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叔叔于勒作业设计

教材来源:义务教育九年级《语文》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版

内容来源: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

主题:第三单元 关注少年生活

一、学习目标

1.能够读、写、运用本课读一读、写一写中的生字词。

2.小组合作探究,对不同人物心态的揣摩、分析,领悟作品的深刻含义。

4.教育学生形成正确的金钱观和处世观。

二、作业设计

知识类:配套练习考查学生对本文生字词的掌握和对文章内容的把握,强化学生的基础知识。

学习目标1:

1、正音: 

阔绰(  )  拟定(  )  拮据(  )  别墅(  )

计较(   )  褴褛( )(  )    栈桥(  )      狼狈不堪(  )

2、释词:

褴褛——              与日俱增——             拮据——

狼狈不堪——             郑重其事——                    莫名其妙—— 

3、填空:

(1)莫泊桑,( )国19世纪著名的(      )作家,代表作有《     》、《     》和《     》。与(     )(俄国,代表作《变色龙》、《套中人》等)、(     )(美国,代表作《麦琪的礼物》)并称“世界短篇小说三大巨匠”。

(2)《我的叔叔于勒》的主人公是(      ),(    )是暗线人物,(    )只充当了作者的代言人,若瑟夫是(    )人物,不是主人公。

拓展类:培养学生发散思维、逆向思维、求异创新思维、迁移思维。

学习目标2:

1、研究探讨:

(1)以菲利普夫妇对于勒态度的变化,把小说分成四部分,并概述每部分的内容。

 

 (2)你觉得小说中那些情节有点出人意料?

 

 (3)菲利普一家为什么盼望于勒归来?结局为什么又要躲开日夜盼望的于勒呢?

 

 (4)在菲利普夫妇的眼中,亲兄弟于勒是个什么样的人?

 

(5 )你认为菲利普夫妇是什么样的人?他们处世待人的基本态度是什么?作者刻画菲利普夫妇的形象主要运用了那些方法,请举例说明。

 

 (6)于勒是个什么样的人?对于勒形象的刻画主要运用了什么方法?

 学习目标3:

1、假如菲利普夫妇在游轮上巧遇发了大财的于勒,他们的言行会怎样?用150个字来完成。三、评价标准

知识类的配套试题,有正确答案,主要通过师评,教师批改,评出A、B、C、D等四个等级。拓展类的作业,评价手段较为多样,可通过自评、小组互评、师评、家长评价。

评价维度

1.小组合作情况:

(1)各成员活动目的明确,合作意识强,人人参与、互助学习,每位组员学有所得。

(2)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各成员执行到位

(3)合理分配时间,紧扣中心论题讨,语言简洁讨论有成果展示。

(4)秩序井然、有序发言、认真听取他人回答。

(5)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评价活动,有自评互评意识

(6)成员参与度高,情绪高涨,积极思维,敢于表达,勇于质疑

2.成果展示情况:

(1)是否对文章内容理解准确、深入、到位。

(2)续写、改编、表演创新性强,能否打破常规,独具一格

四、评价、反馈的形式及其合理性分析

知识类:主要采取教师评价的方式,教师要改变单一的量化评价方式,增加质评方式。对学生的解题步骤进行细致化评价,找出解题思路的漏洞,注明一定的答题方法和技巧。坚持对问题比较严重的学生进行面批面改,及时进行讲解和点拨。

拓展类:主要采取学生自评和小组互评的方式。学生之间互相评价时,他们是站在同一高度看问题的,在评价别的同学的同时,自己也会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和认识,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

开放性的问题只要学生言之有理,教师都给予了肯定。开放性问题既是进一步熟悉文章内容,深化了对课文重要问题的理解,指向了理解目标,又使语文教学最终回归生活。同时初中学生的喜欢挑战经典、打破陈规,让他大胆畅想结局,激发出了学生强烈兴趣,学生真正融入了自己的思考,比枯燥 地归纳原因,总结成点要活泼、有效得多。

五、学生完成作业情况估计或学生作业情况分析

知识类的配套试题学生大部分可以保质保量完成,出现的错误教师也在讲解试题过程中进行了讲解、点拨。

开放性试题存在一些问题:多样化的形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语文课堂毕竟不同于第二课堂,是否应该回归本质,更注重对文本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而非编排、表演能力。如何避免形式大于内容,需要思考。

六、补救或改进措施

评价方式中除了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还可以增加家长的反馈调查。调研学生回家对家长的反馈情况以及家长对课堂及作业的好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