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诗三首教学设计一等奖
杜甫诗三首教学设计一等奖第1篇
总体设计
教材概述
杜甫,作为唐代诗坛上的又一颗璀璨明星,与李白并称为“双子星座”。韩愈曾推崇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这决非过誉。杜甫的诗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体现了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语言极其精练,尤长于古体诗和律诗。
这篇课文选取了杜甫的三首律诗,都是他的后期作品,写于他寄寓夔州(今重庆奉节)时期。《秋兴八首(其一)》是一首借景抒怀之作,感情强烈。《咏怀古迹(其三)》是歌咏王昭君出塞之作,沉郁苍凉。《登高》是诗人抒发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感慨之作。学习这几首诗歌,要善于把握景与情的交融关系,要善于把诗人的悲欢愤激之情同当时战乱的时局联系在一起,逐步深入地感知诗中的意境。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本课的教学难点在于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使学生受到诗人情感的熏陶而有所感悟,从而引发学生的审美兴趣,培养潜心涵泳的鉴赏习惯。
思路方法
本课教学在感受、品味诗歌意境时,应引导学生明确意境的准确定义,可回顾意象的知识,明确意境与意象的关系,逐步引导学生进入诗的境界。由于作者生活年代与我们今天相距甚远,教学难点当定位在对作者隐晦的情感的把握上。要让学生在诵读和理解的基础上进入诗歌的情境,教师也应该通过各种手段为学生创造情境。
如何有效地创设情境,主要的解决办法如下:
1.指导朗读,强化背诵。建议学生课前完成三首诗的背诵任务,有助于学生初步了解诗意,以便较快进入对诗作的理解,将教学重点放到把握、分析意境方面。
2.提出问题,重视体悟。精读课要解决四个问题:诗中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写,这样写的好处。联想和想象是填补艺术空白、品赏意境的好办法。就这一点,教师在精读课上要做出示范。
3.补充史料,做好总结。论世知人,有利于理解诗歌。教师可提供适当的背景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