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这土地600字赏析

这首诗创作于1938年。当时,日寇的铁蹄在中华大地上恣意肆虐,短短的时间,日本侵略军就连续侵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这首诗有着艾青特有的忧郁,正是这种忧郁产生了特殊的美。艾青的忧郁,源自民族的苦难,这里有深刻的忧患意识,有博大的历史襟怀,有浓烈的爱国真情!

艾青是一个吃农妇的奶长大的、深深感染了农民式的忧郁的人,这种来自土地耕植者的忧郁又强化了他对土地怀有着的永恒的忧患感。诗人把自己比成一只鸟,表示要不倦地为祖国的土地、河流、风和黎明而深情地歌唱,即便是死了,也要整个融进祖国的土地中,“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一往情深地抒发了对祖国、民族、土地的真挚深沉的热爱,像誓词一样严肃,像热血一样庄严。发表后,立即对诗坛对读者产生了强烈的震撼。

第二节诗揭示了全诗的主旨,可看作是对主题的高度凝练的概括。这两句诗一问一答,直抒胸臆,大胆直白的表达自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以“我的眼里常含泪水”的情景,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和对祖国的炽热的心。最后两句也是全诗的精华,它是那个苦难的年代,一切爱国知识分子对祖国的最真挚的爱的表白,这不仅是作者自己的心声,更是华夏儿女共同的心声。“深沉”一词也许达不到与实际感情相应的表达强度,于是,这后面紧跟的六个沉重的省略,似乎其中还有无尽的激情在涌动着,让读者沉浸其中,不能自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