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辞立其诚文本思路

1、第1段:提出中心论点并阐释。

2、第2段:总说立其诚的三个方面的含义。

3、第3段:立其诚的第一个方面的含义-名实一致。

4、第4段:立其诚的第二个方面的含义-言行一致。

5、第5段:立其诚的第三个方面的含义-表里一致。

6、第6段:总说立其诚的重要性。

7、第7-8段:从认识世界的角度论述立其诚的重要性。

8、第9段:从端正学风的角度论述立其诚的重要性。

9、第10段:从社会现实的角度论述立其诚的重要性。

10、第11段:总结全文,强调修辞立其诚是一个辩证唯物主义的原则。

修辞立诚,汉语成语,拼音是xiū cí lì chéng,意思是指写文章应表现出作者的真实意图。出自《易· 乾》。

《周易·系辞下》;“将叛者,其辞惭。中心疑者,其辞枝。吉人之辞寡。碾人之辞多。善诬之人,其辞游。失其守者,其辞屈。”要建立好的言辞,需有好的思想品德。这种将言辞的建立与品德修养联系在一起的观点,成为中国美学史上文品与人品相统一的传统思想。另一方面,又认为言辞对于德业也有重大影响。《系辞上》:“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应之”,“居其室,出其肓不善,则千里之外违之”,故“修辞”可达到“立诚”之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