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教案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体会作者豁达的胸怀。(重点)
2、引导学生进入苏轼的内心世界,与作者进行心灵的交流,实现情感的共鸣,对作者和作品做出自己个性化的评价。(难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用余秋雨对苏轼的评价引出苏轼其人。
2、请学生回顾学过的苏轼的诗句。【意图:发散思维、快速进入课堂情境】
二、诵读感悟
1、师生探讨诵读要求。
2、小组讨论本诗诵读中需要注意的地方,并示范朗诵一句。
3、欣赏名家朗诵视频。
4、全班带着感情齐读。【意图:通过朗诵初步理解词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三、知人论世
1、小组合作:用四字词语分别概括上下片的内容,派代表发言。
2、请学生说苏轼人生中的“风雨”--乌台诗案。
3、请学生结合文本分析、概括苏轼的形象。【意图:不脱离文本】
4、请一优秀学生带着感情范读。
四、重点研讨
1、小组讨论:请学生把全词的情感浓缩到词中的一个字上,说出理由。
2、小组代表发言,老师逐步引导学生关注“归”字。
3、让学生思考苏轼与陶渊明的“归”有何不同。
4、展示苏轼的其它诗句,学生读,分析苏轼的“归”。
【意图:引导学生对关键词进行分析和讨论,找到解读本词的钥匙。】
五、拓展探究
1、请学生动笔,写出自己想对苏轼说的话。
2、学生展示,老师评价、总结。
【意图:指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评价苏轼及其词作,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六、分层作业
1、必做:背诵本词。
2、选做:课外阅读林语堂的《苏东坡传》
相关内容
-
苏轼词两首人生启迪
苏轼词两首人生启迪,,苏轼词两首人生启迪:人同此心,心同此想,这就是共鸣。共鸣,简而言之,也就是人与人之间一种心意相通的表现。翻开历史,与苏轼产生共鸣者,如过江之鲫,我亦如此。只要自己处于困境,我就会不由自主地的想起苏轼的《自题画像》:心如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他写这首诗时,已经是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了。他的一生,是在党争愈演愈烈的北宋时期度过。他不为新旧两党所容,...
-
苏轼词两首原文及拼音
苏轼词两首原文及拼音,,一、niàn nú jiāo chì bì huái gǔ念奴娇赤壁怀古sòng sū shì宋 苏轼dà jiāng dōng qù , làng táo jìn 。大江东去,浪淘尽。qiān gǔ fēng liú rén wù 。千古风流人物。gù lěi xī biān , rén dào shì , sān guó zhōu láng chì bì 。故垒西边,人...
-
苏轼词两首定风波
苏轼词两首定风波,,词的上片以“莫听穿林打叶声”开篇,一方面写出了风大雨疾的情景,一方面又以“莫听”二字写出外物不足萦怀之意,即使雨再大,风再烈,都不会受影响;“何妨吟啸且徐行”承接上句,何不低吟长啸缓步徐行,突显出词人的'情趣和兴致。“何妨”二字写出一丝俏皮之意,增添了和雨挑战的意味。前两句是全词的枢纽,以下词句皆是由此发出。“竹杖芒鞋轻胜马”写词人脚穿芒鞋手持竹杖雨中前行的情景,“轻胜马”三字...
-
苏轼词两首启示
苏轼词两首启示,,苏轼开创了豪放的词风,词的豪放之处在于借助恢宏的意境,壮丽的意象。他的词摆脱了传统诗词观念的束缚,挥洒自如。作品大气磅礴,如破堤奔腾的洪水一泻千里。《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这首词表现了词人深秋之夜在东坡雪堂开怀畅饮,酒醉后返回临皋住所的情景。表现出词人出世的人生理想和生活态度,展现作者旷达伤感的心境。既然命运无法掌握,不如趁此良辰美景,驾上一叶扁舟,任意随波流逝,将自己完全融化在...
-
苏轼词两首思想感情
苏轼词两首思想感情,,《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是苏轼词中的代表作,也是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名篇。词作描绘了赤壁的壮阔景象,通过对古代英雄人物的赞美,抒发了诗人的理想抱负以及对老大无为的感叹。上阕写景,由景入情,引起对古代英雄的怀念。下阕先刻画周瑜少年英俊,从容抗敌的雄姿,抒发了作者的赞佩向往之情。随后的词句既表现出作者对理想境界的“神 游”,又反映出作者对人生所持的某种虚无主义的态度。就全篇来说,贯...
-
家庭的正面管教读后感
家庭的正面管教读后感,,为自己的自尊取决于外在的他人的评价之中。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孩子可能就会变成“讨好者”或“总是寻求别人的认可”。他们就学会了观察别人的反应来判断自己行为的对错,而不是学会自我评价与内省。他们培养出来的是“她尊”,而不是“自尊”。我们能为孩子做的最有益的事情,就是教孩子学会自我评价,而不是让他们依赖于别人的赞扬或观点。这一观点我要好好的琢磨,并在我以后的工作中能不断的通过改进而...
-
苏轼词两首翻译
苏轼词两首翻译,,1、《念奴娇》:长江朝东流去,千百年来,所有才华横溢的英雄豪杰,都被长江滚滚的波浪冲洗掉了。那旧营垒的西边,人们说:那是三国时周郎大破曹兵的赤壁。陡峭不遥想当年周公瑾,小乔刚刚嫁了过来,周公瑾姿态雄峻。手里拿着羽毛扇,头上戴着青丝帛的头巾,谈笑之间,曹操的无数战船在浓烟烈火中烧成灰烬。神游于故国(三国)战场,该笑我太多愁伤感了,以致过早地生出白发。人的一生就象做了一场大梦,还是把...
-
苏轼词两首是哪两首
苏轼词两首是哪两首,,分别是《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和《江城子·密州出猎》。《江城子·密州出猎》是宋代文学家苏轼于密州知州任上创作的一首词。此词表达了强国抗敌的政治主张,抒写了渴望报效朝廷的壮志豪情。首三句直出会猎题意,次写围猎时的装束和盛况,然后转写自己的感想:决心亲自射杀猛虎,答谢全城军民的深情厚意。下片叙述猎后的开怀畅饮,并以魏尚自比,希望能够承担卫国守边的重任。结尾直抒胸臆,抒发杀...
-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1苏轼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1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作者】苏轼 【朝代】宋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译文 :三月七日,在沙湖道上赶上了下雨,拿着雨具的仆人先前离开了,同行的人都觉得很狼狈,只有我不...
-
苏轼词两首描写
苏轼词两首描写,,1、《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作者】苏轼 【朝代】宋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白话释义:你我夫妻诀别已经整整十年,强忍不去思念。可终究难以忘怀。千里之外那座遥远的孤坟啊,没有地方跟她诉说心中的凄凉悲伤。纵然夫妻相逢你也认不出我,...
-
苏轼词两首知识点
苏轼词两首知识点,,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作为北宋豪放词的代表,流传近千年。这首词获得如此高的地位,有很多值得研究的因素。其中烘托之法的巧妙运用也是其获得成功的关键之一。面对赤壁,词人遥想往昔,这里曾是三国赤壁大战的古战场,而这场战争的关键人物——东吴统帅周瑜,让词人追慕不已。词作不是直接怀念古人,感慨自身,而是运用了烘托之法,曲尽其妙。为了引出赤壁古战场,先从眼前的长江着眼,用长江作赤壁的...
-
苏轼词两首通假字
苏轼词两首通假字,,通假字1、昂其直(通“值”,价值)2、手裁举(通“才”,刚刚)3、而翁归(通“尔”,你的)4、翼日进宰(通“翌”,明天)5、虫跃去尺有咫(通“又”)一词多义1、责:①因责常供(动词,责令)②每责一头(动词,索取)③当其为里正、受扑责时(动词,责罚)④以塞官责(名词,差使)2、进:①以一头进(动词,进献)②径进以啄(动词,前进)3、益:①死何裨益(名词,好处)②益奇之(副词,更加...
-
苏轼词两首名句
苏轼词两首名句,,一《念奴娇·赤壁怀古》理解性默写1.诗人想象赤壁之战中周瑜运筹帷幄,谈笑自若。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2.《念奴娇.赤壁怀古》写诗人面对人生旷达洒脱。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3. 赞美赤壁美景,引发对历史人物感慨的两句。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4. 写苏轼自嘲自伤,年华逝去。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5. 写赤壁山石陡峭,长江水浪巨大的两句。乱石穿空,惊涛拍岸。6. 写水浪巨大,浪花如...
-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古诗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古诗,,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作者】苏轼 【朝代】宋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词。此词通过野外途中偶遇风雨这一生活中的小事,...
-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宋苏轼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宋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此词通过野外途中偶遇风雨这一生活中的小事,于简朴中见深意,于寻常处生奇景,表现出旷达超脱的胸襟,寄寓着超凡脱俗的人生理想。上片着眼于雨中,下片着眼于雨后,全词体现出一个正直文人在坎坷人生中力求解脱之道,篇幅虽短,但意境深邃,内蕴丰富,诠释着作者的人生信念,展现着作者的精神追求。苏轼(1037~1101),宋代文学家。字...
-
苏轼词两首情感
苏轼词两首情感,,清代词论家徐轨谓东坡词"自有横槊气概,固是英雄本色"( 《词苑丛谈》卷三)。在《东坡乐府》中,最具有这种英雄气格的代表作,首推这篇被誉为“千古绝唱”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是苏轼游赏黄冈城外的赤壁(鼻)矶时写下的,是北宋词坛上最为引人注目的作品之一。此词上阕,先即地写景,为英雄人物出场铺垫。开篇从滚滚东流的长江着笔,随即用“浪淘尽”,把倾注不尽的大江与名高累世的历史人物联系起...
-
苏轼词两首主题思想
苏轼词两首主题思想,,苏轼词的思想内容?①苏词中有一些直接表现他“致君尧舜上”的人生理想和豪迈自信的精神风貌,也流露出中年仕途挫折之后复杂的人生感慨。②苏轼词中也常常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写自己在面对自然,感怀今昔之际,带有哲理性的人生感受,表现出一种高逸旷达的精神。苏轼词的特点?苏轼词风格多样,以意为主,任情流泻,故其风格,也是随着内容特点、情感基调的变化而变化,苏轼写人生体验,写理想抱负壮观豁达...
-
苏轼词两首文言文总结
苏轼词两首文言文总结,,《定风波》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一方面渲染出雨骤风狂,另一方面 又以“莫听”二字点明外物不足萦怀之意。“何妨吟啸且徐行”,是前一句的延伸。在雨中照常舒徐行步,呼应小序“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又引出下文“谁怕”即不怕来。徐行而又吟啸,是加倍写;“何妨”二字透出一点俏皮,更增加挑 战色彩。首两句是全篇枢纽,以下词情都是由此生发。“竹杖芒鞋轻胜马”,写词人竹杖芒鞋,顶风冲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