就已经做好了拼搏的准备,我下决心一定要考出好成绩。我知道这很难,不过,再苦再难我都会咬着牙坚持下去。我有这个恒心。从此,我过上了“水深火热”的生活。每天早上6点起床,洗漱完后,7点开始读书背书,记公式...
-
为人生插上梦想的翅膀读后感
为人生插上梦想的翅膀读后感,,我今天读了一本书,叫做《为人生插上梦想的翅膀》。其中,我最喜欢“功夫皇帝李小龙”这篇文章,因为我敬佩他不懈追求梦想的精神。在李小龙内心深处有一个强烈的愿望——当演员。一天,他与朋友打球,中间休息的时候找到了自己人生目标,他异常兴奋,随手在便笺上写下了——“我,李小龙,将会成为全美国最高薪酬的超级巨星,定将走向全世界。我将奉献出最激动人心、最具震撼力的演出回报给成全我的...
-
最后的常青藤叶作者
最后的常青藤叶作者,,《最后一片常春藤叶》(The Last Leaf),又译作《起死回生的琼珊》、《最后一片叶子》、《两个病人》等,是美国著名短篇小说家欧·亨利创作于1907年的作品。小说讲述了老画家费曼为了使患肺炎的年轻女画家莲安获得生的希望,在一个夜晚冒着暴风雨在墙上画上了最后一片常春藤叶,因而不幸罹患肺炎去世的故事。全文语言幽默,结构巧妙,特别是结尾出人意料,给人以极大的震撼。欧·亨利,原...
-
孙权劝学中蒙乃始就学的意思
孙权劝学中蒙乃始就学的意思,,整句意思是:于是吕蒙就开始学习。《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是北宋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创作的一篇记叙文,文题为后人所加。此文既记叙了吕蒙在孙权劝说下开始学习,之后大有长进的故事,也赞扬了孙权、吕蒙认真学习的精神,并告诫人们学习的重要性。此文简练生动,首重以对话表现人物,对话言简意丰,生动传神,极富表现力,毫无冗繁之处,更是运用了侧面烘托及对比的手法来塑造人物形象,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