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2000字左右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一

翘首待来日,春色溢满园

“红星闪闪放光芒,红星灿灿……”一首首红色歌曲慷慨激昂,一位位红色英雄豪情万丈,一篇篇红色故事深入人心,昼阳月夜,春秋更迭,蓦然回首,任人欺辱的中国如今成了繁荣昌盛的新中国,重温历史,在这骄阳似火的夏天,我打开了这扇历史的大门——《红星照耀中国》。

《红星照耀中国》,又名《西行漫记》,由美国的埃德加·斯诺根据采访和考察写的一本纪实报告文学,主要写了毛泽东、彭德怀、周恩来、林伯渠、徐海东、徐特立、林彪等这些先烈共产党,通过长篇谈话,解释中国革命的原因和目的,斯诺春水一般清澈的言辞,克光严谨的记述,真切澄澈的感受,以毋庸置疑的事实向全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成功地让读者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的生产生活,体会到了毛泽东、周恩来等众多共产党领袖和红军将领可谓是群音荟萃,用大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英雄主义精神获得了胜利。

“传承红色基因,牢记初心使命”是中国共产党有史以来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回收历史,那委缩在中国历史里虚弱的中国啊,那跪倒在《南京条约》下软弱的中国啊!我们的共产党领袖面对淋漓的鲜血,面对惨淡的人生,但他们并没有沉沦,毫不畏惧,勇不退缩,带着壮志凌云的豪情,拾着坚定不移的意志,持着荡涤激情的胸怀,在黑夜里开始规划治国方略,在贫瘠的土地上支撑民族的血肉与骨骼,指引多灾多难的祖国,从世纪的风雨中神奇地走过!他们在满腥腐朽的日子里熠熠生辉,我们的家,也如小舟般缓缓驶向幸福的彼岸。

从芸芸众生的诗人中,也处处体现了爱国之重要。从曹植的“忧国忘家,捐躯济难,忠臣之志也”;诗圣杜甫在战乱频繁中,宁可自己挨饿,也照样“大庇天下寒土俱欢颜”;抗金英雄文天祥,扬马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我们要以史为鉴,取其朝华,去其糟粕。t望现今,钟南山院士国之脊梁,逆行战斗,已高龄之躯迎难而上,于危难关头勇担千钧责,正所谓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又言医者,妙手仁心,钟南山乃二者兼具,然则举国敬仰;袁隆平老爷爷让中国远离饥饿的阴影,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依然只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甘当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可谓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平;杨业功乃是中国军人不倒的旗,铸就长缨锐旅,镀造导弹雄狮,未曾请缨捉旅,已是鞠躬精粹;季羡林坚守良知育他人,一生谦虚树榜样,曾经的红衣少年,如今的白发先生,心有良知璞玉,笔下道德文章,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能移,宠辱不惊……

作为中学生,通过红色教育重温历史,切实感受历史的温度,让思想感受先锋鲜血的洗礼,缅怀先烈,饮水思源,继承与发扬革命乐观精神和革命英雄大无畏精神,社会主义江山来之不易,靠的是无数革命英雄不怕流血牺牲,敢于夺取胜利,我们也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做到“江中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赶旧人”,敲响奋进的前奏,唱好坚强的主旋律,推向坚韧的高潮。寻梦!追梦!逐梦!向革命先辈那样,对党的事业无比忠诚,在实践中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确保革命先辈用鲜血和生命打下的社会主义江山千秋万代永不褪色!

“中国、中国、鲜红的太阳永不落!”歌曲依旧回荡在耳边,眼前的景色已不是从前,曾经的一切曾是自言,一颗颗红星紧紧相连,让人读得自豪,读得酣畅,现在,我愿与君共勉,携手共创,待他日回首,春满园!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二

在这个暑假,我怀着好奇的心情,翻开了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写的著作《红星照耀中国》。我好奇百年前那动荡复杂的中国大地上,红色革命之火是怎么燃烧起来的?中国共产党人到底是怎么样的一群人?为什么后来会有成千上万的农民、工人、学生、士兵都愿意冒着生命危险拥护红军、参加红军?他们身上都有些什么样的魅力呢?这些问题都让我迫不及待地想从这本书里寻找答案。

在1936年6月到10月,三十岁的斯诺,不远万里,冒着生命危险,深入到红军根据地,和多位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直面谈话,并详细地写下了他一路上的所见所闻,描绘了一个鲜活和谐的“红色之邦”。书中形形色色的人物和对话,让我对原本陌生又遥远的革命先辈们的印象越加深刻鲜明、丰满鲜活。

这本书中令我记忆最深刻的章节是第三章的第一节——“苏维埃掌权人物”。这章叙述了斯诺来到西北,找到了当时中国苏维埃的领袖——毛泽东。那时的西北完全是个农业区,有的地方还是半游牧区。迫于时势,红军迁都到了保安。作为红军领袖的毛泽东主席,“有世界最高的赏格辑拿他的首级,但他却没有受过一次伤”,这实在是让人吃惊。毛主席既有着中国农民质朴率真的性格,又有着最锐利的智慧和处世的机巧。生活上,他与所有的共产党员一样普通随意。他热爱读书,无论是古今中外,还是历史政治哲学都有很深刻的研究。除此之外,他每天都工作十三四个小时,常常直到深夜才休息。通过这一章节,我不禁对毛泽东主席肃然起敬。与之同时,又觉得那样的毛主席还是个可亲有趣的长辈。真奇妙啊!

斯诺在书中还写了这么一句话:“‘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事业’如一颗闪耀的红星照耀着中国西北,且必将照耀全中国。”是啊,红军的精神,是一笔精神财富,不仅激励着当时全中国的革命战士,还激励着无数后来人。红星的光辉一直在照耀着全中国。在七十多年后的今天,生长在和平的年代的我们阅读着这本书,翻阅着这一张张薄薄的书页,仿佛回到了那个硝烟弥漫的战场,仿佛看到了共产党员们留下的鲜血,看到了他们面对苦难危机时坚韧不拔的意志、英勇无畏的精神,看到了他们为共同的理想甘于奉献、牺牲的满腔赤诚,无私高贵的灵魂。

读书让我了解历史,更让我学会思考。红军将士们为了崇高理想而不屈不挠,奋勇拼搏,他们那一腔热血的精神感染了我。所以我要学习他们坚持不懈、百折不挠的的精神,迎难而上,不畏不惧,挑战自己,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读书,不负这热血的青春,不负那光荣的岁月。